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60112一、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三职生学习年限:三年(全日制)二、培养目标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依托行业、打造专业、办好专业、服务企业”为理念,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较强的现代办公能力,熟悉企业日常事务,能够从事文秘、公共关系、行政助理、行政管理等一线工作,成为在生产现场管理等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二)就业岗位(群)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学生取得如下学分方能取得毕业证书:1、基础与人文素养模块:需获得 22 学分。
2、素质拓展模块(选修课):需获得 12 学分。
3、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技能竞赛模块:需获得16学分。
4、专业技能与知识模块:需获得59学分。
5、专业提升模块:需获得15学分。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24学分五、专业培养方案(二)课程设置计划表注:带下画线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栏内模板周数后括号内数据指减掉停课实训的周数;专业课均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注:从2013级开始,《高职英语》和《大学实用语文》均开设2个学期,各2学时/周。
《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1个学期,为6学时/周,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二级学院有: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财务金融学院、公共服务学院。
六、实践教学安排表学期项目一二三学时占总学时百分比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1 2 3 4 5 6理论教学221 198 117 117 0 0 653 22 34 21实践教学0 96 96 128 256 640 1216 42 72 44理论实践一体教学26 280 330 252 196 0 1084 37 59 35合计2475745434974526402953100165100证书名称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证书等级一级B发证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是否培训否培训学时学分4学分主要内容1、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应用等知识。
2、熟悉操作系统windows软件的使用方法。
3、熟悉办公软件office 中的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运用internet收发邮件等考核方式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名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证书等级不低于三级甲等发证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汉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否培训是培训学时不低于32学时学分2学分主要内容1.掌握普通话概念及不同专业、领域对普通话水平的要求。
2.掌握声母、韵母的发音原理及方法,内蒙古东、西地区方言音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
3.掌握声调与语流音变的规律,内蒙古方言与普通话声调进行对比;儿化音的读法,了解ar与er的应用。
九、课程介绍(其余模块由教务处统一另行说明)本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分人文素质模块、素质拓展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四大类,共计27+X门课程。
其中人文素质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9+X 门,专业技能模块13门;专业选修模块共5门课程,相关课程开设实习、实训实践教学。
同时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开设了入学教育、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
Ⅰ、人文素质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略)Ⅱ、专业技能模块1、秘书学概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一定实践训练,使学生对现代秘书有一个初步的框架性认识,掌握秘书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具备必备的秘书学理论,形成秘书的职业素质,培养秘书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掌握秘书工作技能,以便在将来的秘书职业生涯中得到正确的理论指导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秘书工作。
具体为:秘书工作的起源与发展、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学科特征、秘书工作的特征与规律、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秘书的人际关系和培养、以及办公室日常工作及接待、公文撰拟与文书处理、秘书调研与信息工作、办公室信访与督查工作、秘书办公自动化及电子政务等。
2、文书与档案管理: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了解文书与档案的概念、性质、特点、中国文书档案工作的起源与发展;理解文书的分类、特征、使用范围;掌握各类文书的撰制、处理及档案的整理、价值鉴定、检索、各类档案管理的要求、流程、方法;具有处理各类文书与档案的能力。
教学要点:文书与档案的概念、性质、特点;文书的分类、特征、使用范围;各类文书的撰制、处理;档案的整理、价值鉴定、检索的方法及要求;各类档案的管理;熟悉企事业单位的文书、文书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掌握文书和档案的处理方法、技巧。
3、办公自动化及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本课程以办公软件和硬件的基本应用为起点,以高级应用为主体,以学生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办公软硬件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办公事务中的实际应用,能够熟练完成文档编制、电子表格数据处理、幻灯片制作,进行相应的输出;能够掌握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办公软件和硬件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提高办公工作效率的能力。
