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州概况

青州概况

青州概况郑母镇位于青州市东南部,面积7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

人口4.5万,耕地面积6.5万亩。

到2006年6月,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总收入27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0%、21%和22.3%;储蓄余额达到2.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

该镇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氛围浓厚。

著名人物有宋朝丞相王曾、元朝尚书董进、明代侍郎冀镧、状元赵秉忠,特别是1983年发现的赵秉忠状元卷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成为举世珍宝。

被誉为状元之乡、丞相故里、将军摇篮。

为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该镇认真做好了生态、文化旅游文章,一是对康浪河、洗耳河进行综合治理,沿河两畔建设状元文化娱乐休闲设施,在康浪河以北、状元楼遗址以南,规划建设状元府、状元一条街,逐步恢复建设侍郎府、丞相府。

二是搞好状元路至香山的东西文化旅游线开发。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牢固树立建设新型工业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夯实农业基础,优化结构,瓜菜总面积发展到4.5万亩;利用荒山荒岭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和鸡鸭养殖大户35户,河北、王泉、程官、王盘等小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瓜菜、杂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

工业上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建设工业城镇,先后引进了潍坊市航宇钢管、德利农林、鸿基化工、昌盛电缆、中嘉肥料、鸿溪工贸、旺源液压机械、龙迪工贸等一批大项目。

同时,中晨铜材、康浪河淀粉、海军面粉厂、鲁源泵业等现有企业实现了规模扩张。

目前,全镇工商企业发展到150多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发展到20家,形成了机械、机电、电子、金属、化工、食品等六大门类,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第三产业以镇区为载体,形成了沿胶王公路郑母至赵坡5公里的隆起带,集贸市场和瓜菜市场繁荣活跃,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规模不断扩大,东西长3公里,南北长2公里,商居两用楼达到1000多间,镇区商业网点达1500多家。

文化、教育、道路交通、邮电通信、供电、光缆电视、医疗保健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黄楼镇位于青州市东部,面积52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11497户,人口4.1万,耕地面积4.6万亩。

2005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313.6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0%;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91亿元,利税6920万元,分别增长20.8%和12.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6元。

黄楼镇是我国北方著名的花卉种植区和集散地,素有“江北花卉第一镇”之美誉。

2005年全镇花卉种植面积1.5万亩,高档次室内花卉市场10万平方米,花卉专业户4000多户,花卉园区18个,已形成“十里花街、百家经营、千户种植、万亩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自2001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花卉博览交易会,从2003年起,在黄楼镇举办的花博会已跻身国家级农展会之列,2005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位列全国节会50强。

花卉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并壮大了以花卉为主题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瓜菜、畜牧也是该镇的特色产业,其中特产“弥银”牌弥河银瓜为历代贡品,曾获全国农产品展销会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种植面积达4000亩。

黄楼镇的工业也富有特色,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民营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以禽类加工、冷冻冷藏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和以钢球生产、挖沙船制造为龙头的机械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镇经济的支柱。

黄楼镇交通条件便利,07028公路、胶济铁路和计划建设的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作为青州市重点建设的六个中心镇之一,积极应对和迎接青州市新城区东扩,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为花卉主导产业配套服务的商贸、餐饮、娱乐等三产服务业兴旺繁荣。

谭坊镇位于青州市东部,与昌乐县、寿光县为邻。

总面积8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万亩,辖74个行政村,人口5.4万。

该镇是远近闻名的瓜菜生产专业镇。

全镇8.3万亩土地当中,有8万亩发展起了瓜菜生产,年产各种瓜菜5亿公斤,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近几年来,该镇推广瓜菜生产的无公害栽培,建起了瓜菜无公害检测中心,瓜菜品质大为提高。

相继引进推广生物有机肥等新技术60余项、引进国内外瓜菜新品种近百个,良种率达到了100%,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谭坊”牌西瓜被评为中国名牌,该镇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瓜菜基地。

谭坊镇也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镇,工业门类齐全,有农产品加工、塑料、彩印、冶炼、化工、食品加工、机械等门类,其中已建成美国国峰食品(潍坊)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年加工出口各类蔬菜2万多吨,产品大多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出口菜生产加工基地之一,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2006年上半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8亿元,财政总收入50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东坝街道位于青州市东部城区,西临昭德街道,东隔弥河与黄楼镇相望,南接弥河镇,北至胶济铁路与王母宫街道毗邻,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辖36个行政村,8114户,人口3.2万人。

