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位公差培训

形位公差培训


基准轴线A
Φ0.05
同轴度公差是限制被测要素轴线对基准要素 轴线的同轴位置误差。
同轴度的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 轴线同轴(重合)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位置公差5. 对称度
对称度公差带: 公差值距离为 t ,且相对于基准中心平
面(或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平行 平面(或垂直)之间的区域.
0.1 A A
0.2 A 0.2
0.1
基准平面 A
位置公差2. 垂直度
2.3.在任意方向上垂直度公差带: 直径公差值距离为 t ,且垂直于基准
平面的圆柱面内.
Φ0.10 A Φd
Φ0.10
A
基准平面 A
位置公差3. 倾斜度
3.1.在给定方向时倾斜度公差带: 公差值距离为 t ,且与基准平面(或直
二.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三 项。
其特点为:
1.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相对 于基准的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
2 . 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 位置,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位置公差4. 同轴度
同轴度公差带:
直径公差值为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 (重合)的圆柱面内.
Φ0.05 A
圆柱体表面 A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

号(3)
特性
基准符号
最大素材
素 材
不论素材
符 表面轮廓 号
线轮廓度
MIL-STD8C
-AA-
M
S
ANSI Y14.5
-A-
M
S
ISO -AA-
M
S
GB
A
M
S
形位误差:基本概念
形状误差:
零件被加工后,表面形状出现歪曲,
与理想形状变动量. 例:
位置误差:
理想圆 实际椭圆
零件被加工后,组成零件的若干个
线、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 (或直线)内.
0.07 A
45° A
0.07 45°
基准平面 A
位置公差3. 倾斜度
3.2.在任意方向上倾斜度公差带: 直径公差值为 t ,且与基准平面(或直
线、 轴线)成理论正确角度的圆柱面内.
Φ0.05 A B 45° A
B
Φ0.05 45°
基准平面 B 基准平面 A
标注:采用三基面作基准;在公差第三格开始依次填写基准字母:A; B;C.
位置公差6. 位置度
6.2.位置度公差带: 6.2.1.点的位置度公差带:
=2 X2+ Y 2
直径公差值为 t ,且以点的理想位置为 中心的圆或球的区域.
球Φd
球Φ0.05 A B
线轮廓误差的测量,可用轮廓样板模拟理想 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相比较,估读最大 光隙。
面轮廓度较好的方法是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 量。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

