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 ___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2. 频率指_________ ,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_____ ,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___ 。
频率决定着_________ 高低。
答案: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赫兹(Hz)音调3. 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A. 音调 B . 响度C. 音色D. 三项均未改变答案:B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调 B . 音色C. 响度D. 速度思路解析: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1 300 Hz ,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
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 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A2.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 B . 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 D .以上均有可能思路解析:“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境、情况下小声说话。
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B3. 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A. 音调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音是否刺耳思路解析: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C4. 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 声音的响度B . 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 D .声音的节奏思路解析:不同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音质)不同,以此可判断是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答案:C5. 蝙蝠能发出超人类听觉上限的超声波,它的发声频率范围是10 000 Hz〜120 000 Hz,蝙蝠的发声器官振动一次所需的最长时间是多少?思路解析:频率指发声体1 s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振动越快。
1答案:蝙蝠的发声器官振动一次所需的最长时间是:------------- 1一=10-4s。
10000Hz快乐时光满意“喂,怎么样,弗瑞德利克,”父亲问,“你的女老师满意你吗?”“啊,是的,爸爸,十分满意。
”“你怎么知道?是她亲口对你说的?”“当然,爸爸。
前天她对我说,'要是所有的学生都像你这样,我马上就离开学校。
,这说明,我已经全学会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其原理是()A减少声音分散,增强响度 B .改变音色C提咼音调 D .增大发声体的振幅思路解析:病人脏器振动发出的声音太小,不能用耳朵直接听到,利用听诊器,由于固体传声性能好,声音又在细管中传播不易散失,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
答案:A2.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思路解析: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男低音”、“女高音”中的“低”、“高”就是指音调的低高。
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因为女高音是为男低音伴唱的(即小声唱),故女高音的响度要小些, 男低音的响度要大些。
答案:A3. 在使用二胡之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定弦” ,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音调 B . 响度C. 音色 D . 音调、响度、音色都改变思路解析:弦乐器依靠改变弦的松紧、粗细、长短来改变音调,乐师旋动琴弦轴“定弦”的过程是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A4. (2010 北京海淀模拟)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研究声音的()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思路解析: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说明吸管材料不变,研究的因素一定与材料无关,故B和D不正确。
“同样的力”说明空气柱振动的振幅不变,因为响度决定于振幅,所以响度不变,故A 错误。
吸管长短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频率不同,从而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空气柱越短,空气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答案: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B. 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C. 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D. 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思路解析: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会不断地吸收声音的能量,使得物体振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即振幅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小,所以响度变小,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D是错误的。
鼓面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了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响度无关,声音的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的大小,振幅与音调无关,故选项B 和C 均错误。
答案:A6. 男人说话的声音多数比女人低沉,这个“低”字反映了男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 低;“引吭高歌”中的“高”反映了声音的 ____________ 大。
思路解析:男人说话声音低沉,女人说话声音尖细,这里的“低沉”和“尖细”是指音调的高低。
“引吭高歌”是指大声歌唱,这里的“高”是指响度大。
答案:音调响度7. 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 _________ ,它们发出的声音的 ___________ 不同,这说明 __________ ;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__________ ,两次发出的声音的 ___________ 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 。
思路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张紧程度相同的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慢,振动的快慢不同,说明频率不同。
另外,细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粗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低,这说明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拨动橡皮筋,力大时振幅大,同时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大,这说明响度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答案:慢音调振动频率决定了音调的高低大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8. (2010河北模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思路解析:“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特别强,分贝数太大,几乎把耳朵震聋,这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
不同乐器的形状、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答案:响度音色9. (2010贵州贵阳实验区模拟)2010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 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思路解析:动物的听觉频率是在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内,而人的听觉频率是在20〜20 000 Hz之间,人听不到次声,而地震时产生的恰是次声波。
答案:次10.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小华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找到了下表所列九种规格的琴弦。
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⑵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解析:研究物理问题时,我们经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若研究猜想一,就要控制琴弦的长短和材料一定,应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
若研究猜想二,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应选用编号为A、D F的琴弦进行实验。
要验证猜想三,必须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这就必须使铜弦的长度为80 cm,横截面2积为1.02 mm,这样E、G H即可验证猜想三。
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松紧程度是否有关,就要选用同一根琴弦,在弦张紧程度不同时,测出其频率大小。
答案:(1)A B C A D F 80 1.02(2)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频率,进行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某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实验,如图1-3-1(1),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的音调越低。
(1) 用嘴对着5只瓶口吹气,5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 (2)5只瓶子产生不同音调的原因是什么?(3) 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如图(2)〕用手指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音调的道理。
思路解析:当人用嘴分别对着 5只瓶口吹气时,由于瓶内的空气柱发生振动,从而产生了声音。
由于瓶子高矮不同,所以瓶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瓶子高,瓶内空气柱长,空气柱振动慢,频率低,所以音调低;瓶子矮,瓶内空气柱短,空气柱振动得快,频率高,所以声音的 音调高。
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笛孔,就会封闭住不同长度的空气柱, 这些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能够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
答案:(1)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2) 由于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3) 手指堵住不同的笛孔时,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曰。
A.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 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C. 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D. 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速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快 5. 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6.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并在鼓面上放些纸屑,他研究的是()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7. 我们常说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是指( )1.(烟台)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B_改变钢尺佃出桌边的长度C 改寒蒲塑料尺滑D 枚变吹笙过梳子的速度帽的力度扎硬纸梶接触齿 数不同的齿轮2.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指响度,低”指音调B.高”指音调,低”指响度8. 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咼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 给暖水瓶灌水时会听到频率不同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用手轻敲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11. 当你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时,用剪刀不断剪掉吸管一部分,使吸管逐渐变短,能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12. 地下自来水管爆裂,检漏工人常用木棍或金属棒听漏”(如图),用木棍或金属棒的目的是()A. 增大声源振动的频率B. 让声音沿固体传播,增大响度C. 让声音沿固体传播,改变音色D. 使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大,增大响度13. 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钓鱼时,说话声会吓跑将要上钩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