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轻型患者适当休息和活动。

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住单间。

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给予糖尿病饮食。

4、评估病情变化,遵医嘱测量生命体征、神志、尿量、身高、体重等,严密观察内分泌系统疾病各种危象的先兆表现。

5、及时做好专科检查前后准备,正确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熟悉各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6、针对专科疾病,实施患者健康教育。

指导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7、保持急救物品、药品的完好二、糖尿病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无糖尿病家族史等,了解可能的病因。

2、评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如有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有无乏力、头晕、头痛、视力障碍,有无皮肤干燥和瘙痒、皮肤疖和溃疡等感染灶。

3、了解患者实验室检査结果,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以便了解病情。

4、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患者血糖控制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可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避免过度疲劳。

如果出现任何症状加重或感觉不适,应适当休息2、严格饮食管理,给予糖尿病饮食3、遵医嘱糖尿病治疗,观察降糖药的副作用,及时处理低血糖。

如岀现心慌、脉速、出汘、饥饿感,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报告医师并抢救处理。

其处理:一旦确诊低血糖发生,立即口服能快速升髙血糖的物品,如一杯饮料(雪碧、可乐、果汁等)、糖果(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糖水(温开水冲白糖或葡萄糖25~50g)、口服葡萄糖片、一勺蜂蜜或果酱等,如果5分钟内症状仍无改善,应再服糖1次,若10分钟仍无改善,考虑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

切不可用低热量饮料或甜味剂食品治疗低血糖。

4、评估病情变化,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血糖、血酮、尿酮、电解质及体重等情况,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5、指导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注意运动安全。

如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应禁止运动:血糖>16.7mmo/L或空腹血糖<4.5mmoi/L。

(应适当加餐后再运动);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心悸,气促,恶心,眩晕;身体突然发生的剧烈疼痛;视物模糊等。

6、协助口腔及皮肤护理。

注意保护足部,避免穿过紧的鞋、袜,防外伤致足部感染。

7、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系统规范化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知识,提高遵医行为。

2、引导患者生活规律,戒烟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3、向患者讲解运动疗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出随身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4、指导患者糖尿病自我照顾,包括口服降糖药的服用和不良反应观察、胰岛素注射、低血糖反应防治、足部护理及血糖监测等。

5、交待患者赴医院定期复查和体检。

告诉患者如出现任何症状加重或特殊不适,及时就医。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①KA)护理常规按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及糖尿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以往有无糖尿病及其类型,有无糖尿病症状加重的表现。

2、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胰岛素中断或不适当增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发因素。

3、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面色、末梢温度及尿量,特别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及有无烂苹果味。

4、了解血糖、血酮等检测结果。

5、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及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1、给予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患者清醒,可给予含脂肪低、含糖低的食物,鼓励饮水。

3、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胰岛素及时输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调节酸碱平衡。

输液时应根据患者年龄、心、肺、肾功能情况,酌情调整补液的成分及速度,避免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

4、给予氧气吸入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者给予心电监护。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6、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情况以及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和速度。

般在无心力衰竭时应先快后慢,用生理盐水改善血容量,输胶体溶液纠正休克。

7、遵医嘱测量血糖、血酮及生化检测,及时报告医师调整医嘱。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9、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避免随意停用或突然减量。

2、避免受凉、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积极治疗各种感染。

3、交待患者当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时,立即就诊。

四、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护理常规按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及糖尿病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及其类型,有无多尿、多饮症状加重的表现。

2、了解患者有无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卒中、严重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限制水分、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等诱发因素。

3、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瞳孔、面色、末梢温度、皮肤弹性及尿量,有无酸中毒样大呼吸。

4、了解血糖、尿糖、血酮、血浆渗透压等检测结果5、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无嗜睡、幻觉、定向障碍、上肢样震颤、抽搐等。

【护理措施】1、给予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患者有精神症状时,使用护栏,必要时约束,防止坠床。

2、患者昏迷期间,禁饮、禁食,给予氧气吸入。

神志清醒后,按糖尿病饮食要求逐渐进食流质、软食等。

3、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确保胰岛素及时输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降低血浆渗透压。

