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官职升降称谓浅释

古代官职升降称谓浅释

古代官职升降称谓浅释学习和研究历史,一定要研究历史人物;而在阅读历史人物的史料时,常常会遇到人物官职升降的问题。

在古代史书中,特别是人物传记中,表示官职升降的词有不少。

所以,正确地辨析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疏通文意,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及历史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1.除(chú):任命、授职的意思,往往用于除去旧官而任以新职。

例:①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洗马,是一种官职名。

)②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2.拜(bài):授给官职的意思,在汉以前史书中用得较多。

例:①公车特征拜郎中……。

(《后汉书·张衡传》)②拜为上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乃拜婴为大将军。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④拜亮为丞相。

(《三国志·诸葛亮传》)其后各代也有用此词的,但较为少见,并且一般用于皇帝亲自授以官职的。

如:例:⑤顺宗继位,拜礼部员外郎。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拜字也可活用,其意义则转化为被授予官职的人就任的。

如:例:⑥……于是辞相印不拜……。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3.命(mìng):即任命之意,在古史书中见得极少。

例:使大史命伯石为卿。

(《左传·郑子产相国》,大史:即太史,是古代执掌人事的官。

)从这一例可见,“命”不是指王直接授官,而是由人事机关授职。

4.授(shîu):授予官职或爵位。

例:①国以功授官予爵。

(《商君书·靳令》)②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封(fēng):秦汉时代,帝王授给臣子土地或封号谓之“封”。

例: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史记·李斯列传》)②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史记·留侯世家》)③乃封张良为留侯。

(《史记·留侯世家》)④封婴为魏其侯。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6.任(rân):担任某种官职。

例:后又任江西粮道。

(《红楼梦》第107回)另外,担任某种官职,也有用这种官职的简称来代作动词。

例如“知府”则以“知”代作动词。

如:例:①知青州军州事。

(欧阳修《泷冈阡表》)②知建康府。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这里的“知”即为:“担任……的知府”。

以上六词属于一类,是用于授予、任命某种官职的。

当然其中升的情况居多,但就词的本义来说,并无确指升或降的意思。

7.升、昇、陞(shēng):提升官职。

“升”的原意是“上升”,这里引伸为官职上升,升官。

例:①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世俗,以此遂不得升进。

(《后汉书王符传》)“昇”的原意是“太阳升起”,这里引伸为升官的意思。

例:②欲有昇擢宰相,必先试以临人。

(《旧唐书·马周传》)③每觉昇元辅,深期列大贤。

(杜甫《寄岳州贾司马》)“陞”:该字是由“升”演变而来的,自唐朝以后比较常见,一般只用于升官的意义。

例:④陞擢之任。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⑤朝授一官,暮陞一职。

(《金史·陈规传》)8.擢(zhuï):提拔,选拔。

一般指继续提升原来已有官职的人。

例:①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②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于群臣之上。

(《战国策·燕策》)③见7例②。

9.迁(qiān):原意是迁移,引申为调动官职的意思,一般是指升官。

例:①……再迁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②孝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汉书·贾谊传》)③稍迁至移中厩监。

(《汉书·苏武传》)还须提及一个特殊的用法:“左迁”则意义相反,指贬官,降职。

如: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10.徙(xǐ):原意也是迁移的意思,引申为调职、调动。

与“迁”比较,“迁”第 1 页共4 页表示升官,而“徒”则表示一般的调动,有时也偶用于调升。

这个用法上的区别在汉代尤其明显。

例:①徙齐王信为楚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②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后汉书·张衡传》)第②句从意义上理解,即指升调。

以上四词属于一类,一般都是用于指升官升职的。

11.降(jiàng):指降低官职或爵位,但用得较少。

例:日夜纵酒,后例降为公。

(《北史·景穆十二王传》)12.贬(biǎn):降职,有时还指降职并外放。

在表示降低官职的词中,此词最为常见。

例: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②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③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至蓝关示侄孙湘》)④……贬连州刺史。

(《旧唐书·刘禹锡传》)13.谪(zhã):降职并远调。

与其他词明显的区别是不仅贬职而且远调。

例:①滕子京滴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此词在程度上比其他贬官的几词来得重。

还用于表示流放远地的,这就不一定指官,也可指被判罪处刑的平民。

②负锄挺滴戍之徒。

(柳宗元《封建论》)以上三词属于一类,都是指贬官降职的。

但这还只是降低官职,而不是全部撤掉官职,这在程度上与下一类的词是不同的。

14.罢(bà):罢免,停职。

例: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②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

15.免(miǎn):与“罢”同义,是免除官职的意思。

例:①……免丞相太尉。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②……遂免丞相勃,遣就国。

(《汉书.文帝纪》)③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④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6.废(fâi):罢官或废黜。

