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港口发展策略及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专题研究一黄骅港口发展策略及区域集疏运网络规划(初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11月目录第一部分港口发展策略 (1)一、黄骅港面临的发展环境 (1)1、经济发展环境 (1)2、港口产业发展环境 (3)3、港口竞争环境 (5)二、世界港口发展趋势 (5)1、港口深水化发展趋势 (5)2、未来港口发展模式 (6)3、第三代港口建设趋势 (8)4、港口群形成 (10)三、黄骅港口特征分析 (13)1、港口条件 (13)2、腹地货源 (14)四、区域竞争中的黄骅港 (17)1、黄骅港的建设对周边港口的影响 (17)2、对周边港口的竞争优势 (20)五、港口发展策略 (21)1、各层面对黄骅港的要求 (21)3、港口竞争策略 (24)第二部分区域集疏运网络分析 (27)六、现有集疏运网络分析与评价 (27)1、现状 (27)2、分析与评价 (28)七、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1)1、港城关系演变——港口与城市的结合与分离 (31)2、未来黄骅港与城市关系分析 (33)八、区域集疏运网络布局 (37)1、国家及省市规划 (37)2、集疏运网络布局 (41)第一部分港口发展策略一、黄骅港面临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使生产和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港口已不仅是国际贸易和物资交流的节点,而已经演变成国际物流链和服务的支撑点,因此,世界各国和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港口的发展,不断加大港口投入,进行港口的大型化、深水化、集装箱化、物流化的建设。
同时,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调整,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港口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活力和契机。
国内外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调整了集装箱、散货市场和进出口关系,使我国由资源出口国转变为资源进口国,从而加重了对港口的依赖性,推动港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港口发展的良好时机,黄骅港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1、经济发展环境(1)港口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港口在国际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的联系、产业结构的转换和跨国经营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港口由海运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必经转运点,转换为区域经济或工业发展的支柱。
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有关文件指出,“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它运输方式必经转运点的作用逐渐减弱,组织外贸的战略作用日益增强,成为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区域经济并往往是工业发展的支柱”。
其次,港口由单纯的货物运输转变为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流动、提高国家或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和物流链的关键环节。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与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球性贸易与运输链正在形成。
港口正在成为全球动态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港口的这种性质和作用,使得港口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一个兼备水、公、铁、管联运,集运输、仓储、加工、分拨、信息为一体,由多个兼营的物流企业分工合作、有机结合构成的服务整体。
再次,港口由当地产业发展龙头转变为区域乃至国际产业发展核心,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
新型国际分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跨国公司和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的协议性分工。
国际分工使各国和各区域成为世界性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
港口不仅是跨国公司进行产业内贸易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跨国公司大量涌入,港口及航运业不仅成为国际要素流动、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以及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间产业转移投资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间企业兼并和收购的重点领域之一。
我国已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国家。
低廉的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优势和高度成长的大市场吸引了众多外资把中国作为前景广阔的加工制造基地。
(2)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港口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已进入重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各国实践看,处于这一阶段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2004年沧州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美元,进入了重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沧州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定会为港口提供充足的货运需求。
沧州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行业门类较为齐全,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产品。
石油和化学品产业是目前沧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己经形成,沧化实业集团、沧州大化集团公司和沧州炼油厂己进入全国500强企业行列;PVC、合成氨、TDI、烧碱等一批产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建材工业也是沧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如铝合金、塑钢、玻璃钢等新型门窗产品,光电玻璃墙、铝塑复合板、大理石复合板等新型外墙装饰装修材料,PVC与PE管材和管件、铝塑复合管材和管件等新型上下水管材产品等。
