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花卉基地建设规划1规划背景为加快构建我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制订了《黄梅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中提出建设山区丘陵特色经济林产业带、沿江速生丰产林产业带,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打好坚实基础。
2013年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湖北现代林业黄梅种苗花卉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规划建设5万亩的林木种苗花卉科技产业园区,以独山界子墩地区苗木基地为基础,逐渐向周边辐射,着力打造鄂东最大的种苗花卉交易市场,使我县种苗花卉产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发展农业板块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美化城市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助推我县“四城同创”建设步伐加快。
为此,特制定如下规划。
2种苗花卉产业现状2.1产业发展现状至2012年底,界子墩地区花卉苗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年产各类苗木达100余万株,年销售额500余万元。
现有苗木花卉规模经营单位100亩以上经营大户3家;个体苗木花卉基地近36个(处)。
培育乔、灌、草皮、花卉等品种百余个,现有苗木花卉从业人员3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56人。
2.1.1区域化生产布局初步形成经过近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具有一定规模的苗木花卉集中产地3个,即以界子墩林场的名贵绿化苗木生产基地;黄梅梅苑苗木场的常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高建斌的多品种绿化苗木生产基地。
2.1.2种苗花卉品种多样化目前,生产的苗木花卉种类包括盆栽花卉、绿化苗木等,涉及苗木花卉产品的各个方面。
盆栽花卉及花坛花卉种类主要有杜鹃、月季、茉莉花、矮牵牛、凤仙花、万寿菊、金盏菊等20多种;绿化苗木主要有樟树、雪松、紫薇、桂花、红叶李、栾树、银杏、枇杷、玉兰、女贞、红枫等100多种。
2.1.3销售网络初步形成以界子墩林场为龙头、批零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花卉苗木市场。
所生产的花卉苗木不仅销售本省市县,而且还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市,并在全省及周边市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1.4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种苗花卉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大量的社会资本不断进入苗木花卉产业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特色的苗木花卉企业,为我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主导产品培育方面,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以桂花为主的中高档城镇绿化苗木和以樟树为主的常规绿化苗木生产发展最为迅猛,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2.1.5科技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界子墩林场与湖北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
历经多年努力,在苗木花卉品种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新品种引进、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2.2种苗花卉产业前景分析2.2.1发展机遇(1)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
尽管我国城市绿化突飞猛进,城市绿化覆盖率目前仅达2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7平方米。
目前很多城市建成区需要大量苗木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的迅速扩大,拉动着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如武汉市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有力地拉动了园林植物和花卉的需求。
另外,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也是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又一潜在市场。
(2)人居环境建设对产业的带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很多城市实行绿色图章工程,即居住区的绿地率须达到30%以上,主管部门才给予验收。
同时,房地产开发商认为房地产环境质量好坏是房地产项目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住宅区园林景观得到高度重视,房地产项目园林建设市场迅速扩张。
(3)重大项目建设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如交通建设)极大地拉动配套园林绿化和环境建设。
近年来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庞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在公路建设方面,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2.5万公里以上。
铁路、公路沿线的绿色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园林植物用于绿化和景观建设。
西部大开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沙漠化和泥石流等环保建设都给花木产业提供了商机。
(4)旅游业崛起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旅游及休闲渡假产业迅速崛起将大大刺激风景园林建设和旅游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
据统计,近几年“十一”假期全国旅游人次达9000万,国内旅游收入达400亿元,全年收入达6000亿元。
传统和新兴风景名胜区及旅游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大大拉动了园林产业的发展。
(5)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中国是近20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作为精神消费品的花卉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依据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规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花卉有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如美国年人均鲜切花消费已达30美元。
我县目前人均年鲜切花消费微乎其微,如提高到5元,则县内个人年消费总值就可增加500万元以上。
2.2.2面临挑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花木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北、中、南三个观赏苗木主产区。
据不完全统计,北部的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七省市苗木生产面积已经达22.5万公顷,中部的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四川、浙江和湖北七省市有23万公顷,而南部的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区也有4.5万公顷,苗木生产面积大幅度上升,大部分花木生产省种植面积年递增率达到20%以上,有的更是高达30%-50%,花卉苗木的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另外,鲜切花市场前景广阔,在花木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我县差距更大。
