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及案例

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及案例

(3) 对污染区段情况进行监测(在附属设备附近悬挂监测物,监测污染 物质附着量),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对污染源企业进行整治。致函地
方政府,要求关停非法企业,限批污染企业。
2承力索断线故障处理
(1) 承力索断头损坏范围较小时直接更换一段同规格的新承力索,做好两
个接头,尽可能一次性恢复。
(2) 承力索断线损坏范围较大,短时间不能恢复时,可将两个断头分别用 紧线工具紧起下死锚,临时恢复供电、通车,必要时降弓通过,限速运 行。临时紧起时必须安装分流短接线。 (3) 承力索断线抢修后,应对整锚段进行巡视测量,特别要注意中心锚结、 线岔、绝缘锚段关节等处是否达到要求。
经验教训:
(3) 绝缘护套防护效果需进一步检验的问题。此次故障断线处正馈线、 承力索均安装有绝缘护套,该产品由江苏省铭隆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 司生产,其产品技术规格书显示,工频干耐受电压(有效值)在空气 间隙50mm时为≥60kV;无间隙时为≥40kV,因此该绝缘护套防护效 果需进一步确认。
下一步措施:
故障案例:郑西高铁“5.17”承力索断线故障
故障概况:
2011年5月17日18时11分,郑西高铁西寨变电所213,214断路
器T--F短路跳闸,213断路器重合成功,214断路器重合失败。短路电 流3765A,T-F短路电压36.75kV。故障测距位置:三门峡南至灵宝西
间上行K838+372,承力索断线(图4-5)。22时05分,抢修人员临时
建议:
(1) 设计在平面布置上尽量避免正馈线与接触网交叉跨越。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隧道口AF、PW线跨越接触网下锚、中心锚结下 锚支转换,建议设计对隧道口保护线改为在隧道壁下锚。具体方案为:
①取消保护线既有安装方式,保护线降低到中间柱处安装高度,直接进入 隧道,在隧道内距隧道口0.5m处下锚,隧道内保护线在距隧道口1m处下锚, 用150mm2低压电缆连接。 ②隧道口第二根支柱AF线原安装方式为柱顶平肩架安装方式时:取消原柱 顶平肩架安装,改为AF线柱顶支撑绝缘子安装方式;第三根支柱AF线悬挂采 用V形悬挂。
下行供电212min。
图4-11 “3.19”正馈线、承力索断线故障现场
图4-12 3.19故障现场示意图
原因分析:
(1) 断线处位于隧道口关节式分相开关到上网开关间,正馈线由隧道外 向隧道(观音堂隧道东口)内过渡,由755号线路外侧向757号线路内 侧过渡,因正馈线与非工作支承力索在跨中交叉。当天气温6~28℃, 气温骤升后,弛度增大,加之当天阵风4~5级,造成跨中正馈线与承力 索动态绝缘距离不能满足电气要求,是造成断线的主要原因。 (2)洞口东侧紧邻分相,有上网隔离开关、上下行联络隔离开关、分相 隔离开关等设备,正馈线由755号外侧过渡到757号柱顶内侧,且757号 柱为电分相中性段锚柱,正馈线选择在抬高下锚的跨距内过渡,设计在 支柱选型和平面布置上考虑不周,客观上形成了正馈线与非工作支承力 索两线,在跨中出现较近绝缘距离的交叉,从设计上埋下了源头安全隐 患。
分析说明:
(1) 上述安装方式的弊端是易造成正馈线与保护线的间距不满足要求、 正馈线与承力索的间距不满足要求。 (2)按《隧道前转换支柱A正馈线、保护线线路侧抬高安装》、《支柱 正馈线、保护线、抬高转换跨越安装(隧道口)》施工易造成正馈线 与保护线间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相互交叉,且距离较近,不能满足 温度变化和风偏的安全距离需要。 (3)对观音堂隧道口上行的线索转换,采取整改方案为:AF线在既有 11m高支柱肩架对锚安装。隧道口第二根开关支柱,AF线肩架在原肩 架主槽钢设计长度基础上,增加600mm,肩架主槽钢安装在支柱9m 高度,肩架支撑安装在下方。其效果为:在对正馈线肩架上移至极限 位置后,测量正馈线与非支承力索的最小距离为600mm(气温8℃)。 将下行正馈线安装方式进行改造后,测量正馈线与非支承力索的最小 距离为1200mm(气温8℃)。
3接触线断线故障处理
(3) 利用紧线方式送电时,必须加装分流短接线,严 禁仅利用受力工具导通电流回路。
(4) 导线断线处理后,必须将该锚段全部巡视一遍, 特别是中心锚结、线岔、补偿装置、锚段关节等设备, 是否可以通车,同时应考虑气温变化时对设备的影响。 (5) 当导线接头额定工作荷重不能满足导线张力需要 时,应减少坠砣数量。
下行恢复行车,停时181min,影响动车15列。
图4-8 故障现场情况
图4-9 接触导线断头、承力索断线
原因分析:根据现场承力索部分散股,单丝断头呈高温熔断痕迹,
接触导线断头呈局部高温断裂痕迹。动车过分相未断主断路器,分相 承力索及接触导线在局部受到强烈电弧电流作用下,造成承力索及接 触导线局部高温退火,在承力索、接触导线张力作用下拉断,导致边 山变电所211、213断路器跳闸。
对该绝缘护套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3接触线断线故障处理
