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巩固横竖笔画教学目标:1、学习横和竖的写法,会描红和临写,注意运笔的方法。
2、描红、练习临写含有横和竖的字。
3、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练字习惯。
教学过程:一、教学“竖”的写法。
1、你知道竖有哪几种吗?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长中竖和短中竖,长中竖又包括垂露竖和悬针竖)2、“上”中间的这个竖就是短中竖。
讲解:逆锋顿笔向下,提笔下行,不回收。
竖在写的时候有哪些容易出现的毛病呢?出示图片①两端重按,也就是起笔收笔来回过多,中间行笔又比较细,所以形状像一节竹子。
②折木就是没有收笔,形成像折断的木头一样。
③手臂没有摆平控制住笔锋的走向,偏了,就是斜竖。
④起笔时落笔过重,像个钉头。
二、教学“横”的写法过渡:学好了竖的写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横。
1、你知道横有哪些种类吗?(长横{左尖横、右尖横}和短横)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长横是怎么写的(出示视频并讲解)起笔逆入起笔,向左上方推进,然后按下去,提起来再右行。
中锋行笔,运行的时候中间稍微提一下,到最右边时提笔,顿后回锋收笔。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主笔横画的写法。
写横时要遵循逆入平出,有往必收。
还要注意稍微有一点斜度。
2、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跟老师一起来书空长横。
3、拿出笔和描红纸我们准备来描写长横“一”。
先回忆一下执笔的姿势。
指名回答并示范(五指执笔法)学生描红一个师行间巡视并纠正。
出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再次强调长横的写法,再描一个长横。
4、临写长横“一”,点评。
5、容易出现的毛病(出示幻灯片)①笔锋不正,有锯齿。
②两端重顿,中间行笔细弱,容易写成蜂腰或者写成柴担。
③前端过于虚尖,像鸟的长嘴,这是因为起笔时没有裹锋。
④还有尾部下坠,这是由于收笔时过重造成的。
让学生看看这些毛病,并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三、练写含有横和竖的字。
练好了基本的笔画横和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练写含有这些横和竖的字。
(例字:王、干)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点评。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要知道写好字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像古人一样通过自己的勤奋,你也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
你知道王羲之被称为什么吗?(书圣)谁知道他小时候学字的故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是的,他最小的儿子王献之小时候学字也有个故事呢?(18缸水的故事),所以他和父亲并称“二王”。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作品吧!第2课左右结构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2、练写左右结构、左宽右窄的字:形、剧。
3、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整洁、美观的书写:形、剧。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笔、墨、纸、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检查工具准备情况1、书写的注意事项。
2、你准备好了吗?二、学习书写1、出示例字: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特点:左宽右窄,左半部分为主要部分,所占空间应该为整个字的三分之二。
2、学生讨论书写的注意事项全班交流: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地方?3、师总结学生的意见,给予指导:左边的“开”字与独体字开相比要略窄一点,两横在笔画的长短、起笔收笔处等方面有一点变化,左低右高的倾斜度相对大一些,重心偏右,与右边呼应。
其中一撇为竖撇,最后一竖是垂露竖,竖画写得挺直,这个字才能写得端正。
右面利刀旁的左竖位置是中间偏上一点,与左面的“开”子距离不要离得太近,竖勾左面直右面弯。
4、教师示范书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5、学生练写两个。
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自学“剧”的书写1、学生小组讨论“剧”的书写2、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集体解决。
四、总结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字的书写要点。
五、学生写字师巡视指导,提醒执笔姿势和运笔方法。
六、作业展评1、表扬书写工整认真的同学2、表扬书写整洁美观的同学3、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同学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一)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①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②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③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上窄下宽型”(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①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②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③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
四、小结: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二)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①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②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③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讲解“上小下大型”(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①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②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③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
四、小结: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包围结构2、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1 半包围;2 全包围。
3、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讲解半包围的写法(1)从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第一种情况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2、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第一种情况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
四、小结: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包围结构(二)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1、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
2、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
(1)讲解小方型: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皿”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3、字框两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种。
(1)讲解长方型: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⑥出示“固”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
四、小结:第7课重心平稳方正变化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2、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重心平稳方正变化2、写字时为什么要做到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新授(一)重心平稳1、汉字结构形式多样,形态变化纷繁,但不论字形怎样变化,都必须做到重心平稳。
2、做到重心平稳的方法:(1)横平竖直A、出示例字B、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分析比较“重”字。
(2)左右平衡A、出示例字B、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分析比较“坚”字。
3、上下对正方法同上4、位置适当方法同上5、把握斜度方法同上6、夸张主笔方法同上(二)方正变化1、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对称,稳定平衡,初学写字的人常常将这类字写得呆板无精神。
这需要对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化,才能使字显得生动美观。
2、做到方正变化的方法:(1)长短变化A、出示例字B、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分析比较“川”字。
(2)正斜变化A、出示例字B、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分析比较“春”字。
3、主次分明方法同上4、部件伸缩方法同上5、围当留缺方法同上6、上小下大,左轻右重方法同上三、练习1、写一写2、想一想第8课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