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塔吊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塔吊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塔吊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该塔吊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塔吊企业628家,从业人员314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塔吊产值192326.71万元,较2016年163334.79万元增长17.75%。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88661.34万元,较去年75206.84万元同比增长17.89%。

......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反映在微笑曲线上,就是企业由曲线中间的低附加值环节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转移,或通过创新使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成为高附加值的环节,并进而引起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

提高效率的路径很多,但并不是要消灭传统的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效率的过程。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今年以来,中央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出发,坚持战略定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推出一系列稳定增长、培育新动力、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前3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在全球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需不断扩大,社会托底工作得到强化,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形成了历史交汇,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变革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产业发展重点将不断调整,这就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问题导向为主,更加聚焦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关键瓶颈问题的解决与跟踪上采取目标导向,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与指标,设立阶段性发展目标。

只有这些关键瓶颈解决了,制造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宏观产业政策1、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创新是振兴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所在,创新体系建设的主体在于企业,尤其是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更能聚集创新资源,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报告明确指出,探索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骨干民营企业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标志性项目建参与设,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针对民营企业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的问题,报告提出建立科技成果发布和共享平台,提供适合民营企业需求的项目技术源和公共技术服务;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和标准制定,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民营企业的行业话语权。

2、之所以我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很大程度上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我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成;二是发展初级阶段人们向往致富的愿望极为迫切,追求速度与规模,但也导致了对资源、环境、能耗等问题的认识不足。

当下,需要正视的是我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无法承受之重。

如此背景下,中国制造要寻求转型升级,就必须在方向、重点等关键环节探索规划全新的应对之策并且及时推进予以落地实施。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要由要素投入数量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是调档换速的关键所在。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包括三个方面:要素再组合、技术进步和时空监测动态调整。

一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领域,引导脱虚向实;二是推动生产技术进步,如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三是审时度势主动调整,如加强全要素生产率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

2、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载体,推进建设若干国家绿色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绿色技术中心。

建立产业绿色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加强绿色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建设绿色制造技术专利池,推动知识产权资源共享。

提升绿色制造项目甄别、技术鉴定、成果推广、信息交流等服务能力,建立企业、中介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和信息化手段,提供知识培训、问题诊断、技术方案、融资支持、效果评估一体化服务。

实施绿色制造培训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制造人才培训、咨询、信息等绿色促进服务体系,针对中小企业开展网上培训、免费义诊等。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本地区生产总值28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9.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42亿元,增长10.04%;第二产业增加值1746.97亿元,增长5.69%第三产业增加值845.31亿元,增长11.0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04亿元,同比增长6.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0.57亿元,同比增长11.05%。

国税收入307.61亿元,同比增长7.63%;地税收入亿元61.86,同比增长6.24%。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8%。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93%,衣着上涨1.17%,居住上涨1.0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63%,医疗保健上涨1.0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5%,交通和通信上涨0.90%。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735.5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54.40亿元,比上年增长5.78%。

规模以上AA、BB、CC、DD(含塔吊)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65.07亿元,增长10.48%。

AA完成增加值442.47亿元,增长8.43%;BB完成工业增加值333.16亿元,增长5.06%;CC完成工业增加值226.35亿元,增长11.73%;DD完成工业增加值83.23亿元,增长8.1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22.08亿元,比上年增长8.01%。

实现利润总额405.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9%。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8%。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447.66亿元,增长9.3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0.13亿元,增长5.2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5.89亿元,同比增长9.01%;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977.52亿元,同比增长8.4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44.38亿元,增长9.56%。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18.38亿元,增长7.35%。

民间投资3921.06亿元,增长6.64%。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65.86亿元,增长11.50%。

重点项目1089个,完成投资2354.32亿元,增长11.62%。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88亿元,比上年增长8.61%。

城镇实现零售额1069.81亿元,增长7.02%;乡村实现零售额369.54亿元,增长6.9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594.00,增长13.98%。

实际利用外资60374.83万美元,同比增长54.49%。

外贸进出口总值342.68亿元,同比增长56.31%。

其中,出口总值222.74亿元,同比增长58.86%;进口总值119.94亿元,同比增长59.05%。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近日,《汕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

根据规划,到2020年,汕头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支撑体系较为完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链完整、集聚度高、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

规划还提到,汕头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绿色低碳、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潜力产业,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

汕头打造现代经济体系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推动落实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汕头业已走上产业转型升级“快车道”的当下,这一规划的出台无疑是为汕头实体经济发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一剂“强心针”。

而当前汕头对营商环境的“革命性再造”,同样是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区域内塔吊行业发展概况一、塔吊产业发展现状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以一节一节的接长(高),好像一个铁塔的形式,还叫塔式起重机,用来吊施工用得钢筋、木楞、脚手管等施工原材料的设备。

是建筑施工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

在建筑施工现场,对于一些小型的,周期比较短的施工地来说,购买一个崭新的塔吊是十分浪费的,不仅浪费的钱财,还需要有场地以及人力来养护它。

这时如果租赁一台塔吊就是十分划算了,这样你就只需支付一定的租赁费即可。

二、区域内塔吊行业发展概况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塔吊企业628家,从业人员314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塔吊产值192326.71万元,较2016年163334.79万元增长17.75%。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88661.34万元,较去年75206.84万元同比增长17.89%。

2017年区域内塔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2278.72万元,同比2016年36966.62万元增长14.37%;行业净利润19708.31万元,同比2016年16982.60万元增长16.05%;行业纳税总额31046.16万元,同比2016年27542.73万元增长12.72%;塔吊行业完成投资47693.79万元,同比2016年39821.15万元增长19.77%。

区域内塔吊行业经营情况项目单位指标——————————————————————————————行业产值万元192326.71同期产值万元163334.79同比增长17.75%从业企业数量家628——规上企业家14——从业人数人31400前十位企业产值万元88661.34——AAA 万元21722.03——BBB 万元19505.49——CCC 万元11525.97——DDD 万元9752.75——EEE 万元6206.29——FFF 万元5762.99——GGG 万元443.31——HHH 万元3635.11——III 万元3457.79——JJJ 万元2659.84——————————————————————————————区域内塔吊行业盈利能力分析项目单位指标——————————————————————————————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42278.72——同期增加值万元36966.62——增长率14.37%行业净利润万元628——2016年净利润万元16982.60——增长率16.05%行业纳税总额万元31046.16——2016纳税总额万元27542.73——增长率12.72%2017完成投资万元47693.79——2016行业投资万元39821.15——增长率19.77%——————————————————————————————三、区域内塔吊行业发展预测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6000.08亿元,年均增长8.9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