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燕歌行·高适

燕歌行·高适

学习目标:
一.分析《燕歌行》表达的多重主题.
二.分析《燕歌行》一诗的层次结构和主要的艺术特色--对比。

(重点)
课时安排:一教时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燕歌行》
(简单比较两首诗)
二.作者与背景
1.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2.高适字达夫;世称高常侍;唐代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高、岑”;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

三.课文欣赏:
唐之韵05边塞诗人(下).rm
四.课文分析
1、“感征戍之事”的三方面
所“感”唐家声威。

所“感”思乡盼归之情。

所“感”军中苦乐不均。

2.此诗构思严谨,围绕一次战争的场景来写。

全篇共二十八句,分为四层: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

3.本文中心思想
此诗通过边塞战场各种尖锐矛盾的深刻反映,热情歌颂了爱国将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封建时代军队中残酷的阶级压迫。

对“将军”的腐败导致战争的失利予以有力的鞭笞,对广大士卒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深刻的同情。

4.艺术赏析
第一、诗作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
第二、充分运用对比手法
汉将(男儿):重横行——半生死——斗兵稀——空回首——死节不顾勋。

将军: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四组对比
唐军——敌军
战士——将军
征人——思妇
古将军—今将军
第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四、句式整散相间,语言铿锵有力。

五.根据以下提示,鉴赏<<燕歌行>>.
1、《燕歌行》表达了多重主题,请作出你的概括。

2、请分析高适《燕歌行》一诗的层次结构和和主要的表现特色。

3、《燕歌行》是一首歌行体的古体诗,但又包含了近体诗的一些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