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丛书序自序前言第一步目标(Target)一、你真的有目标吗二、制定目标的三个步骤(一)制定目标“三步走”(二)目标量化和视觉化是目标管理的起点(三)员工重点执行“文件考核目标”还是“口头考核目标”三、制定目标的两种方法(一)“基础法”可能会束缚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二)“突破法”是企业和个人走向成功的途径四、什么是合理的高难度目标(一)针对竞争对手的“三法则”(二)针对市场潜力来制定目标(三)针对本公司需要变革的程度和难度五、目标制定完成后,经理人会愉快地接受吗(一)了解职业经理人在职业发展中的困境(二)如何摆脱困境六、制定目标必须遵循的KPI原则(一)如何设定KPI指标(二)怎样考核KPI指标(三)构建数字统计体系七、如何用平衡记分卡来制定目标体系(一)找好四个角度(二)把握五个平衡八、你在紧盯目标吗(一)业绩都是“策划”出来的(二)“借力”可以使个人和目标同时飞跃(三)“借力”方案一定要跟“策划”方案紧密结合九、目标的“落”“实”(一)用平衡计分卡来分解目标(二)X、Y目标分解法第二步根本问题(Problem)一、企业家修炼的四个不同层级(一)业务层(二)工具层(三)商业逻辑层(四)道层二、提升管理层级的方法——反向法(一)“正向法”必然得到“反向”的结果(二)要高效地解决问题,必须使用“反向法”三、打破群体“黑洞”(一)什么是群体“黑洞”(二)明确“黑洞”的“洞主”是谁(三)寻找打破“黑洞”的力锤四、解开寻求根本问题的三个“死结”(一)价值观(二)个体利益(三)心理素质五、根除问题的“A—D—C”法则第三步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一、管理者布置工作的必备法宝——项目管理“四要素”(一)项目管理必须具备哪四个要素(二)布置“四要素”需要足够的“领导力”(三)“四要素”就是项目执行力的四个力源(四)项目执行效率低,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二、管理者进行项目管理的必备工具——工作布置表(一)什么是工作布置表(二)有效布置工作的四种简易方法第四步计划一做一检查一调整(PDCA)一、PDCA是企业的自我完善机制(一)PDCA的含义及具体操作流程(二)PDCA自我完善机制的意义与核心(三)PDCA自我完善机制建立及高效运行的五步检验法二、你的会议体系是否残疾(一)建立健全的会议体系(二)组织会议五要素(三)主持日、周、月度会议的要点(四)高效会议五步曲(五)低效会议中的“毒语”(六)评价会议效果的POC准则(七)避免“老鼠”会议三、PDCA也可以教练下属(一)老板与员工要组成“航空母舰群”(二)如何利用PDCA来教练下属(三)如何理解“训练有素”(四)训练的难度是什么(五)“教练”的五根教鞭(六)“教练”的三种境界(七)用训练推动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轮”第五步激励制度(Incentive Program)一、团队的“气”与“力”(一)如何判断团队的“气”是在聚还是在散(二)如何凝聚团队的“气”二、从人性管理学了解激励的内涵(一)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解读(二)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修正(三)人性管理学的经典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三、管理学中代表性的激励理论(一)需求层级理论(二)X—Y理论(三)Z理论(四)激励一保健理论(五)ERG理论(六)三需求理论(七)期望理论(八)公平理论(九)强化理论(十)波特-劳勒模式(十一)超Y理论(十二)幸福学四、人性利益管理学的A、B、C理论(一)A理论:人的本性(二)B理论:管理的原则(三)C理论:人性的修炼五、人性心理管理学的两个公式(一)S=P-E(二)△值六、佩(呸!)成长试纸(一)第一步:问题点(二)第二步:成长点(三)第三步:项目(四)第四步:执行(五)第五步:坚持附录本书19个最具生产力的方法本书18句最有价值的话本书17个经典名词卓越业绩的13格言参考文献后记【书摘】第一步目标(Target)“目标”是TPPPI五步中的第一步,是龙头,是起点。
第一步不存在,其他四步就无从谈起。
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所有的管理都是“空”对“空”。
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对此都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
所以,世界上很多公司、团队因缺乏目标,或目标不合理,而导致执行力不强,业绩低下,最终倒了下去。
因此,目标并非可有可无,它是关乎团队绩效和企业发展的大问题。
一、你真的有目标吗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有目标的。
其实,你是否真的有目标,一测便知。
请你拿出笔来,在两分钟内填写以下内容:迷你测试本年度的主要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月的主要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提示:1.必须在两分钟内填完。
2.每类目标必须列出三项。
3.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填写完,就直接说明:你没有目标。
每次在授课现场,我都会做这样的测试。
每次测试的结果几乎都显现出一样的规律:·营销人员和生产人员总是能最快地填写完成。
·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不知如何下笔。
