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13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

10-13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

备课笔记
教学过程一



注意:先写净胜球数,再写算式,最后写“=”号.
【学生活动】由学生完成这份表格,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生活情境化的语言来表述问题的结果,这样有助于学生
对加法法则后面的算理的理解。

活动一、.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2

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
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上述两组算式,讨论: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
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
【学生活动】请学生表述,在表述过程中老师要渗透,同号两
数表示相同性质的两个量相加,结果是量叠加的,异号两数表
示性质相反的两个量相加,结果是相抵消的,这样的一个基本
思想意识。

总结与归纳: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数与0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则的理解:
(1)同号两数相加,包括同正两数相加和同负两数相加两种
情形.同正得正,同负得负,并把绝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包括绝对值相等和绝对值不等两种情
形.绝对值相等时,即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为0;绝对值不等
时和的符号由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确定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
小的绝对值;
(3)任何有理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备课笔记
备课笔记
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20 年月______日
课题 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4)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设想目标
1.能复述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能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计算,并能说出转化的方法;
重点用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减法计算.
难点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准备
【问题导学】1、理解减法法则的算理.
2、能准确地有理数减法计算.
教学内容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一



一、创设情境:
做一做: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
如果某天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日
温差记作()
53
--
⎡⎤
⎣⎦℃,怎样计算()
53
--
⎡⎤
⎣⎦]呢?
【学生活动】()
53
--
⎡⎤
⎣⎦结果是多少?为什么是这个结果?
二、探究归纳:
1.我们这样看问题:
求()
53
--,也就是求一个数,使它与()3-的和等于5.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5
)3
(
8=
-
+,所以8
)3
(
5=
-
-.①
2.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让我们再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
8
)3
(
5=
-
-①8
3
5=
+②
比较①、②两式,我们发现:-8“减去-3”与“加上+3”
结果是相等的,即
3
5
)3
(
5+
=
-
-.
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等式:等号两边
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你
能概括一下有什么规律吗?
教学内容三次备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