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木知识

红木知识

红木知识(一)国标红木都包括哪些树种概括起来为5属8类。

5属,即: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铁刀木属8类,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鸡翅木类上述5个属树种的木材结构甚细至细,平均导管/管孔统向直径不大于200μm。

木材密度(重量)为: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每立方厘米大于0.76g。

各类木材所属树种为:1、紫檀木类为紫檀属(Pterocarpus)2、花梨木类为紫檀属(Pterocarpus)3、香枝木类为黄檀属(Dalbergia)4、黑酸枝木类为黄檀属(Dalbergia)5、红酸枝木类为黄檀属(Dalbergia)6、乌木类为柿属(Diospyros)7、条纹乌木类为柿属(Diospyros)8、鸡翅木类为崖豆属(Millettia)和铁刀木属(Cassia)同时,红木是指这5属8类木料的心材,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无生活细胞的部分。

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的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我国广东、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贵硬木。

"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

在媒体上时常会看到不法厂商用新红木充当老红木蒙骗消费者的报道,很多消费者都会发问:红木就是红木,还有什么新老之说?其实,红木不仅有新老之分,而且新老红木价值相差悬殊,在使用中也会发现品质差距也是相当大的。

那么,什么是老红木?新老红木又有那些差别呢?老红木和其它红木的区别老红木,《国标》中称为酸枝,主要产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我国在清末民初之前,广西、云南等省也有,但民国以后已完全绝迹了。

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老红木不仅生长时间长,而且在砍伐后又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洗涤。

现在说的老红木一般指清代中期从南洋进口的红木,老红木材幅较宽大,棕眼细长,比重介于紫檀和黄花梨之间。

新、老红木的材质颜色比较在色彩上,老红木颜色较深,大多呈紫红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颜色较浅一些,纹理细腻,棕眼明显少于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极佳。

新红木一般颜色黄赤,木纹、色彩较之老红木有一种“嫩”的感觉,质地、手感均不如老红木。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木材的生命并不是因为被砍伐而终止,其内部细微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只是人们很难察觉而已。

随着时光的推移,红木内部的结构会越来越紧密,硬度和比重越来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变形能力也愈强。

而新红木一般采用烘烤等方式令其达到使用要求,但人为的技术性的处理并不能动摇材料的内部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细微的形变,从而影响收藏价值和品质。

什么是老红木“红木”一开始与某一树种没有多大关系,只是明清以来对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呈红色的优质硬木的统称,用材包括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它们不同程度呈现黄红色或紫红色。

人们无意去辨别它们是什么树种时,便以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称呼它们为红木。

赵氏《古玩指南》一书中则强调红木为专门的树种,书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即可证明,书中的木之一种,指得就是老红木。

老红木产于中南半岛,我国云南一带也有生长,其叶长椭圆形、白花、花呈五瓣形,色红。

“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这是书中对老红木的评价。

老红木与红酸枝也不能混为一谈。

红酸枝泛指一大类木材,其包括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等等十几种木材。

老红木只是红酸枝木类的一种,即奥氏黄檀。

虽然同归为黄檀属类,但老红木色泽紫红,清晰富于变化的纹理和细密的结构是同类红酸枝木无法与之比较的。

用老红木制作家俱的后道工序采用紫檀一样的做法—擦蜡,千万不能使用普通红酸枝类木材的做法—用漆。

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

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

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红酸枝类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浑水摸鱼提供便利。

正因为老红木的许多性能,如富含蜡质、紫红色泽,近似于紫檀。

因此老红木和黄花梨、紫檀并列为明清时期宫廷的三种专用木材。

香黄檀--黄花梨木的分类与特征木材知识(二)黄花梨是一个文学名称,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树叫“黄花梨树”。

它有一个新学名,叫“降香黄檀”。

至于这种木材有几个品种,目前尚没有准确说法。

以肉眼观察,黄花梨木大致分两类。

一类色浅,呈棕黄色;一类色深,呈棕红色。

这两类黄花梨木区别明显,其特征有同有异。

浅色黄花梨的光泽一般较强,即便年久失蜡,稍加整理,就会闪着幽幽的光。

份量略轻,纹理清晰流畅,不暖昧。

这种浅色黄花梨所制的家具,北方发现的占大多数,尤其城市中的明式家具,以浅色黄花梨多见。

深色黄花梨以目测感到油性大,因而光泽不如浅色黄花梨。

两者比较,深色黄花梨份量重一些,纹理上也不如浅色的清晰。

这类黄花梨家具的出身往往南方多于北方。

黄花梨家具木质的辨识困难往往出于三个方面。

一是与红木不分。

深色黄花梨,要是使用的年头久了,保存状态又不好,乍一看与红木非常像。

其实从本质上判定,黄花梨木的木性小,故变形率也小,体轻而温和。

把握这点,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二是与草花梨不分。

草花梨的出现是由于黄花梨木材断绝,作为补充而在晚清至民国出现于市场的,在硬木中最为低档。

其木质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而无光泽;三是与新黄花梨木不分,新材份量也比老材黄花梨木重,木纹含黑线过多而且生硬,因此许多木纹过于漂亮抢眼的反倒是新黄花梨木。