2005年9月1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原东坝镇改设东坝街道。

东坝街道紧邻老城区,区位优势明显。

胶济铁路、胶王公路、羊临公路等越境交通线路横穿境内。

东方路、新东环路、范公亭东路、尧王山东路等城区主干道路,全部延伸至东坝境内,拉开了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

鲁星铁路货运专线、富茂燃气、东坝供热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并投入使用,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东坝街道设现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8处,教师300余名,在校学生3200余人,广播站、敬老院、卫生院各一处,村卫生室24处。

民营经济是东坝街道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发展到4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4家,过5000万元的8家,有40家企业成为青州市限额以上企业,8家企业获得外贸自营出口权,逐步形成了钢铁、化工、制革、包装、机械五大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8万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000多户。

民营经济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2亿元,初步奠定了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格局。

2005年,全街道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7亿元,实现利税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37.8%;完成财政总收入4280万元,增长66.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62万元,同比增长48.7%,实现了民营经济、城市建设的新突破。

王府街道办事处地处城区中心,是青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辖2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9万人。

三产商贸业是该街道的主导经济。

财政收入的55%来自三产商贸业,三产从业人员1.2万人。

辖区内东方商贸城、乐园建筑陶瓷市场、青州文化市场等专业市场辐射省内外,青州城区的主要综合商场商业大厦、人民商场、青州商城、大利群购物中心等均在该街道辖区。

王府游乐园是该街道投资建设的游乐项目,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游玩。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

建有将军工业园、北联工业园、王府私营工业园、乐园工业园等工业发展载体,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坦博尔服饰、力王科技、西安机械、恒润啤酒、恒利印染等重点项目,目前都已投产达效,坦博尔2005年实现税收300多万元。

2005年全办事处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有10家,纳税30万元以上的企业28家,集体和私营企业总数300多家。

该街道北关社区是全市经济发展带头村(社区),连续多年保持全市前三名,有北联化工、天虹彩印、晨鸣淀粉等十多家企业。

2005年,全办事处实现GDP11.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128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96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4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688元,比2004年增长10%。

益都街道位于城区北部,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50990人,其中满族2600余人,回族300余人,下辖18个社区居委会。

汽车站、火车站均设于辖区内,胶济铁路、309国道纵贯东西,青垦铁路、羊临公路、益羊铁路横跨南北,距济青高速公路出入口仅10公里,距青岛石臼港20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20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1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通信、电力、学校、医院、宾馆、仓储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发展经济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益都街道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居民投资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街村企业、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已形成了电子、食品、包装、化工、服装、建材、医药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现已有尧王集团、保足鞋业、钰铧集团、永发集团、海盛电子、双喜家俱、神星农药、捷远电气、宏迪车业等29家年规模企业。

山东省唯一的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发展迅速,汽车农机配件批发市场、摩托车市场规模宏大。

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精神文明、党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在青州市名列前茅。

2005年全街道共完成销售总收入76亿元,实现利税3.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8%和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176.6万元,同口径比去年增长41.8 %。

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城市建设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民营经济20强乡镇”等称号;2005年10月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是全国县级市中唯一获此殊荣的街道。

昭德街道办事处位于青州市城区东南部,面积12.5平方公里,辖25个社区,5164户,人口5.3万,耕地面积1348亩。

昭德服务业及第三产业发达。

以南山大酒店和百大绿洲生态园为龙头的餐饮业繁荣。

辖区内专业市场集中。

有闻名省内外的山东摩托车市场、山东瓜市副食品批发市场、山东海天水产干货综合批发市场、青州服装鞋帽批发市场等10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120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超市——中百佳乐家,是山东省较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

2005年实现市场交易额69亿元,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1亿元。

昭德工业经济发展较快。

有山东中原机械有限公司、青州祥利化工有限公司、青州立信化纤有限公司、青州正泰食品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370处,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31家。

2005年,完成企业总产值59.1亿元,工业增加值70672万元。

昭德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曾为全省和潍坊市社区建设会议提供了现场,受到国家民政部、省、潍坊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好评。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被列入《中共山东年鉴》。

“支部+小组,平安落实处”的平安创建做法,受到省委副书记高新亭等领导的肯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