在先秦、汉史书中一般用作废弃王或王子,如例②③。

例:①不胜其任者废免。

(《管子.明法解》)②岁余,上欲废太子。

(《史记.留侯世家》)③公子自知再以毁废。

(《史记·魏公子列传》)17.黜(chù):废黜,贬退。

它也一般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例:莒(jǔ)纪公生太子仆,又生季佗,爱季佗而黜仆。

(《左传.文公十八年》)18.削(xuē):旧称削除官籍中的名氏为“削籍”,犹言革职罢官。

成语“削职为民”中的“削”即为此意。

例:许显纯具爰书,词连赵南星,杨涟等二十余人,削籍遣戍有差。

(《明史·魏忠贤传》)19.革(gã):革除官职。

此词至明清时方用,以前史书中未曾见过。

例:……亦从宽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

(《红楼梦》第107回)以上六词又为一类,都是罢免官职的意思,乃是毫无保留地撤去官职。

这在对官吏的处分中当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了。

至于撤去官职后的刑罚处理,那就同于庶民,又另当别论了。

20.调(diào):指调动官任,这就可升可降,也可是一般的调动,无所谓升降。

例: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爰盎传》)21.退(tuì):该词有两种用法。

一种用法指撤销或降低官职,如:不敢以其不胜任而辄退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另一种用法是指自己辞去官职,如: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

(潘岳《闲居赋》)这两个词的用法颇为特殊,读史时当须认真辨清。

《古代官职升降称谓浅释》补一、有关任官授职的称谓1.徵(zhēng):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

例:①徵为博士中大夫。

(《汉书·疏广传》)②徵通为卫尉。

(《后汉书·李通传》)2.辟(bì):招聘授官。

例:①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

(《汉书·孙宝第 2 页共4 页传》)②初辟丞相府吏。

(《后汉书·卓茂传》)3.选(xuǎn):量才授官。

例:①选丙吉为太傅。

(《汉书·疏广传》)②选为益州牧。

(《汉书·孙宝传》)4.荐(jiàn):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

例:①荐补侍御史。

(《汉书·张汤传》)②音犹不平,荐永为护菀使者。

(《汉书·谷永传》)5.举(jǔ):选拔。

例:①举(傅说)以为相,殷国大治。

(《史记·殷本纪》)②除丰为属,举侍御史。

(《汉书·诸葛丰传》)6.点(diǎn):指派,尤指皇帝指派。

例:①蒙恩复点曹寅巡视两淮盐课。

(《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②今钦点为巡盐御史。

(《红楼梦·第二回》)③因特将他点了学差。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7.简(jiǎn):任命。

例:①慎简乃僚。

(《书经·冏命》)②又特简运使李陈常……。

(《李煦奏摺》)③星沅既疏请特简总统督师……(《清史稿·周天爵传》)8.补(bǔ):任命补缺(多指照例补缺)。

例:①大将军王凤奏请尊补军中司马。

(《汉书·王尊传》)②以汉补博昌尉。

(《后汉书·鲁恭传》)③九月,补授兵部侍郎。

(《清史稿·曾国藩传》)9.进(jìn):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

例:①进位大将军。

(《隋书·苏威传》)②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明史·张居正传》)“进”又指推荐、引进:例:①献能而进贤。

(《国语·晋语》)②贵则观其所进。

(《吕氏春秋·论人》)10.加(jī幔 喝危 戎冈诒局爸 飧 韪呒吨跋巍£例:①夫子加齐之卿相。

(《孟子·公孙丑》)②上嘉其节,加丰秩光禄大夫。

(《汉书·诸葛丰传》)③寻加兵部侍郎衔。

(《清史稿·曾国藩传》)11.起(qǐ):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例:①起樗里子于国。

(《国策·秦策》)②十年,起南京户部尚书。

(《明史·杨巍传》)③寻起林则徐督师。

(《清史稿·徐广缙传》)12.立(lì):除指帝王即位外,也指确定后、妃、太子等的名分。

例:①立皇后王氏,……立胶东王彻为皇太子。

(《汉书·景帝纪》)②令诸侯立太夫人、夫人、世子,……(《汉书·王莽传》)13.尊(Zūn):同“立”,但可有推戴的含义.例:①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汉书·高帝纪》)②乙丑,追尊皇考为武元皇帝。

(《隋书·高祖纪》)14.赠(zâng):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例:①赠兵部尚书,諡文正。

(《宋史·范仲淹传》)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

(欧阳修《泷冈阡表》)二、有关兼代官职的称谓1.领(lǐng):除管领义外,常指兼任。

例:①以本官领左御卫大将军。

(《隋书·苏威传》)②加副将衔,兼领练军。

(《清史稿·塔齐布传》)2.摄(shâ):兼理,尤指暂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