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以实训为主,辅以相关理论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与维护的操作能力。
主要有数码相机、摄影技巧、扫描仪、传真机、激光打印机、刻录机、复印机等内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能。
4、公共关系实务: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有效地进行公关调研,撰写调查报告;仿制可行的公关策划方案;掌握传播媒介选择和运作,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模式;掌握公共关系广告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程序, 理解公共关系广告的设计制作常识;学会危机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点: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公共关系的“四步工作法”,即公共关系的调查、策划、行动和评估;公共关系宣传、广告、自办刊物;危机处理与危机公关。
5、管理学原理: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进行决策与计划;合理设计组织结构;进行激励与协调沟通;掌握有效控制的技能;搜集新信息的能力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管理能力。
教学要点:管理的概念及原理;管理思想的演变;管理的决策与计划职能;管理的组织职能;管理的领导职能;管理的控制职能。
6、书法本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模仿力、领悟力、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同学们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优良品德。
此外,在不断的学习、创作中,还可以使自身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涵盖了毛笔书法和钢笔书法两部分内容,重点是规范书写和提高速写技能。
主要教学侧重初级书法,包括书写笔画、字体结构、章法等。
7、秘书口语交际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秘书重要的语言能力和素质:秘书沟通、协调、领悟、建立良好人脉关系的语言能力,接待客人时的礼仪、谈吐、表达,以及宴请时的招待语言能力,说话过程中随机应变的语言能力等。
8、秘书应用写作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准确分析应用文的格式特点、体式规范、语言规范;按照格式要求写作体式、语体得体的应用文;具有对文体所关联事物的较强的认识、分析、逻辑判断的能力。
教学要点:(1)文体的概念、分类、特点、作用。
(2)文体写作指要及范文。
(3)通告、请示、报告、批复、通知、通报、函、计划、总结、讲话稿、新闻、经济合同、招标投标文书、市场预测、广告文体、诉状、公证书、解说词、书信、传志、述职报告等主要文体的知识、要求。
9、秘书实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掌握秘书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秘书事务工作综合处理能力(办事、办文、办会、活动策划等);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社交沟通与协调管理能力;培养健康良好的秘书工作习惯和素养。
教学要点:秘书的素质与职业道德;秘书机构与职能环境;秘书的日常事务工作(电话事务、印章管理、机要保密等);秘书的会议组织工作;秘书的文书处理工作;接待工作;信息与调研工作等。
10、秘书礼仪本课程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礼仪修养,增强礼仪观念、提高礼仪素养。
内容包括秘书个人礼仪设计、秘书商务交往礼仪、秘书接待礼仪、秘书宴请礼仪、秘书言语交际礼仪、秘书会务礼仪、秘书通联礼仪、秘书求职礼仪等。
11、速记基础本课程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速记基本原理,能够记录讲话 (180个汉字/分钟以上,计算机中文初级速记员,错误率不高于5%),会使用网页制作软件和其他办公软件。
合理规范秘书的记录工作和汉字准确应用的实践要求,培养速记网络办公能力。
主要内容速记基础、拼音、汉字查字识字、如何提高速记速度、标点符号输入、人名、地名和数量词的录入、段落划分等。
12、企业综合事务管理通过学习,学生应当能够处理企业秘书活动中诸如到工商、环保、技监等部门年鉴、办证事务,陪客人在本地旅游,去外地送材料,报销单据,福利发放、办公用品领用管理,员工考勤,文明单位建设,党群工作,企业文化,安排上司的私人事务等综合事务,它们是中小企业秘书日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这部分活动内容没有体现在“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因此企业综合事务管理课程,能够适应高职文秘学生实际就业工作的需要。
13、会议策划与组织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办会”能力,掌握会务策划与组织工作中的规律和特点,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会议策划与组织工作的关键技能,提高实际办会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有会议概说、会议的策划与准备、会中组织与服务、会议善后工作、会议礼仪、会展策划与组织、常规会议的组织、网络视频会议的组织等。
Ⅲ、专业选修模块1、中国文化概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对中国文化有同情之了解,并有一定之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较全面地介绍探讨中国文化的内容、特征以及发展脉络,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兴趣、习惯,加强对原始文献研究的学术意识,反对人云亦云的不良风气。
通过问答启发及组织课堂讨论、经典导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力资源与管理本课程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
3、商务谈判本课程通过组建谈判小组、市场调查与营销策划资料的准备、背景调查、商务谈判方案的制订、商务谈判执行计划的制订、商务谈判的开局、商务谈判的报价、商务谈判的磋商、商务谈判的成交、商务谈判合同的签订等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谈判中的各种策略,增强商务活动中的谈判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商务谈判的方法和知识对实际商务活动,做出科学合理的商务谈判方案,并能够在实际谈判中应用自如,取得谈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