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11期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们都在不断地要求进步,而房屋居住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房屋的居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房屋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设计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要尽可能地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的总平面设计科学合理,不妨碍公共交通,适应城市景观。
一、混合结构的设置与设计的重要点
(一)建筑物结构的总体布置
1、由工业与民用的混合结构设计的建筑物外形应该要简单、规则,我们可以采用方形、矩形这样具有规则对称美的平面,这样设计出的建筑物大方、得体、美观,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将结构的抗侧力中心和水平合力中心相重合,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工业与民用混合结构的侧向度和承载力应该呈现竖直并且均匀的变化,转换层、加强层、空旷的顶层以及支持层、各种框架层等结构的构件,在框架结构的建筑施工时,均可采用三角定理,这样可以加强建筑的牢固性、稳定性,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要修筑牢固,并且与斜向相连接,这样为下一个环节的实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建筑物的重要设计点
1、在抗震的设计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筒体的承载性和延性。
在建筑时就应该选择韧性较强,承载力较强的,具有延性的材料,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可以将钢类的柱体设置在楼面高梁上,或者钢筋混凝土筒体交接处,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筒体的延性,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①选择的钢筋混凝土筒体不受损坏,保证钢筋混凝土筒体角部的完整性,并加强角部的配筋;
②通过增加墙厚控制筒体剪力墙的剪应力水平;
③剪力墙的端部设置型钢柱,四角配以纵向钢筋及箍筋形成暗柱;
④剪力墙应该修建多层钢筋,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设置钢筋混凝土暗梁;
⑤采用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或带竖缝剪力墙;
⑥筒体剪力墙的开洞位置应尽量对称均匀;
⑦剪力墙洞口处的连梁采用交叉配筋方式或在连梁中设置水平缝。
2、设置加强层。
使用向外延伸的加强层可以将筒体剪力墙的一部分弯曲变形,向外延伸,减小水平方向受力 ,这样可以防止错位,所以向外延伸的支架与筒体剪力墙相连接,并起到抗侧的作用,同时应保证墙体周边的受力均匀,以免遭到裂缝的破坏。
3、钢筋框架防地震剪力调整。
房屋抗震的构造应该注意: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各层框架所承担的地震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各层框架柱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的相应规定。
二、混合结构的运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
它在设计抗震建筑时,设置在剪力墙两个主轴的方向。
在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平面设计需要遵循简单大方、规则对称的原则,尽量减少凹凸不平的地方和缺失部位;避免在拐角凹角和端部处建筑楼梯、电梯;避免楼梯、电梯间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杨高明
(百色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广西 百色 533000)
摘 要: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在建筑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关系着工业、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的实施,其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的探讨,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提升建筑质量。
这篇文章介绍了混合结构的安排布置与设计的各个细节,重点说明了混合结构的具体运用——框架-剪力墙,以及混合结构的具体实施——工业与民用楼面结构。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合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11-0050-02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 50 –
偏向,以免发生偏转的影响。
沿竖直方向的建筑避免向外突出,向内也不能过多,所以必须遵循均匀合适的要求。
同时避免发生弯曲以及过薄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设计要求。
所以要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以免影响抗震能力。
节点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要从构造上采取措施防止反复荷载作用下刚度过早退化。
构造设计时应防止脆性破坏,保证构件有足够的延性。
质量是保证企业生存的主要因素,也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我们应该主要抓工程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中严格管理,杜绝重新施工的现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二)框架-剪力墙的设计要求。
剪力墙的高度和宽度较大但是厚度较小,在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个平面,它承担着向下的压力,还有左右的张力,在各种力混合的情况下起着作用。
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需要满足刚度的要求外,还必须具有延性、不会裂缝、不会倒塌的功效,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框架剪力墙结构,简称为框剪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它们吸取了各自的优点,不但增大了墙面的使用空间,而且增大了抗震性能,这种结构已经被用在各种房屋的建筑中。
虽然增大了墙面的使用空间,但框架的优点使墙的抗侧能力减小,这样不利于抗震。
三、混合结构的实施——工业与民用居住楼面的构成
(一)多层高楼的建筑楼板必须保证适当的刚度、强度、和很好的楼层稳定性,并且尽可能的利用设计方案减小楼板的重力,还得提高施工的速度,顺利完成建筑工作。
高层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的建筑:压力比较大的高层建筑,楼的下面凹凸不平,在居民居住的建筑中需要做吊顶,并且成本比较高;整体的高层建筑,整体的性能较好,但是需要用模板来支撑,施工的速度较慢,影响工作的进程;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高层建筑,整体的效果较好,而且节省材料与费用。
在这种形式的建筑中,为了降低楼层的高度,增大人们的居住空间,我们更应该实施这样高层建筑楼房的方案。
要选择合适的钢筋,一般造成钢筋裂缝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温差过大造成,荷载过大造成,从而使钢筋不能使用。
在选择混凝土时,也应注意裂缝问题,将裂缝问题大大减少,地震是造成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选择好的材料,增大抗震率。
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正常执行。
由多层框架建造的房屋偏向的刚度很弱,由于楼层逐渐地增加,为了防止地震破坏楼层建筑,并且减小层间的错位,建筑师经常利用垂直的效果维护墙体,还可以较灵活的利用各种材料,方便建筑的实施。
建议多使用偏向的维持,因为它良好的延性功能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地震发生的危害。
剪力墙按照它本身材料的不同,构造的不同,分为了很多不同功能,不同质地的剪力墙,这样使建筑设计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钢筋与混凝土混合的剪力墙,它的刚度较大,在地震时受力较为集中,从而造成墙体的倾斜,墙面裂缝从而使建筑遭到破坏,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带缝剪力墙;
(二)使用钢板构造成的剪力墙,与钢框架相组合,互相利用各自的长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同的剪力墙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当地的防御地震措施、场地的不同,结构材料的不同,施工技术水平的不同,选用经济合理的建筑体系,在满足广大居民的要求,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材料,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成本,尽可能地保证建筑的简单大方,规则对称,将建筑的每个细节,不论长、宽、厚,各种比例都要严格处理,这样才能成功完工。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的设计非常适应建筑业的发展,由这样的混合结构建筑的楼层,抗震能力很强,可以增长人们的居住时间,完全适应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建筑楼层时,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尽量降低成本,严格针对每一个细节,遵循各种原理,顺利完成每个环节。
以上就表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的布置与每个细节的重要点,并且介绍了一种很实用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为这种混合结构奠定了基础,还介绍了框架剪力墙的优点,最后表述了工业与民用居住楼面的构成。
参考文献:
[1] 张万祯.浅谈如何加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控
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4).
[2] 李大望,霍达,金焰,李海领. 基于动力可靠性分析的
滑移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8(04).
[3] 瞿伟廉,李卓球,姜德生,官建国,袁润章.智能材料结
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03).
[4] 刘文光,周福霖,庄学真,冯德民,三山刚史,加藤泰
正.铅芯夹层橡胶隔震垫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01).
[5] 张雪亮,黄永林,杨伟林,章熙海,王优龙,田剑影,
陈绪忠,张树国. 重要工业设备隔震与减震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1998(01).
杨高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合结构设计办法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