·除了营销人员和生产人员的目标可以数字化外,其他的人员90%以上写出的目标都是形容词,例如:下半年开始优化管理流程;对办公室的人员构成做进一步调整;完善产品工艺;制定公司各种工作表格;本月着重提高销售团队的工作士气;……这些目标都不是真正的目标,而是“原则目标”,只能指出方向,而不可被执行,更不会有结果。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使用了“形容动词”,如“调整”、“适当”、“酌情”等。
用这些“形容动词”来表达目标是不准确的,它们更多地是表达了做事的“原则”、说话者的“意向”和“态度”,而没有准确地表达出要达到的结果。
所以,用“形容动词”表达的目标只能是“原则目标”。
迷你测试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常用来表达“原则目标”的“形容动词”还有很多,请列出你熟悉的几个:逐步、巩固、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制定目标的三个步骤(一)制定目标“三步走”那么,如何来制定一个准确的目标呢?如果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必须分“三步走”:第一步,提出“原则目标”,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用“形容动词”来表述的目标。
比如,我们要在2008年大力加强课程的研发。
第二步,在“原则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具体的“量化目标”。
是否有目标的一个最直接和客观的判断标准,就是能否将其客观量化,能否用数字来表达。
比如,公司要具备三个核心课程体系,销售额要突破600万元。
第三步,把“量化目标”按照完成路径和完成方法变成“分解目标”。
比如,公司的三个核心课程体系分别为:第一,红狮领导力学院课程体系,要实现产值200万元,具体包括:·团队领导力课程·卓越领导力课程·领袖领导力课程第二,CTC企业大学课程体系,要实现产值250万元,具体包括:·营销/生产课程·团队课程·管理技能课程·领导力课程·CEO课程第三,完成目标的TPPPI执行体系,要实现产值150万元,具体包括:·T:制定目标·P:寻找根本问题·P:安排可执行的项目·P:计划一做一检查一调整·I: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量化目标”可以像上面这样被分解成很多层。
(二)目标量化和视觉化是目标管理的起点案例:2004年,我去山东淄博为一家医院做培训。
在与院长交流时,她介绍了这家医院是如何提高服务态度的。
他们将服务态度分解量化为“四个一”: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水、一束鲜花。
实行以后,医院职工的服务态度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量化目标的过程就是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
如果不能量化你的目标,就说明你还没有把你负责的工作想清楚。
富山阀门公司制定的量化目标就值得大家参考:品保科:客户抱怨件数全年24件以内;品保科:客户抱怨赔偿金额全年48000元;管理科:工伤金额下降至163元/年/人;管理科:全年提案件数180件;生产科:平均库存金额1300万元;生产科:外购物平均库存50万元。
对于目标必须量化这个观念,很多人还不习惯。
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形容动词”布置工作,用“形容动词”交流工作,用“形容动词”总结工作。
离开“形容动词”,他们就不会说话了。
我们将这种说话方式定义成“官话”。
“官话”就是正确的废话,听起来完全正确,但对具体工作的操作和执行没有任何意义。
官僚可以说官话,但是在企业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管理者,如果你习惯了说“官话”,那么企业的执行力必定会大打折扣,竞争力必定会被极大削弱。
1.目标都能量化吗很多人都会抱有怀疑的态度:目标能都量化吗?在公开课上,有的学员向我发起挑战,他们问道:“老师,公司食堂的厨师炒菜的‘味道’如何量化?”“我们选拔干部要求德才兼备,请问‘德’如何量化?”……其实,上述目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只是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目标进行量化有两种方法比较有效:一种是直接量化法,另一种是间接量化法。
直接量化法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如量化生产率、生产量、销售收入等,都可以使用直接量化法,即对这些目标进行直接的测量。
而“味道”、“道德”等目标确实很难使用直接量化法对它们进行测量,这时就要采用间接量化法。
间接量化法不是测量“目标”本身,而是测量“目标”给服务对象带来的价值,或者测量服务这个“目标”的难易程度。
也就是说,“目标”服务谁,或者谁服务“目标”。
间接测量“目标”服务谁,就是测量“目标”带来的价值。
间接测量谁服务“目标”,就是测量服务“目标”的难易度。
(1)如何量化“菜”的味道菜的“味道”本身很难测量,但是可以测量“味道”给服务对象带来的价值,即通过测量吃菜人对它的喜欢度,就可以知道其味道好坏了。
如果要考核食堂厨师炒菜的味道,就可以这样规定:·每个厨师炒的菜都要编号,并单独盛放、分发。
·员工用餐结束后,看哪道菜卖得最多,哪个厨师炒菜的味道就最好,依次类推。
·为了避免因不够吃而导致所有的菜都卖光的困境,可以规定每顿饭都要多抄一个或几个菜,给员工更多的选择。
(2)怎样量化“道德”同样,“道德”本身也很难测量,但可以用间接法测量“道德”服务的对象,即员工的上司、同事、下属、客户等。
现在有一种“360°反馈”的工具,就可以用来测量一个人的“德”。
如果和他打交道的人对他的印象都不好,那就说明他给服务对象带来的价值不高。
如果对下属而言,那就说明他本身也很难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