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统计信息化建设计划
为配合《2011年赤峰市统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实施,大力推进我旗统计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自治区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积极筹措资金,进行统计信息化硬件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统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关键。
我局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统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列入了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近年来,我局统计系统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计算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局拥有计算机21台,打印机13台,添置了复印机、数码设备、视频音响设备、辅助外设,拥有笔记本电脑4台,同时,在市局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还添置了1台服务器,硬件设施上到新的水平。
2011年,会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信息化硬件的更新和购置,争取达到每个专业人员拥有1台笔记本电脑,为数据的移动处理和内外网的双向运行提供方便。
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为全区统计四级网络建设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二、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信息化建设,人是关健,有了设备和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培训班及开展本单位及乡镇人员的微机知识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充电,针对网络技术空白,更要找时间找机会让操作者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较深层次的知识。
通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造就一批精英统计员,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年内除争取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得到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外,至少做到有两人能进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统计报表软件的管理工作,对计算机设备做到设备档案健全,有维护管理制度。
各个专业人员要做到对上级下发的程序会备份,有备份。
三、借助“四级网络”,完善专业程序下发乡镇工作
今年,统计“三级网络”要进一步延伸到乡镇,形成从自治区到苏木乡镇的四级统计专用网络。
“四级网络”建设工作的组织主要由自治区统计局负责,市和旗县区统计局主要做好本地区工程实施的协调配合工作。
我局要搭乘“四级网络”建设的东风,除指定专人负责上下沟通,协助乡镇做好“四级网络”接入条件的准备工作,帮助落实设备(计算机、电话)、环境、场地、人员等工作外,还要进一
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程序下发到乡镇,进一步完成乡镇基层数据处理及传的工作。
在完善原来程序下发乡镇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其他程序的下发工作,目前,工业程序的下发工作已趋成熟。
四、采用分步分块,进一步推行企业联网直报
统计联网直报是统计信息化过程的必然趋势,目前,市统计局对统计联网直报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我旗的规模工业企业也已有2家,通过联网直报向国家统计局报表,对统计报表单位可以就水平、层次及状况进行分类培训辅导,为逐步实现统计资料联网直报做好准备工作。
统计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必然,我们统计部门要抓住机遇,按高标准要求,通过统计信息化带动统计工作改革发展,更好地为全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做好准备工作,努力建好视频会议室
今年,按照自治区及赤峰市统一要求,利用现有的统计三级网络,将视频会议系统进一步延伸到12个旗县(区),各旗县提前做好网络环境的准备、会议室的装修改造、配套设备购置及资金申请筹措等工作。
由于我旗办公场所紧张,现正在进行办公楼的扩建规划工作,要按照统计系
统视频会议室建设指导意见中的要求进行所以按照和积极做好视频会议的选址和资金筹措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多方努力,尽量保证视频会议室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增加技术力量,做好统计内外网网站建设
统计网站是统计信息化平台的门户,是统计自我宣传、服务社会的窗口。
统计网站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统计信息化的成败。
因此,我们要在完善市级局域网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旗级统计信息外网。
统计信息网站应具有以下二个主要功能:⑴政务公开。
把统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能、法规制度、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在网上发布,使社会公众了解统计工作;把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地公布在网站上,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变化提供基础信息。
⑵、政务互动。
此项功能包括二方面的内容:一是统计内网中的互动,统计系统内部纵向和横向部门之间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以及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网上互动。
二是与社会公众的网上互动。
为更好地宣传自己,做好服务,我局年内争取建立自己的外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