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
关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
关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
关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为做好全国老龄办《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和执法监督工作的通知》及省、市老龄办关于《老年法》执法检查的通知精神,了解我县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状况,研究如何做好老年人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县民政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副局长***带领社救股的工作人员突击抓好此项工作,首先是以去年8月份大规模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再深入到各乡镇做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我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470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5%,其中城镇17652人,农村67052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909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
2.9%;60岁以上的特困老人有2795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
3.2%,城镇特困老人233人,占特困老年人总数的8.3%,农村特困老人2562人,占特困老年人总数的9
1.7%;无脱困希望,需长期救助的老年人有2712人,占特困老年人9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特困老年人的问题还较为严重,且居住在农村的特困老年人数偏大,较难以帮助其解困,但是经过去年以来民政部门的努力,通过低保和临时救助等方法,目前大部分特困老年人基本解决了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问题。
(一)各项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度和政策的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抓好《老年法》的贯彻落实。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
的基本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符合条件老年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等方面均能认真按照有关制度和政策的要求抓好落实,较好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老年人的家庭赡养状况。
农村老年人主要是由子女进行赡养;普遍都能达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
但是一些孤老、中老年时期丧失子女及虽然结婚但无子女的老年人,因年老体弱或常年有病在身无法进行劳动生产,造成生活状况越来越困难;还有一些老年人原本生活不错,有子女供养,但是由于子女不供养或无法供养成了特困老人,主要原因是有子女生活特别困难,又不孝顺,不愿供养老人;有的子女因违法犯罪被抓坐牢,导致老人无人供养。
(三)老年人人身、财产、婚姻等权利受侵犯状况。
老年人人身受侵犯的状况主要存在于儿女不供养老人,甚至驱赶老人、不给老人饭吃的现象仍偶有发生;财产方面主要是老人在子女成家立业初期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子女身上,有的还建好了房子,但是子女不供养还把老人赶出老人建的房子;婚姻方面由于几千年的封建残留意识,普遍的老年人在丧偶后均未再婚,主要是子女反对及农村人普遍还不接受;还有的老人在儿子分家时,就两个老人分开居住,一人一家,造成老了反而无伴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落实情况。
老年人优待政策主要是《五保供养条例》的贯彻落实,我县认真按照《五保供养条例》抓好五保老人的供养,全县有276名五保户由光荣院、福利院、敬老院集体供养,1300多人分散供养,基本能解决其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问题。
(五)老年人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保护情况。
在老年人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司法保护方面,我县司法机构虽然有帮助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但是尚无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六)老年维权机构和维权网络建设状况。
目前我县设有老龄办门专负责老龄工作,各乡镇也由社会事务办抓好老龄工作,但是整个维权网络尚不完善。
二、几点建议意见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关心老年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敬老爱老的认识。
各级党政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造舆论,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民间的传统节日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尤其是在“九.九重阳节”期间,通过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促使全社会都来参与敬老爱老。
(二)积极动员和争取社会力量,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要广泛吸纳社会的投入,发动单位、个人开展一帮一的敬老助养工程,鼓励和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对特困老人进行扶贫帮困活动;认真抓好城乡老年人福利机构、慈善机构、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和完善,真正解决五保老人和特困老人的供养问题;有条件的要设立老年人救助基金,制订相应的救助计划和方案,完善老年人救助体系。
(三)各级政府的司法部门要专门为老年人设立老年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救助中心和救助点,指定专人负责。
保障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使《老年法》真正落到实处。
(四)出台老年人就医方面的优惠政策。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特困老年人医疗救助机构,或由政府拨出专款解决特困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要积极与卫生部门联系对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要尽快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按特困老人及老人的年龄划分等级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帮助老年人解决医疗问题。
《关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
附送:
关于维稳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维稳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维稳工作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根据会议安排,现将XX市(县)的维稳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一、总体形势今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注重化解矛盾,采取高压强管,基本保持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年终将近,部分矛盾日益突出,维稳任务十分艰巨。
二、存在问题
1、军转干部和离退休职工集体上访影响稳定。
我县共安置企业军转干部251人,其中,194人退休,35人因企业改制下岗。
因要求提高补助标准,他们多次集体上访,县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但由于补助标准与其它地区有差距,加上其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内外联系密切,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极大隐患。
另有矽肺
病人、森工退休职工800余人,要求提高补助标准,可能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
2、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影响社会稳定。
我县乡、村两级负债总额达6.8亿元,其中“普九”、交通建设、关闭合基会政府兜底、小城镇建设等占负债总额的86%。
部分债务被间接转移到民工和农户头上,已发生多起逼债锁门、群体上访事件、阻挠乡镇机关正常上班等,进入年终,矛盾将更加集中,极易危及社会稳定。
3、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矛盾突出影响社会稳定。
县城迁建中,我县近两年共征地3000余亩,拆迁房屋841户,计3000余居民。
目前,相关补偿虽已按标准全部到位,但部分拆迁户因经济条件差,建不起房而无固定居所,部分失地农民缺乏经营意识,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情绪不稳定。
小集镇建设中,部分乡镇因政策未全面落实到位、市政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可能引发群众上访。
4、改制企业职工不满安置影响稳定。
近年来,我县共改制国有、集体企业122户,涉及应安置职工
1.7万人,因部分企业改制方案不完善,或者职工要求过高,一些改制遗留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加上县城搬迁,处于老县城的企业资产缩水、变现困难,对企业职工安置补偿不能及时到位,目前,全县共有22户企业、500余名职工不断上访,致使不稳定因素增加。
5、恶性案件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上升影响社会稳定。
今年,我县共发生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13起;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团伙化、多样化,数量明显上升,影响社会稳定;时近年末,处于盗窃、抢劫案件高发期,影响社会治安秩序。
6、部分安全隐患突出影响社会稳定。
一是消防安全形势严峻,消防设施落后、群众意识较差;二是水陆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公路等级低、路况差,村道路交通安全令人担忧,“三超”问题还客观存在,水上交通投入不足;三是教育系统D级危房多,由于投入不足,还有2万余平方米乡村学校D级危房未得到整改,成为重大安全隐患。
三、工作措施
1、彻底排查,做到心中有数。
实行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认真梳理分析,准确掌握动态,切实做到了心中有数。
2、实施“五定”,做到责任落实。
对排查梳理出的问题,按照“分线负责”的原则,采取定领导、定专人、定方案、定时限、定责任的“五定”办法,将解决问题的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注处置得好。
3、高压强管,做到彻底整改。
对矛盾和隐患挂牌整改。
针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落实专人进行集中调处,化解矛盾;针对当前安全中的突出问题,在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和建筑行业开展专项整治,在寒假集中整改一批学校危房,最大限度地排除隐患;针对社会治安现状,将用两个月时间开展一次严打整治活动,集中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严厉打击反动邪教组织。
4、完善机制,做到沉着应对。
一是完善责任机制。
按照稳定工作“13条线”,安全工作“8条线”,坚持“分线分片、层层包干”和县级领导“一岗双责”的原则,层层级级签定责任书,落实维稳工作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二是完善信息制度。
实行重点行业、重点部门和重大节假日24小时值班,坚持安全稳定信息零报
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换平台,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三是完善督查制度。
对挂牌问题和交办案件,按“四不放过”原则由督查机构督查落实。
四是完善处突预案。
制定了社会控制、紧急事件和重大事故处置预案,并针对部分突出问题,作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准备,计划安排300万元用于化解债务危机,保证乡镇政权运转基本正常。
尽量防止、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关于维稳工作的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