了解黄花梨木的特性,对辨识其材质十分重要。

比如黄花梨木有很强的韧性,不像红木那样脆。

木匠在施工中辨识黄花梨木和红木十分容易,在刨刃口很薄的情况下,只有黄花梨木可以出现类似弹簧外形一样长长的刨花,而红木只出碎如片状的刨屑,有关这点任何一名硬木木匠都很清楚。

以上是辨识黄花梨木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是从造型上判断,黄花梨家具盛行的十七、十八世纪,已将黄花梨家具定了位,造型虽千变万化, 文人化的本质却非常统一。

从本质上理解黄金时代的中国明式家具,再加上对黄花梨木物理性的了解,辨识黄花梨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黄花梨家具的认识进入误区,以为明式黄花梨家具大都是明朝生产的。

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黄花梨家具生产的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嘉庆以后就几乎不再生产。

原因是明晚期嘉靖万历两朝,宫廷家具均以漆器为主。

华丽的漆制家具占领市场,黄花梨家具显然不是主流。

而清式家具由宫廷形成后才进入民间,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人们的想象会有不小差距。

因此,不能仅以“明式”、“清式”来断定年代。

其实,绝大部分古家具的断代都是由制做手法提炼成“符号”以后综合决定的,了解细微变化,对判定明式家具孰明孰清才颇为重要。

红木知识——紫檀一、基本分类大叶檀:非洲紫檀小叶檀:印度紫檀紫檀是一种稀有木材,亦称“青龙木”。

豆科。

常绿大乔木。

奇数羽状复叶。

蝶形花冠,黄色,圆锥花序。

荚果扁圆形,周围有广翅。

一般分为大叶檀、小叶檀两种。

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简称“紫檀”。

紫檀密度较大,棕眼较小,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

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又名:榈木、花榈木、蔷薇木、羽叶檀、青龙木、黄柏木。

属乔木,高15~25米,直径达40厘米。

国内分布在广东、云南等地,夏、秋季节采伐。

紫檀的化学成分含紫檀素、高紫檀素、安哥拉紫檀素,.心材含紫檀红、去氧紫檀红、山托耳、紫檀芪、紫檀素、高紫檀素、紫檀醇,可做药材。

紫檀木: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

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

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

紫檀是豆科的一属,约有十五种,多产于热带。

其中有两种分法。

紫檀,俗称小叶檀;一为蔷薇木,俗称大叶檀。

小叶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径多在20厘米以内,再大就会空心而无法使用,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几乎看不出纹理。

一般认为中国从印度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即大叶檀。

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较浅些。

打磨后有明显木线,即棕眼出现。

市场上的紫檀,大部分是非洲紫檀,也就是大叶紫檀。

真正的印度小叶紫檀,新的时候颜色是红的,后颜色渐渐变深。

和非洲紫檀比,印度紫檀中有花纹,油润不干,非洲紫檀是死黑一片,没有光泽,纤维粗、干燥收缩后有很多“牛毛纹”。

这“牛毛纹”实际是不同机体收缩度不一样造成的间隙。

俗称大叶檀是新檀,小叶为老檀。

由于新檀的进口越来越受限,价格逐年翻升,升值潜力也是很大的!大叶檀:蔷薇木,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紫褐色,褐纹较宽,脉管纹粗且直。

打磨后有明显脉管纹棕眼。

小叶檀:紫檀木,俗称小叶檀;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

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

小叶檀细分为:牛毛纹小叶檀,檀香紫檀。

檀香紫檀为上品,木质极细,易出光泽。

俗称的金星紫檀并非一个品种,而是树木生长环境造成的,因为它生长在具有丰富矿物质的地带,存留在脉管里的矿物质呈现出黄色的纹或棕眼,所以民间俗称“金星紫檀”。

比重比其他的紫檀大。

檀木分为紫檀、黑檀、红檀、黄檀、绿檀。

紫檀又分为小叶檀和大叶檀,木质非常坚硬,小叶檀与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现存数量极少!二、王者之木——紫檀紫檀最早是在印度热带森林和岛屿上发现的。

分布于亚洲热带,印度、印尼、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非洲、南美洲等都生长紫檀。

我国南部亦有栽培。

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红工,变幻多样,纹理细密。

紫檀奇重,比重几乎是水的两倍。

紫紫檀有许多种类,金星紫檀、鸡血紫檀、牛毛紫檀、花梨紫檀、黑檀木、红檀木等等。

黑檀木其木质呈黑色,且密度高,含油脂,生长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赤道两旁,斜坡峻硝石头上。

生长速度缓慢,5年才一年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

据华盛顿公约组织发布消息,黑檀木即将列入环保之列,禁止采伐,将步入象牙、犀牛角同样的保护行列。

黑檀木其材质特殊,具辛辣味,蚊虫不生,疯蚤走避,色泽优美,条理分明,是自然界的宝物,更是人类财富的象征。

中国人酷爱紫檀木,商周以来,即为车辕及宫廷上好家具材料,为世上顶级家具材料。

日本奈良正化院保存历代天皇器物的宝库有数件中国唐代送给天皇的黑檀器物。

史料记载,隋唐五代时期我中国开始用黑檀、紫檀制作家具及工艺品。

唐代是我国家具走向成熟时期,是家具发展史上一次重大飞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