同时沧州临港区域已有了全国第三个化工基地,临港布局的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以及电力能源等一批总投资500亿元的项目已全面展开。
同时,城市化的发展所产生的需求也将为港口的发展带来机遇。
2000年底,沧州市共有城镇人口186.6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7.9%。
其中沧州市区43.49万人,占23.3%,县城和县级市89.61万人,占48%,县城以外建制镇53.52万人,占28.7%。
综合以上分析,考虑沧州市特定区位条件,预测至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沧州市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3%、38%和50%。
城镇人口相应为230万人、278万人和388万人左右。
2、港口产业发展环境(1)货类市场的变化干散货市场从2002年9月开始,铁矿石、煤炭和谷物三大主要货种的市场供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中国钢铁需求推动了铁矿石的需求。
2003年上半年钢铁生产增幅达到21%,钢铁进口激增了58%,铁矿石进口增幅46%。
预计中国的钢铁产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2007年前达到2.69亿吨。
铁矿石进口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这期间将达到2.05亿吨;二是,国产大豆歉收,难于保证国内强劲需求,国家大豆进口政策出现松动,大豆进口恢复增长。
预计谷物贸易量及按吨英里计算的量将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三是由于OPEC6国石油限产,油价飞涨,突出了煤电的经济性,日本、韩国、美国、印度和中国台湾煤炭需求增加。
欧洲煤炭资源已经枯竭,澳大利亚、印尼、南非等地的产量和运力都有限,因此,对中国的煤炭需求进一步提高。
然而中国又关停了小煤窑、部分国有大型煤矿开始停产整顿,从而造成国际动力煤供应非常紧张的局面。
预计2004-2007年全球煤炭贸易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目前煤炭是黄骅港的第一大货种。
2004年,煤炭吞吐量达到4563万吨,预计2005年吞吐量将达到7000万吨。
由于煤炭的产量跟不上需求,以及铁路运力和卸港能力的制约,出现了空前的船舶压港现象。
黄骅港应抓住干散货市场紧张的有利时机,一方面要进行港口干散货码头的扩建,提高其吞吐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协调集疏运系统和改善航道条件,解决船舶压港现象,提高服务水平,赢得客户的满意。
石油市场与国际石油探明储量稳步增长相比,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却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是石油消耗量却在快速增长。
2003年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自己生产的石油仅能解决石油消费总量的2/3,1/3需要进口。
预计2004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2.7亿吨,2020年将达到4.5亿吨左右,较目前数字将上升50%以上。
沧州市发展石油化工的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282亿立方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沧州市石化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农用化工、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等门类较完整的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体系,成为沧州市的主导产业。
目前,沧州境内有入统石油和化工生产企业60多家,销售收入252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的42%;实现利税占全市工业利税的43.4%;石油化工行业年增加值4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33%。
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很大影响的大型骨干企业已经形成,其中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中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中石化沧州炼油厂、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公司、沧州大化集团等企业已进入国家大型企业行列。
随着大乙烯、大炼油以及国家战略原油储备项目的实施,沧州必将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为发展黄骅港石油码头奠定良好基础。
(2)港口物流及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目前,港口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是港口物流收入所占比例甚微;二是国内港口物流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港口。
临港产业是建设国际大港的重要条件之一。
从一些比较成熟的世界级港口成长历程看,优良的港口条件不是世界级港口唯一决定因素,临港产业的兴起,对港口的迅速发展同样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临港产业的优势在于减少原材料或产成品运输中转次数,最大限度地降低运销成本。
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凸现临港加工基地的作用已经成为世界港口的追求目标。
黄骅港应积极拓展港口功能,以提高港口竞争能力为原则,寻求港口物流的突破性发展,并划出专门陆域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区。
3、港口竞争环境黄骅港面临着环渤海地区港口的激烈竞争,包括青岛、大连、天津、秦皇岛、烟台、营口、京唐、曹妃甸等港口。
黄骅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首先必须发挥腹地货源广大的优势,最大努力地适应腹地市场的变化,建设腹地型港口。
环渤海地区港口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腹地港地位的竞争。
环渤海地区腹地型港口在某些货类方面竞争激烈。
从地理位置上看,黄骅港与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京唐、曹妃甸、烟台、营口等港口同处于环渤海地区,具有共同的腹地。
在总吞吐量上,2003年,天津港以1.62亿吨位于区域首位,青岛、大连和秦皇岛分别以1.41亿吨、1.26亿吨和1.26亿吨列2~4位;在集装箱方面,青岛超过天津的301万TEU以424万TEU位列区域榜首,天津和大连分列2~3位;矿石吞吐量,天津、青岛分别为1211万吨、4729万吨;油品吞吐量,天津、青岛、大连分别为1479.7万吨、2585万吨;煤炭吞吐量,天津、秦皇岛分别为3000万吨(含焦炭)、10971万吨。
因此,从总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来看天津、青岛、大连三个港口的实力不相伯仲,竞争区域航运中心地位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