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国美苏宁财务状况对比分析1、行业及企业概况1.1家电连锁行业概况数据显示,在家电连锁市场份额中,大部分的份额由国美和苏宁两大巨头垄断。

国美、苏宁快速扩张的同时又保持强劲盈利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核心竞争力,即国美、苏宁的两大赢利模式——“类金融”模式和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

A“类金融”盈利模式在中国内地电器零售商中所处的市场地位使得国美、苏宁与供应商交易时的议价能力处于主动位置。

通常情况下,国美、苏宁可以延期6个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这样的拖欠行为令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占用供应商资金用于规模扩张是国美、苏宁长期以来的重要赢利手段。

B非主营业务赢利模式国美、苏宁“吃”供应商的非主营业务赢利模式指以低价销售的策略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规模。

但是低价带来的赢利损失并非由国美、苏宁独自承担,相反地,国美、苏宁将其巧妙地转嫁给了供应商,以信道费、返利等方式获得其他业务利润以弥补消费损失。

当前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使中国家电消费市场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这两种盈利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债务结构不合理,流动债务比例过高;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紧张;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等。

因此有必要对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的财务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通过详细的比较分析找出两者的共性和存在的差异,从而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国美、苏宁公司简介及近期发展重点1.2.1国美简介及近期发展重点国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的第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

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港交所股票代码:0493),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其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很多中国大中城市,截至2014年底,拥有门店数量1643家。

目前国美除加大网络覆盖,门店改造及信息系统建设以外,重点还包括深耕二级市场,二级市场门店网络快速扩张,持续优化供应链及物流配送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多渠道经营能力;强化3C业务(电脑相机及通讯设备等数码产品)。

1.2.2苏宁简介及近期发展重点苏宁电器成立于1990年,是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目前,苏宁电器经营的商品包括空调、冰洗、彩电、音像、小家电、通讯、电脑、数码八个品类(包括自主产品),上千个品牌,20多万个规格型号。

截至2014年底,苏宁在全国的地级城市以上的门店数量达到1615家(未计算香港、日本)。

发展重点是搭建依托于逐步强大的采购平台、物流平台、信息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基础之上的“苏宁连锁,乐购仕连锁、苏宁易购”三个战略业务单元协同发展的框架。

在新的框架之下,实现商业模式的升级和盈利模式的优化。

2基本财务数据对比分析主要从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净利润4个方面的基本财务数据总体上对国美和苏宁两大巨头进行整体上的对比分析。

2.1总资产表2.1 总资产(单位:亿元)图2.1 总资产(单位:亿元)如表2.1和图2.1所示,苏宁的总资产2008—2014年间都在增加且增幅较大,国美2011—2012年间有所下降,7年间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保持稳定。

而且, 2008年国美的总资产大于苏宁,但2010—2014年苏宁逐渐赶上国美并超过国美。

2.2主营业务收入表2.2 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图2.2 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从表2.2和图2.2可以看出,苏宁的主营业务收入在2008—2014年间逐年上升,2008年以后苏宁超过国美,且差距越来越大。

与总资产规模不同的是,2008—2014年间国美电器总资产不及苏宁电器,这可能是苏宁电器对成本费用控制的比较到位,资产营运效率高带来的积极影响。

国美2011年—2013年间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3税前利润表2.3 税前利润(单位:亿元)图2.3 税前利润(单位:亿元)从表2.3和图2.3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苏宁的税前利润远远高于国美,且增速快于国美。

这可能是国美连续收购永乐电器和大中电器,正处于整合期,成本费用比较高,而且2012年国美电器发生了公司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利润总额低。

2.4净利润表2.4 净利润(单位:亿元)图2.4 净利润(单位:亿元)如表2.4和图2.4所示,在2008—2011年间苏宁的净利润一直在上升,且绝对数远远高于国美。

国美2010—2012年间净利润出现了下降。

本章小结:从基本指标来看,苏宁的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净利润这四个指标在2008—2012年间都在逐年增长,而国美各项指标保持平稳状态且时有下降。