今后花木消费者对产品种类选择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花木产品的竞争将会更多地体现品牌的较量。
同时,花木市场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如观赏苗木以前以绿为主,现在则突出生态功能,营造自然景观,加强色相和季相变化。
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产业功能的拓展和花木外向化进程的加快,对品种、规模、质量、价格、服务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种苗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2.3.1自然资源条件界子墩地处鄂东大别山南麓,东与安徽省宿松县交界,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夏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年均降雨量1341mm,无霜期252天;平均气温16.2─17.7℃,年日照平均2029.6小时,土壤为壤土、腐殖质土、粘土、砂土等,ph值在6.5─7.5之间,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各种树种生长。
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植被特征,植被种类繁多,群体结构复杂,生长茂盛,覆盖度在60—90%之间。
山区丘陵的阴坡、半阴坡水分条件较好,土层深厚的地段,植被种类丰富,生长茂盛,分布均匀,覆盖度多在90%左右。
处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合多种苗木花卉生长,为“南苗北调”、“东花西运”提供了良好的驯化气候条件。
全村土地总面积1.3万亩,其中农田、旱地2415亩、山林8000 亩,水面300亩、苗圃地1300亩、其它980亩。
森林覆盖率30%。
2.3.2社会经济条件界子墩村现有16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2680人。
农村劳动力1180 个,其中农林劳动力620个。
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通讯快捷,水电充足。
105国道、沪蓉高速境内穿过。
通村通组公路1000米。
全村已实现长途电话传输数字化,形成以程控交换、数字微波、光纤维传输为主、设备技术先进的通信网络和以邮运自办、邮件计算机处理为主的现代邮政网。
电信业发展迅速,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已进入普通人家。
2.3.3区位条件我县处于鄂赣皖三省交界处,是长江经济带、鄱阳湖经济带、皖江经济带的交接点。
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沟通、促进全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中枢之地。
境内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福宁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58公里的长江黄金航道穿境而过,九江大桥和九江二桥连接南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通讯畅达。
界子墩正处于我县东面,是湖北的东大门,105国道、沪蓉高速穿境而过,区位比较优势更加明显2.4种苗花卉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2.4.1产业基础薄弱近年来,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虽然较快,但是总体来讲,仍然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的问题,产业基础仍很薄弱。
目前,界子墩地区苗木花卉生产面积只有1300亩,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苗木花卉的生产经营者也多以小企业和个体为主,企业规模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主导能力的龙头企业没有,带动能力有限,规模效益不高。
目前生产的苗木花卉仍处于低端产品阶段,中高档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偏低。
另外,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经纪人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法律意识等素质差异较大,组织化程度低,高级市场服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2.4.2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主导产品不突出,中高档盆栽植物和鲜切花种植面积过小,盆栽花卉和鲜切花生产面积所占比重极少;产品特色不明显,生产经营品种“小而全”,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2.4.3缺乏自主品牌产品目前,苗木花卉产业仍处在由经营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缺乏拳头产品,特别是在中高档盆栽花卉、鲜切花生产方面,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产品,严重地限制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4.4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苗木花卉产业仍处于较低水平,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相关技术尚未完善与配套,苗木花卉质量控制体系也尚未建立;管理模式粗放,传统简陋的生产设施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有些引进的园艺设施,与栽培技术需求也不相匹配,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4.5市场体系不完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在营销模式上还没有摆脱“地摊式”的营销方式,没有形成统一的现代化苗木花卉交易平台。
苗木花卉市场集散功能、市场信息功能以及管理调控和价格调控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统一的市场交易规则尚未形成。
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物流系统,产品营销手段落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市场处于产品价格的无序竞争状态;缺乏健全有力的行业指导,多数从业者对其生产的苗木销售市场、价格、预期效益了解甚少,造成盲目生产和扩张。
2.4.6产业配套政策不健全我县对市场建立、产品质量认证等苗木花卉产业的管理和引导不足。
流通领域缺乏质量监督、检验、认证管理手段,市场竞争无序;缺乏产业政策的指导,生产格局和苗木花卉产品与的整体发展状况关联不够紧密。
缺乏适合苗木花卉业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包括经济投入、税收、贷款、运输、科技、出口补贴及奖励等方面。
3发展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3.1发展思路坚持以林业产业化建设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品种特色化,布局区域化,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思路,培育以优良乡土树种为特色、常规绿化树种和外来树种为补充的苗木基地,满足绿化美化产业对苗木多样化、高档化、特色化的要求,逐步建立集生产、销售、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苗木产业体系,努力形成专业化生产的绿化苗木及花卉基地,不断提高我县林业产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