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林考研复试班-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林考研复试班-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林考研复试班-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北林“,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商务部援外学历项目奖学金、北京市政府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以及亚太森林组织奖学金项目院校,丝绸之路林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院校,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具备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

专业介绍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将国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列为重要的领域。

近30 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未来的发展中,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都急需城乡规划学科的专门人才。

快速城镇化提出对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跨学科的专业人才需要,关系到我国城镇化的质量水平,涉及经济运行的可持续化、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重要领域的综合方面。

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复试时间地点所有复试工作在4月6日前完成,具体请查看各院复试安排。

复试内容⑴专业综合笔试,满分100分,由各学院自行组织①专业综合笔试,采用闭卷形式,考核时间为60-180分钟。

②综合笔试科目及范围以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的科目及范围为准。

③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按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执行,每门课满分100分,时间180分钟。

同等学力加试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⑵外语(含小语种)听力及口语测试(可增加笔试),满分100分。

⑶综合面试、实践(实验)能力测试,满分150分。

⑷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满分100分,时间60-180分钟。

除联考类考生外,其他考生不需参加。

⑸诚信评判和违规考生查处。

对弄虚作假及考试违规、作弊考生,无论何时核查确定,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严肃处理。

⑹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综合素质。

复试总成绩计算1、复试满分350分,210分及格(管理类联考考生:总分450,270分及格)2、复试总成绩=专业综合笔试+外语听力、口语(笔试)+综合素质面试(含实际操作)(管理类联考考生:+思想政治理论)。

入学总成绩(最终录取排名成绩)计算方法1、一志愿上线考生:入学总成绩=初试成绩×(50%-70%)+复试总成绩×(50%-30%)。

所有各项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

调剂考生:入学总成绩=初试成绩(0-50%)+复试总成绩(100-50%)。

其中校外调剂生的初试成绩可只计算统考科目,如政治、外语、数学(工学门类)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等,校内调剂考生如业务课科目相同的一并计入。

同一学科的初试成绩计分标准要保持一致。

2、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在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进入复试;在同等条件下招生单位优先录取。

复试材料1、统考考生、联考类考生(应届本科毕业、往届本科毕业生):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③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查验学生证,本科阶段成绩单,入学时交验毕业证),联考类考生的往届毕业生同时要求提供学历认证报告,提交③复印件。

2、以同等学力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除上述材料外需提交①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四级成绩单或公共英语三级证书原件其中一项;②发表的论文原件。

3、单独考试考生:要求同1,毕业时间必须满足本科毕业4年或4年以上。

4、“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考生:按1审查,同时查验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颁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②《志愿服务鉴定书》;③服务单位证明。

并提交以上材料的复印件。

5、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按1或2审查,同时须提交“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原件。

6、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按1或2审查,同时须提交“《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复印件。

复试经验第一点:材料准备。

1、认真准备好自己的履历表和相关资料。

这些材料要能够充分地展示出你的智慧,兴趣和人生追求。

要尽量实事求是,不夸张,但是充满着希望和自信。

2、找到几个信得过的推荐人,写好推荐信,或者直接请他们给招研单位联系。

第二点: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大家心知肚明。

稍微好点的学校,那些参与面试的导师几乎都是海龟,在国外呆了多年,他们是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学术报告的。

所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建议同学们,好好学英语,如果你进去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瞬间镇住导师,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至于复试中专业英语的考察,抓紧时间多看点文献,把专业词汇好好背下。

第三点,专业课专业基本功和知识面是复试中一定会考察的内容,但考官的提问无定式,这个源于平时积累,突击不来,平时做过的实验及毕业论文,一定要精心准备,复试中被问到的概率非常大。

准备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思路设计、目前的进度、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

另外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建议你所选报的导师近三年的论文无论是中文的英文的都一定要看,要会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分析自己的优势,要告诉导师你能为他的课题组带来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四点,综合面试在考研复试的过程中,综合面试是重中之重,在面试过程中,要注重很多的细节,如何在面试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下面由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一一道来:【回答重要的不仅仅是答案】回答问题的过程是考生展现各方面能力的过程。

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回答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口头表达上尽量简洁明了。

回答问题要运用学科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专业解读,不要用词反复累赘。

优秀的面试者是能占据主动权的考生,你要用你的话题吸引导师的关注,提起导师的兴趣,你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对导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

要把你的思考过程、逻辑分析表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导师看重的不是你答案的对错,很多谈看法谈观点的问题也无所谓对错,而是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态度要踏实端正】有些考生觉得终于碰到了我擅长的问题,所以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拼命表现,但要知道,过度表现很可能会让你一败涂地。

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的表现是最致命的,这不仅反应出你的学科功底不够扎实,更反应出你的学风和态度,说白了不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该有的表现。

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碰到不会的问题就要明说,并顺理成章地引到一个自己擅长的相关问题上,没有必要弄虚作假,欲盖弥彰。

知道多少答多少,实事求是总比满嘴跑火车要好。

【抓住导师的喜好】导师们最欣赏的考生就是,能够对一个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考生,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知识体系、思想脉络。

而导师们最反感的就是上来吹嘘自己多么厉害,结果提了一个问题就马上失色的考生,或者是所答非所问,无知识功底和逻辑分析,这样的考生被淘汰是必然的。

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提醒大家:自信和自负是两码事,在面试的时候,态度自信不卑不亢是必须的,但刻意的让自己看起来自信往往正是不自信的表现,更别说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考生,你要相信,合理的展现再加上你深厚的功底,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而对于复试之前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很多考生存在着争议,这里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根据历年复试经验,给出如下建议:首先,联系导师成功的话,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导师了解自己毫无疑问,导师希望挑选到能力强,又对自己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

一方面源于导师往往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如果自己所带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导师对学生的指导。

另一方面源于报考的学生能力良莠不齐,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

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复试前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有利于导师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为复试成功加分。

有利于自己了解导师一般情况下,导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名望较高的年长教授。

他们大都已经在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为人大都谦和,因而有利于学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快速成长,师生关系都较融洽。

另一类是如日中天的年青学者。

他们年轻而富有开拓意识,大都具有博士学位,是学术上的新星。

这类导师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很强的进取心,紧跟学术前沿,热心于研究上的开疆辟土,因而有利于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领域,极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建议:如果你希望在学术上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选择年长的教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希望在短期内把握学术前沿,那么年青学者应该摆在首位。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同学在见老师的时候,必须强调自己的学术背景,强调自己的求学能力,强度自己踏实认真的学习精神,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虽然联系导师有这一定的好处,但是在联系导师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导师是否认同这种做法提前联系导师无可非议,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判断和考量。

但不得不说这样会有风险。

要是老师认为这是可行的,那么提前联系就是个很好的自我推荐机会。

但要是老师认为你这是在走后门,自然就不会理会,更可能会降低复试的印象分,所以在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明白这位老师是否认同这种做法,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的复试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学科性质决定提前联系的必要性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老师认为: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很大程度与学科性质有关。

理工科需要长期和导师做实验,接触会很多,提前沟通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性格特点等是很必要的。

不然到了在实验室才发现自己不适合那就太晚了。

在联系的时候最好由自己的老师和同门引荐。

文科类的专业学生提前联系的必要性就不是很强了,如果是考取本校研究生提前联系导师没有任何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