当发生导线断线时,首先应查明断线确切位置,断口两侧的损坏 情况,断线波及的范围等情况。
(1) 断口两侧无较大损伤、变形时,可以直接紧线对接。导线严重损 伤在一个跨距以内,必须更换一段导线,这时可在地面上先做好一 个接头,将新旧线紧起后作另一个接头。也可视具体情况,将接触 网脱离接地,采取降弓通过的方法,先行送电通车。 (2) 站场侧线断线,可先将线索紧起,保证咽喉区行车,送电先开通 正线。站场正线或区间断线,可将线索紧起,采取降弓通过的办法 送电通车。
图4-6 AF线烧损情况
图4-7 铜承力索烧伤
经验教训:
(1) 对铁路附近沿线的铁塔上搭建鸟巢的危害性,安全意识不强,疏于 巡视检查,发现并处理鸟巢不及时,在恶劣天气大风的作用下,将树 枝由铁塔顶部刮落后,搭挂在AF正馈线与承力索间是导致故障发生的 直接原因。
(2) 故障抢修组织不力,教训深刻。自故障发生至故障处理完毕,故障 延时时间较长。
故障案例:郑西高铁“3.19”正馈线、承力索断线故障
故障概况:
2010年3月19日11时04分,郑西高铁×××牵引变电所213号、
214号馈线断路器跳闸,渑池南--三门峡南区间下行线K777+065m处, 755号~757号(距757号东侧16m)间,下行线正馈线及非支下锚承
力索断线(图4-11、图4-12)。经抢修于14时36分,恢复供电。中断
接触网故障处理
教学要求 :
★学会分析接触网故障及故障调查方法; ★掌握接触网故障抢修要求,接触网应急预案及抢修工机具 管理方法; ★熟悉接触网预防措施及抢修演练内容; ★学会接触网常见故障判断及查找处理方法。
接触网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及案例 1绝缘子大面积闪络
绝缘子大面积闪络通常会出现在空气潮湿或小雨雪天气或重污染区 段,处理措施:
5支持、定位装置故障处理
(1) 有条件时可更换破坏的部件及瓷瓶或重新安装支撑及定位装置。 条件不具备时可拆除支撑及定位。但空气绝缘间隙必须保证在 400mm以上。 (2) 因弓网故障造成定位装置损坏、电连接或吊弦损坏等,应及时更
换及检修。
(3) 瓷瓶闪络、击穿或破损:应及时更换绝缘子。
故障案例:京津客专斜拉线断裂
恢复线索正常技术状态。
②如线索损伤严重,弛度增大的跨距较多,两断头拖移距离过大, 则应先将线索从B、C、D、E悬挂点松出(图4-10),B、E两处放入 柱上单滑子内,C、D两处放至地面,用大绳带上适当的张力,拧松 所有弛度增大跨距悬挂点处线夹螺栓,将线索拉回适当距离,用手扳
葫芦紧上张力,剪掉线索损伤部分,接入一段相同材质、规格、长度
故障概况:
2008年9月5日10时40分,××工区对永乐至亦庄区间利用望远 镜在桥下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巡视,发现区间上行0300号支柱 (JJK30+977m)锚段关节转换柱处反定位管与平腕臂间斜拉线断裂 (图4-13),反定位管搭在非工支导线上,断裂的斜拉线悬挂于0298 号内转换柱北京侧第一根吊弦的承力索端,巡视人员将该故障情况立 即向京津供电调度、×××生产调度汇报反映故障位置及故障情况, 供电调度对经过故障点的动车组采取降弓通过措施。 派专人盯控故障现场,故障未处理前不得撤离,保证工区能及时 掌握现场情况,等到晚上利用天窗点作业时间对故障进行处理。
经验教训:
(1) 故障发生后,电调通过跳闸开关动作及列调了解的情况,准确地
判断了故障的地点,并通知供电段出动轨道车抢修,但轨道车从动车
所出动环节过多,出动困难,用时较长。 (2) 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断合数据经核对,与现场实际断合标里程不符, 造成动车组带电过分相,拉弧烧断接触网。
4供电线或正馈线故障处理
下行线K637+400m至K640+400m间,接触网绝缘瓷瓶及供电电缆头 发生大面积污闪(图4-3),绝缘子击穿14棒(图4-4),有闪络放电痕 迹的66棒,同时造成馈线上网电缆头闪络烧损,×××分区所回流地 网烧损。中断供电上行429min,下行228min。
图 4-3 绝缘子放 电闪络情 况
处理后恢复送电。影响供电3h54min。
图4-5 承力索断线故障现场
原因分析:当天大风阵雨天气,大风将通信基站铁塔上的鸟巢吹
掉后,树枝顺风刮至郑西高铁函谷关隧道东口,短接正馈线(AF线) 与接触网承力索(55kV),是造成此次接触网承力索断线的直接原因。 正馈线和承力索烧损情况如图4-6、图4-7所示。
击穿。
经验教训:
(1) 将重污区段绝缘子由瓷质更换为爬距为1600mm的硅橡胶绝缘子, 目前已更换完毕。为重污区所属工区配备绝缘子清洗设备,缩短冲洗
周期。
(2) 对线路周边污染源调查,登记造册,制定措施,进行控制,防止类 似情况发生。对重污区设备进行重点监控,缩短绝缘子清扫周期,加
强日常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立即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4.1供电线断线
(1) 供电线或正馈线断线时,优先考虑甩掉故障的供电线或将供电线脱离接
地,越区供电。 (2) 供电线断线后,不能实行越区供电时,则必须将供电线接通。接通方 法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