号(2)
特性
平行度 垂直度
位 同心度 置 对称度 公 差 位置度
跳动
MIL-STD8C
‖ ⊥ ◎

ANSI Y14.5
‖ ⊥ ◎
ISO
GB
∥∥ ⊥⊥ ◎◎
面轮廓公差带: 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球的
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且系列球的中心在理 想轮廓面上.
0.05
球 ¢0.05
面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面对其理想曲面变动 量的一项指标,控制空间曲的形状误差。
线轮廓度是用于控制给定平面内由两坐标确 定的平面曲线;而面轮廓度则是用于控制 由三坐标系确定的空间曲面。
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内.
0.05 A
0.05
基准平面 A
A
位置公差1. 平行度
1.2.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
Φd的轴线必须位于正截面为公差值t * s , 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四棱柱内.
0.20 A
0.10
0.10 A
A
0.20
基准轴线A
位置公差1. 平行度
1.3.在任意方向上平行度公差带: 直径公差值距离为 t ,且平行于基准
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1.位置误差与基准 位置误差是被测关联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
对其理想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变动量。而 其理想要素的方向或位置是由基准理想要 素的方向或位置来确定的。
在实际测量中,理想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应符合最小 条件,所以要确定位置误差应包含三方面的工作, 即,
(1)按最小条件确定基准的理想要素的方向或位 置。
0.02
圆柱体表面
形状公差 1. 直线度
1.2.在给定方向上直线度 公差带: 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公差值距离为 t,
垂直方向公差值距离为 s的四棱柱内.
0.20 0.10
三棱尺
0.1 0
0.20
形状公差 1. 直线度
1.3.在任意方向上直线度 公差带: 公差值为直径 t 的圆柱面内.
Φ0.04
圆柱体表面
几何要素的分类
1. 按存在的状态分
①理想要素
②实际要素
2. 按几何特征分
①轮廓要素:构成零件外廓能为人们直接感觉到 的要素,如平面、圆柱面、直线等。
②中心要素:指零件上的轴线、球心、两平行平 面的中心面,它们是不可见的、抽象的,虽然 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但却随着相应的轮廓要 素的存在而客观的存在。
➢ 其中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四 个项目可归纳为一种类型,它们的特点是 公差带不涉及基准,其公差带是浮动的。
➢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为另一种类型,其 公差带与基准要素有关。
形状公差 1. 直线度
1.1.在给定平面内直线度 公差带: 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公差
值距离为 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形状公差:是为了限制形状误差而设 置的,除轮廓度项目有基准要求外,形 状公差用于单一要素,故形状公差是单 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评定形状误差的准则——最小条件 所谓最小条件,就是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 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应用最小条件评定所得出的误差值,即为 最小值,也是唯一的值!
形状公差的六个项目,根据其特点可分成两 种类型。
在图纸上标出的基准通常分为以下三种: (1)单一基准 有一个要素建立的基准。
(2)组合基准(公共基准) 凡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要素建立一个独立的基准称为组合 基准或公共基准。
上图中A-B,表示由两段轴线A,B联合建立 起来,作一个基准使用。
(3)基准体系(三基面体系)
确定某一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时,从功能 要求出发,常常需要若干个基准。为了与 空间,直角坐标系相一致,规定以三个互 为垂直的平面构成一个基准体系——三基 面体系。
3. 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
①被测要素:图纸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 公差要求的要素。
②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 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理想的基准要素简称 为基准。
4. 按被测要素的功能关系分
①单一要素:仅对被测要素本身给出形状公差 要求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
上图中Φd2的圆柱面是被测要素,且给出了圆柱度公 差要求,故为单一要素。
Φ 0.04
形状公差 2. 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带: 实际表面位于公差值距离为 t 的两平
行平面内.
0.10
0.10
形状公差 3. 圆度
圆度公差带: 该圆须位于公差值半径差为 t 的同心
圆之间.
0.02
0.02
圆柱体表面
形状公差 4. 圆柱度
圆柱度公差带: 该圆柱须位于公差值半径差为 t 的两
位置公差带定义
位置公差可分为定向,定位和跳动三类公差。 一.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三个
项目。 它们均有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有直线和平面
之分。因此,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之间,有 线对线,线对面,面对线和面对面四种形式
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
位置公差1. 平行度
1.1.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 其表面须位于公差值距离为 t ,且平
形位公差代号包括有: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符号;形 位公差框格和指引线;形位公差数值和其它有关 符号;基准符号等。
基准要素标注方法:
对于有方向或位置要求的要素,在图纸上必须用基 准符号或基准代号表示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之间 的关系。
形位公差代号
被测要素自身为基准字母B -B-
φ0.025 M A M
基准字母和相关符号 规定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数值和相关符号
方形
•深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

号(1)
特性 MIL-STD- ANSI Y14。 ISO
8C
5
直度
——
—— ——
平度

状 圆度
公 差
圆柱度

GB ——
形位公差带的特点:
跟尺寸公差带相比,形位公差带是限制实 际要素变动区域,除有一定的大小,还有一 定的形状、方向和位置要求,较为复杂。
形位公差带主要类型有:
几何形状,彼此偏离了理想位置的变动量.
由于零件存在形位误差,
须规定形位公差. 理想平行平面 实际两面不平行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误差。零 件的形位误差对于机械产品的工件精度、 联接强度、运动平稳性等都有影响。因此 在零件设计时,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制 造的经济性,对零件的形状误差加以限制, 即规定了适当的形状及位置公差,简称为 形位公差。
1.直线度的公差带形状是两条平行直线 间区域

2.平面度的公差带是两个平行平面空间 区域
3.圆度的公差带是两个同心圆的圆环

4.三维空间内点的位置度的公差带是一
个球
SΦt
5.限制圆柱面变动的公差带形状是两共 轴的圆柱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