4、输液遵循先快后慢,先输生理盐水、胶体溶液后输低渗溶液的原则,纠正休克和降低髙血浆渗透压。

5、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出入量。

6、遵医嘱及时采集血标本检测血糖、电解质及渗透压,以便及时酌情调整补液的成分及速度,避免发生脑水肿、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留置鼻饲管、导尿管等,按相应要求护理,预防感染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9、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1、交待患者遵医嘱严格控制糖尿病。

2、告诉患者积极治疗各种感染、应激、胃肠失水。

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药物、高营养流质、腹膜及血液透析等引起高渗状态的因素。

3、指导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加重,多食不明显时或反而食欲降低时,应及时就医。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的基础体重、饮食习惯及大小便规律等,判断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2、评估有无高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如消瘦、乏力、多汗等;评估有无甲亢危象的表现,如体温升高、心率增快、意识改变等。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对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影响自我形象因素的认知程度。

4、评估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护理措施】1、嘱患者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给予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高热量及矿物质饮食,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

减少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避兔增加腹泻机会,避免吃生、冷、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3、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4、眼部护理。

①保护眼睛,戴有色眼镜防止强光及灰尘刺激,睡眠时用抗生素软膏、纱布或眼罩。

防治结膜炎、角膜炎,复视者戴单侧眼罩;②取高枕卧位,限制食盐摄入。

也可用0.5%甲基纤维素或0.5%氢化可的松滴眼,减轻水肿和眼局部刺激症状;③当眼睛有异物感,勿用手直接揉眼睛。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改变。

若出现高热、心率>140次分钟、恶心、呕吐、腹泻、突眼等症状加重,应警惕甲状腺危象发生的可能,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6、保持环境安静,给予心理支持,促进遵医嘱治疗。

精神紧张、不安或失眠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7、需要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8、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9、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坚持长期用药,并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和停药。

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象、体重、甲状腺激素水平、肝功能等。

2、指导患者护理突眼3、交待患者保持身心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避免复发。

4、告诉患者若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泻、突眼症状加重等,应警惕甲状腺危象发生,应立即就诊六、甲状腺危象先兆及甲状腺危象护理常规按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最近病情是否加重,有无口服TH过量、严重精神创伤、手术史等诱发甲状腺危象的诱因2、评估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

一旦患者出现高热、心率>140次分钟。

伴室颤或房扑、体重锐减、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畏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甚至虚脱、休克、嗜睡、谵妄或昏迷等甲状腺危象。

3、评估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FT3、FT4、TT3、TT4是否增高,TSH是否降低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专人护理,安抚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对于躁动不安者使用床栏,以免发生坠床。

2、呼吸闲难者,取半卧位,并吸氧。

3、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补液和给药。

已岀现危象者,立即口服或鼻饲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药物,如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缓慢静脉滴注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的药物,如碘化钠;对兴奋者给予镇静剂;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反应的药物,如普萘洛尔或利血平;提高应激能力,如糖皮质激素等。

4、给予心电监护,监护心、肾、脑功能变化。

5、根据病情和医嘱,做好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血浆置换等准备6、出现高热、昏迷等情形时,按相应的护理常规【健康指导】1、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避免劳累、感染、精神创伤等诱发因素。

2、交待患者定期门诊复查血象、肝、肾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等。

3、告诉患者出院后,若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泻、突眼症状加重等,应及时就诊。

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按内科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典型表现:一般表现,如怕冷、少汗、乏力、少言懒动、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等;黏液性水肿表现,如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水肿、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等:肌肉与关节症状,如肌肉软弱无力、进行性肌萎缩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动过缓;消化系统症状,如厌食、腹胀、便秘等;内分泌系统症状,如性欲减退,男性出现阳痿,女性月经失调等2、评估有无黏液性水肿昏迷先兆表现,如嗜睡、呼吸徐缓、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等。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反应迟钝、抑郁、多虑等神经质表现。

【护理措施】1、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2、给予高蛋白、低脂肪、低钠、低热量的饮食。

指导患者细嚼慢咽、少量多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