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一国要
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在生产上与 贸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优势。
• 但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展水

平相近国家之间的贸易。 那么如果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 具有绝对优势,而英国在小麦和布的 生产上都有绝对劣势,英、美之间还 会不会产生贸易呢?如果两国发生贸 易,英国能不能从贸易中获利?贸易 利益从何而来? 1871年,大卫· 李嘉图发表了《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他提 David Ricardo,1772-1823 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 (1)由乙来理财,甲来推销更有效率。因为乙在 理财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甲在推销方面具有比较 优势。 • (2)李嘉图认为,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 “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 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 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 好处。因此,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 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 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练习
1、李嘉图为何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 李嘉图之所以特别关注收入分配问题,这是因 为:在他看来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巨 大。 具体说来,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 长的必要条件。由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分为 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而积累资本来自利润, 所以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和工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 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工资 相对的
利润
地租
例如:假如总产品增加一 倍,三者各增加一倍,则? 假如总产品增加一倍,工资 增长比例低于其他二者? 相对工资下降。 工人阶级和其他阶 级的收入差距扩大
(3)李嘉图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理论
• 名义工资 获得的货币量 • 实际工资 用货币量能够购买到得生活必需品
比较成本学说
1.比较利益差距越大,国际 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贸易应 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进行 2.通过自由贸易,双方都可 获益,因而各国应实行自由 贸易. 3.各国应进行完全的专业化 分工
国际贸易现实
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 家发生 没有哪个国家实行过彻 底的自由贸易 没有哪个国家只专业化 生产一种产品
• 2009年广东高考 • 35.(7分)[选做题、《经济学常识》] • 绝对优势和劣势并不是决定国与国之间贸易关系 或者人与人之间分工关系的唯一因素。甲在理财方 面对乙有绝对优势,乙在推销方面对甲有绝对优势。 由甲负责理财,由乙负责推销是有效率的。但是, 如果甲相对于乙不仅会理财,而且更会推销,那么 这两人的分工需要重新思考。 •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 • (1)甲与乙如何分工更有效率?(2分) • (2)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和政策主张。(5分)
• • • • • 看书12页最下面蓝色虚线框,总结归纳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交换价值 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耗费的劳动决定
试比较李嘉图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斯密 使用价 值和交 换价值 的关系
第一次明确提出它们的概 念;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 值和交换价值;商品的交 换价值不是由其使用价值 决定;没有使用价值也可 以有交换价值;
• 思考:为什么说工资水平上涨并不代 表生活水平的提高? 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
• ①主要观点:名义工资是指资本家在一定时 期内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实际工资是指工 人用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 真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是实际工资, 而不是名义工资。 • ②简要评析: • 科学性: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 工资与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 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 局限性: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 增长,表明他对此未能作出科学的回答。
总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主要内容:
• (1)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 有各国的优势; • (2)如果各国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 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进行对外贸易,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 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 (3)故: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主张进行自由贸易 评析: ——(1)该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 程度上具有科学性,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 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2)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 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 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
• 第一,产业革命的实现,提高了英
国的社会生产力; •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 累;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
• 第二,1815年颁布实施的“谷物法”
却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步发展。
买不到外国 廉价的谷物 提高货币工 资和地租 国内市场谷 物价格昂贵 商品成 本上升 不利于国际 市场竞争 保护封 建贵族 的利益 工业资产阶 级获利减少
(对外贸易的作用)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 降低 ,提高 ,为 提供条件,有利于 ,可以 。
外贸 进口
必需品价 格下降
工资 下降
利润 上升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2)简要评析——重要意义 科学性: 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
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 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 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李嘉图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 有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不能决定 交换价值;
价值的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 源泉 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 该商品耗费的劳动 决定;交换价值决定价 决定;价值决定交 值。(二元劳动价值论) 换价值。(一元)
请看书13页中间蓝色虚线框
李嘉图还意识到了: 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以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之间的区别。

1.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 (1)主要内容
阅读教材17页蓝色虚线框,概括李嘉图的比较成 本学说。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内容:
(1)原则:有利取重,不利取轻。
(2)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劣中选优; (3)所有或相当多产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国家:优 中选优。
1.李嘉图的(相对)比较成本学说 (1)主要内容
局限性: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 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 会给自己带来严重危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的实际 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3)李之比较成本学说与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异同
异:
重点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各国生产相同的几种产品, 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如果各国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 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 势的商品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 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可从中获取好处(详见P10)。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更强调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原理。 他认为本着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即使所有产业的产 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仍可劣中选优;所有或相当多产 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国家仍可优中选优,选择更大 的产业来集中发展,这样就都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
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逻辑框架
斯密
李嘉图
斯密与李嘉图观点比较
劳动价值 论 亚当•斯密 二元 大卫•李嘉图 一元 收入分配 论 二元 一元 国家贸易论 绝对成本学说 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 财富增长 A.分工状况 B.资本利用效率 收入分配状况
亚当•斯密 研究主题 影响因素 政策主张
反对政府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3)总之,李嘉图不仅在继承斯密劳动价值论 科学成分的基础上,纠正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而 且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观点,从而把劳动价值论推 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
2.李嘉图的经济自由政策主张 (1)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 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因此,主张经济自由。
(2)反对国家干预,认为 政府职能应主要体现在保 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 端和振兴教育上。 ——提示:比较李嘉图与斯 密的政府职能理论。
3.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 李嘉图关于商品价值的认识
李嘉图对国际贸易理论有开创性的贡献。他 是贸易自由的坚决支持者。在《政治经济学及 赋税原理》的《论对外贸易》一章中,他对苏 格兰和葡萄牙的外贸进行了研究并用精彩的例 子“葡萄酒”和“棉布”说明了比较成本,以 及得到了贸易的结果使贸易参与国更加富裕的 结论,即后来所谓的比较优势原则。这个基本 思想在后来被无数经济学者们引用并发展。 终其一生,李嘉图都以严谨的思维、数学 逻辑性和精确性著称。他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集大成者。
4.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 ) (1)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 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 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 价值。
一元劳动价 值论决定了
工资
利润
地租
思考:与亚当斯密的观点有何不同?
(2)相对工资理论
• ①主要观点:相对工资是指 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 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 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 比较的工资;工人的相对工 资下降,就意味着在资本主 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 所占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 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扩大。 • ②评析:李嘉图是经济学说 史上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 一概念的学者;其相对工资 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 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 立。
2、为什么说李嘉图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 的最高峰?
(1)李嘉图不仅科学揭示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 值的关系,而且认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别; (2)不仅提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时 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而且认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 与旧价值的转移、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