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在公司成长历史上经历过三个阶段:股东会中心主义、董事会中心主义、职业经理中心主义。
在股东会中心主义阶段,公司的所有权力都集中在股东手上,股东会抉择企业的一切事项。
董事会中心主义是指公司的投资者赋予公司董事会在成本经营方面抉择计划的权力——公司的权力中心转移到董事会。
为了实现自身益处的最大化,董事会往往会拟定最有利于自己的抉择。
在有些情况下董事会作出的抉择有可能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为了防止董事会权力滥用,公司法一般授权公司章程划定董事会抉择的事项。
凡是涉及股东切身利益的,股东会往往保留作出最后抉择的权力。
董事会为了保证自己的抉择获得通过,往往采用合纵连横的办法,迫使一些股东乖乖就范。
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东不再给以董事会成员股权,甚至通过公司章程规定,千方百计地限制董事会的权力。
2.股票期权激励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它方式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及其它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
激励对象可以其获授的股票期权在规定的期间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上市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也可以放弃该种权利。
3.限制性股票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是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条件,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4.累计投票制度累积投票制指股东大会选举两名以上的董事时,股东所持的每一股份拥有与待选董事总人数相等的投票权,股东既可用所有的投票权集中投票选举一人,也可分散投票选举数人,按得票多少依次决定董事入选的表决权制度。
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大股东利用表决权优势操纵董事的选举,矫正“一股一票”表决制度存在的弊端。
按这种投票制度,选举董事时每一股份代表的表决权数不是一个,而是与待选董事的人数相同。
股东在选举董事时拥有的表决权总数,等于其所持有的股份数与待选董事人数的乘积。
投票时,股东可以将其表决权集中投给一个或几个董事候选人,通过这种局部集中的投票方法,能够使中小股东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避免大股东垄断全部董事的选任。
举个例子:某公司要选5名董事,公司股份共1000股,股东共10人,其中1名大股东持有510股,即拥有公司51%股份;其他9名股东共计持有490股,合计拥有公司49%的股份。
若按直接投票制度,每一股有一个表决权,则控股51%的大股东就能够使自己推选的5名董事全部当选,其他股东毫无话语权。
但若采取累积投票制,表决权的总数就成为1000×5=5000票,控股股东总计拥有的票数为2550票,其他9名股东合计拥有2450票。
根据累积投票制的原理,股东可以集中投票给一个或几个董事候选人,并按所得同意票数多少的排序确定当选董事,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其他股东至少可以使自己的2名董事当选,而控股比例超过半数的股东也最多只能选上3名自己的董事。
可以看出,采取累积投票制度确实可以缓冲大股东利用表决权优势产生的对公司的控制,增强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5.金字塔结构金字塔持股结构指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问接持股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链实现对该公司的控制。
在这种方式公司控制权人控制第一层公司,第一层公司再控制第二层公司,以此类推,通过多个层次的公司控制链条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最终控制权。
金字塔结构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多层级、多链条的集团控制结构。
6.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
关联交易形式有产品购销中的关联交易、费用负担中的关联交易、资金占用中的关联交易、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以及资产转让与租凭中的关联交易等形式。
7.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又称为外部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理论上是指除了董事身份外与公司没有任何其他契约关系的董事,他们既不是公司的雇员及其朋友,也不是公司的供应商、经销商、资金提供者,或是向公司提供法律、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的服务的机构职员或代表,与公司没有如何可能影响其对公司决策和事务行使独立判断的关系,也不受其他董事的控制和影响。
8.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购买本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的行为。
二、简答题1.公司治理有哪些基本问题(图)?公司治理是通过构造合理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打造有效的治理机制,来最大限度地解决公司各种治一般有六大基本问题:(1)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2(3)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治理问题;(4(5 ) 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治理问题;(6)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治理问题。
2.公司代理成本的主要体现是什么?公司代理成本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的代理成本。
3.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设置(图)?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 ,才可以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一、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对象原则上限于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二、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条件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下,激励对象通常无需投资或只需付出很少投资额就可以获得全值股票奖励,当股票持有者为企业连续服务到限制性股票所规定的时间段或者是完成预定业绩目标之后,该激励对象即可获得股票,可以享受企业的分红;三、限制性股票授予的数量根据相关规定,限制性股票激励的股本规模以公司总股本的10%为上限。
