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音乐治疗
措施要领
主动聆听法 音乐同步
音乐与想象
GIM音乐引导想象 歌词讨论
音乐肌肉放松训练 音乐精神减压放松
集中注意力,积极听音乐 音乐与情感情绪的同步一致原 则,促进内省 在音乐背景下刺激想象,印发 联想,多用于音乐的精神分析
心理情绪影响作用 促进创造力、互动,和情绪情 感分享
音乐系统脱敏
音乐催眠、音乐生物反馈等
(四)音乐治疗的适应人群
舞台表演紧张、家庭治疗、沟通障碍;
(五)音乐治疗的适应人群
• 临终关怀、老年痴呆、脑中风后遗症; • 还包括医院治疗者、接受身体康复项目者,
以及要达到身心健康的普通人群等等。
定义1
• 音乐对于疾病的医治、缓解或刺激。 ——斯萨地
• 通过音乐所进行的心理治疗,催眠,它以 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和培养人格的功能主 义的艺术观为基础,属于一种应用音乐(心 理学)范畴。 ——《日本新音乐辞典》
音乐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手段, 因此它应遵守与一般心理治疗相同的一些 治疗原则,如保密原则,交友原则等。除 此之外,音乐治疗还有一些特殊的治疗原 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音乐治疗要根据来访者的心理特点, 循序渐进播放音乐。从音乐的选择的角度 来看,要循序渐进。如引导悲伤情绪的音 乐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选择音乐是 一般从轻度音乐开始,逐渐过渡到中度悲 伤音乐。从播放音量角度来看,音量也要 逐渐增大,让来访者逐渐适应。
心理治疗技术中最为复杂也最强 有力的治疗方法。它是由Helen Bonny在1970年早期创立的.
听
利用声音和音乐情绪的各种形式,以及 不同的聆听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
1、促进听觉能力:包括注意力、持续度、 记忆力、感受力、辨认能力〈强弱、快慢、 音色、音高等〉 2、引导与刺激想象力 3、音乐放松
实施方法
学科原理(四)
大脑听觉中枢与痛觉中枢同在大脑颞 叶,音乐刺激听觉中枢对疼痛有交互抑制 作用,同时音乐还能提高垂体脑啡呔的浓 度,而脑啡呔能抑制痛疼,所以音乐有镇 痛作用。
学科原理(五)
音乐能改善大脑功能,协调大脑左右半 球,从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所以常被应 用于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音乐能改善智力 障碍儿童的能力,所以音乐广泛地应用于 特殊教育。
返回
唱
返回
演奏
1、创建关系、引导主动参与动机 2、帮助肢体动作能力复健 3、提供非语言的表达工具 4、培养与团体交互〈合作、轮流、配合等〉的能力 5、反映身体状态及活动量 6、培养休闲技能 7、表现创意,主要为即兴音乐治疗 8、器乐教授 9、即兴器乐演奏
定义2
一个有明确治疗需求的病人、一位受过 训练的音乐治疗师、一段有目标导向的音 乐历程、音乐素材,以及一份有关治疗效 果的评估。
——布鲁西亚(K Bruscia)
定义3
音乐治疗学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 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 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音乐治疗的学科原理
(一)音乐刺激能影响大脑某些递质如乙酰 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大 脑皮层功能。
(二)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 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动的中枢下丘脑、边缘系统及 脑干网状结构与植物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也是人体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活动的控 制者,因而情绪的紧张状态能直接导致某 些内脏器官的病变,而罹患“心身疾病”。 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所以也就能帮助治 疗某些心身疾病。
学科原理(六)
心理学研究显示,音乐能影响人格,情 感培养对人格成长至关重要,而音乐包容 了人的情感的各个方面,所以能有效地铸 造人格;音乐能超越意识直接作用于潜意 识,因而在心理治疗中有特殊功效;音乐 活动是相对有序的行为,有助于协调身心 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被广泛应用 于行为治疗。
音乐治疗的基本原则
音乐十二讲之四
《音乐治疗》
理论与入门
音乐治疗的起源
• 音乐治疗1940年在美国卡萨斯大学正式成 为学科。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 已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边缘学科,已经确 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并形成了 众多的理论流派。
音乐治疗的发展
• 在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 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目前美国有 大约4000多个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 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 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
体验原则是治疗中让来访者根据音乐 所营造的氛围,用心体验自己的情绪或感 受。
音乐治疗的技术与方法
音乐治疗的方法可分为接受式、即兴 式、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从定义上来说,音乐治疗就是运用一 切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 奏、律动等各种手段对人进行刺激与催眠 并有声音激发身体反应,使人达到健康目 的。
音乐治疗的发展
• 从上世纪70年来开始,音乐治疗传入亚洲。 目前,在日本和台湾较大的医院都设有专 门的音乐治疗师。
音乐治疗的适应人群
据美国音乐治疗协会1999年对4000多名 美国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工作领域的统 计,并结合Schmidt Peters, 2002年所著《音 乐治疗介绍》中对音乐治疗的适应人群的 综述,音乐治疗的适用人群大致如下:
(一)音乐治疗的适应人群
艾滋病、虐待与性虐待救助、监狱、 精神病、戒毒/酒
(二)音乐治疗的适应人群
脑部损伤、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学 习障碍、智力缺陷、分娩、早产儿、青少 年犯罪、儿童心理治疗、自闭症、情感障 碍(儿童,青少年,成人)
(三)音乐治疗的适应人群
外科手术、哮喘、神经损伤、脊椎损伤、 视力损伤、外形损伤、严重的多种残疾的 人群
• 接受式音乐治疗:包括聆听、歌曲讨论、 GIM等;
• 即兴式音乐治疗:包括歌曲创作、乐曲创 作、音乐心理剧等;
•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包括器乐即兴、口头 即兴等方法。
返回
返回
GIM是引导想象音乐治疗
(Guided Imagery and Music Therapy)的简称,是一个和心理
动力治疗技术密切相关的音乐治 疗学派。GIM目前被誉为是音乐
(二)学习与启发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进行音乐治疗时,对不懂 音乐的来访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向来访者 介绍有关音乐创作的背景和音乐家所要表 达的意境。可以再治疗前,先尝试让来访 者听一段音乐,用心体验音乐的意境。如 果来访者听不懂音乐的意境,心理治疗师 应作一些解释,帮助来访者理解音乐含义。
(三)体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