苏宁的总资产和主营业务收入这两项逐渐赶上国美并超过国美,税前利润和净利润一直超过国美。

可见,苏宁在这6年期间经营状况良好,增长潜力很强。

3财务能力分析3.1盈利能力分析3.1.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与营业收入之比,该指标表示企业每1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形成企业利润。

如果销售毛利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各项期间费用支出或弥补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

通过本指标可预测企业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营业收入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销售毛利率如表3.1.1和图3.1.1所示。

表3.1.1 销售毛利率比较图3.1.1 销售毛利率从表3.1.1和图3.1.1可以看出国美电器2008—2011年的销售毛利率上升势头较小,苏宁电器的销售毛利率在此期间有大幅度上升趋势。

说明苏宁电器盈利能力的增长幅度大于国美电器盈利能力的增长幅度,但2012年以后苏宁与国美的销售毛利率基本持平。

3.1.2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全部经营成果。

它表明1元销售收入与其成本费用之间可以“挤”出来的净利润,该比率越大则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销售净利率如表3.1.2和图3.1.2所示。

表3.1.2 销售净利率比较图3.1.2 销售净利率从表3.1.2和图3.1.2中2008-2014年各期销售净利率比较可以看出,国美的销售净利率前两年与后两年均呈下降趋势,而苏宁电器的销售净利率这五年都高于国美电器。

结合表3.1.1销售毛利率比较可以看出,苏宁电器的盈利能力增长幅度大于国美电器盈利能力增长幅度。

而且根据年报附注显示,由于2008年国美收购永乐和大中电器,仍然在积极整合中,导致营运管理和成本控制没有完全做到位。

2010年与2012年国美与苏宁销售净利率下降也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导致行业整体的下降势头。

3.1.3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指标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非常关键的指标。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每股收益表明普通股每股能分得的利润。

每股收益越大,企业越有能力发放股利,从而使投资者得到回报。

通常这个指标越大越好。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平均数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7—2011年各年的每股收益如表3.1.3和图3.1.3所示。

表3.1.3 每股收益比较(单位:元/股)图3.1.3 每股收益(单位:元/股)苏宁电器的每股收益显著高于国美电器,说明苏宁电器更有能力给予投资者回报。

3.1.4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市价与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该指标用来反映某一企业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

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

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市盈率如表3.1.4和图3.1.4所示。

表3.1.4 市盈率比较图3.1.4 市盈率2008年,由于股市整体波动较大,造成了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两家公司在2008年市盈率的大波动。

苏宁电器的市盈率虽然总体趋势是在下降,但是要高于国美电器,其中的主要原因大致是:国美电器是在香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场比较成熟,股票定价比较合理,而苏宁电器是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投机泡沫显然比香港市场严重。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宁电器的增长比较迅速,潜力比国美大,因此定价比国美高。

小结:苏宁与国美盈利能力总体评价。

从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苏宁电器的盈利能力总体而言高于国美电器。

3.2偿债能力分析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良好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可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更愿意投资于企业。

因此,偿债能力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和资产负债率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2.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3.2.1.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全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排除了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更适合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以用于偿还短期债务,该指标表示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企业可用在一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该指标越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因无法偿还到期的短期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较小。

但是,该指标过高则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

该指标值,一般以2:1为宜。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流动比率如表3.2.1.1和图3.2.1.1所示表3.2.1.1流动比率比较图3.2.1.1 流动比率从整体上来看,苏宁和国美在过去七年的流动比率都变化不大,08年以来苏宁的流动比率数值均超过了国美,说明苏宁电器的偿债能力较强,且偿债压力要小于国美。

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的正常流动比率应该为2:1,通过以上表格可以发现,国美和苏宁流动负债偿还能力还是比较低,亏损缓冲能力还不够强,风险高同时也表明流动资金储备不够充足。

3.2.1.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于扣除了存货等之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

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

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越有保证。

但是速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从而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

该指标值一般以1:1为宜。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两家公司2008—2014年各年的速动比率如表3.2.1.2和图3.2.1.2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