另外,国资委增加一项规定,要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授予的股权数量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以内。
同时,上市公司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股权,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的除外;四、限制性股票授予的价格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是上市公司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时确定的、激励对象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
如果公司用激励基金购买流通股赠于激励对象,则授予价格为零;或者优惠转让予激励对象,则授予价格为公司回购股票成本的折价。
如果通过定向增发方式获得股票,其实质属于定向发行,根据有关规定,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五、限制性股票的权利义务、激励与惩罚的对称性限制性股票的权利义务是对称的,激励对象在满足授予条件的情况下获得股票之后,股票价格的涨跌会直接增加或减少限制性股票的价值,进而影响激励对象的利益。
限制性股票在激励与惩罚方面存在一定的对称性,在激励对象用自有资金或者公司用激励基金购买股票后,股票价格的下跌将会直接影响激励对象的收益,造成其直接的资金损失。
另外,限制性股票通过设定解锁条件以及未能解锁后的处置的规定,也可以对激励对象进行直接的经济制裁。
六、限制性股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限制性股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是提取激励基金方式下产生的现金流出和成本费用增加,并在三种不同实施方式下具体又有不同。
(一)是公司大股东支付股票给受益对象,这是限制性股票成为大股东实施的激励行为,公司的财务不受影响。
(二)是公司用激励基金从二级市场上回购流通股赠送或折价转让给激励对象,成本则由公司承担,此时公司的成本费用增加,费用减少。
(三)是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发行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则公司股份增加,股权稀释后可能产生业绩稀释现象。
限制性股票作为一种主要的激励方式,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
5.交叉持股的基本做法?举例说明。
交叉持股是指公司之间相互持有对方一定比例的股份,继而相互成为对方股东的情形。
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既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战略协作、防御敌意收购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形成虚增资本、对证券市场助涨助跌、严重的内部控制、非法利益输送等弊端。
其目的为实现资金融通、分散风险、实现产业布局、阻截恶意收购和关联交易进行资本运作、盈余管理、稳定股价,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率。
以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的交叉持股为例,到2007年8月中旬,平安共持股国寿2565.3万股,占国寿总股本的0.1%,持股市值达9.04亿元;国寿共持股平安1332.96万股,占平安总股本的0.19%,持股市值达到6.27亿元。
两只股票的股价近两个月中累计涨幅均已超过50%,其中与其交叉持股的贡献不无关系。
就我国目前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更加容易使得交叉持股式的股权投资泡沫化。
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股票投资的,将使上市公司在短期证券投资上的损益浮出水面,也就意味着这些交叉持股公司面临价值重估机遇。
6.阐述董事会制度治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董事会治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内部人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董事会成员要么是大股东或其代表,要么就是公司职业经理人,这些人自编自唱,还为自己打分,基本上不受约束。
公司的决策管理、决策控制都集于内部人之中。
二、独立董事既外部董事阶段在此阶段,董事会开始引入外部人为独立董事代替部分内部董事,独立董事既不代表公司经理层,也不代表出资人,而是体现规定的“独立性”。
董事会中应当有足够多的、有能力的非执行董事,为了保证他们的意见能够在董事会的决策中受到充分的重视,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以强化董事会职能、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保证董事会运作的公正透明性;有甚至仅允许首席执行官(CEO)作为内部董事进入董事会,其它内部人都不得进入董事会;为了体现公司的“一把手”出现了董事会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CEO的局面,其实际含义就是公司的经营大事最后由董事会主席拍板。
既然是董事会主席拍板,董事会集体讨论的东西就是主席拍板的东西,董事会就要在主席面前讨论其功过,这很困难,由此,现代公司董事会进一步发展到了委员会制度的第三阶段。
三、委员会阶段董事会内部委员会的设立和运行是确保董事会有效发挥其功能的重要条件,在董事会内部设立战略委员会、题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并在公司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公司的内部人从董事会比较敏感的活动圈子里剔除出来。
比如,董事会有审计和制定经理层薪酬的任务,但若是召开董事会全体会议,所有的内部董事就会出席会讨论现场,外部董事在这些涉及内部董事利益的问题上就不好发言。
设立只能由外部董事担任成员的专门委员会,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
当委员会制度建立以后,董事会就较少召开全体会议,而董事会的任务有各个委员会在比较独立的情况下分别完成。
7.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获得路径?(关联交易)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大股东利用各种途经获取小股东所不能获取的公司利益,即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
包括非金钱性的和金钱性的控制权私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