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生活观念的特点在很早的时候,被我们谈论的是70后,后来渐渐的他们的时代过去了。
紧接着80后的声势四起,所有的焦点、矛头、荣誉都是属于他们。
而现在,这一个时代又将渐渐的逝去,因为90后已经迈着大步上前来准备接替这一班。
1990后,改革春风迅猛吹来,90后的人们呱呱落地,在他们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想法、思想、人生观等是否能与这个无限开放的社会接轨呢?又能否和70,80后共同立足于社会呢?不妨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几代人。
纵向比较70年时代画面:穿着蓝、灰、军绿色或者小碎花的上衣,蓝、灰、军绿色或者黑色的裁剪肥大的裤子。
“的确良”却是一种十分新潮高档的布料,一般家庭穿不起。
使用粮票,冷饮品种: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
房子是泥土建的,极为简单的家具,是最简单木头加工制成的。
出行基本靠自行车和驴,红旗里面坐的基本上都是官,十字街头基本上没有红绿灯,电影投资不超万元。
城里人乡下人基本生活雷同,过了十八岁大多到乡下插队锻炼去了,敢爱敢抱的公园恋爱先驱基本上都是胆大的。
80年时代画面:军装复苏。
街头上重又出现穿草绿色的旧军装和布鞋,挎军用包的年轻人。
人们的衣着已有明显的颜色区分。
成立了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
仍然使用粮票,单品种增多。
当时的信号灯还是人工控制,马路上的机动车实在是屈指可数。
马路对面的新世界百货商场清晰可见。
出现瓦房,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
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
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
《少林寺》有人看了5遍,甚至18遍。
离家出走到少林寺拜师学艺的孩子不在少数,男孩子都梦想成为武僧。
改革开放,沿海与内陆,南方与北方,城镇和农村开始出现收入差距。
90年时代画面: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人们对于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
交通工具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
电影题材多样,投资过千万,与世界电影接轨。
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
男女关系日趋复杂。
横向比较:美国90后:自主,独立,阳光。
用自己的劳动赚钱,已经是拥有大人的观念,行为开放。
中国的90后:闷骚,喜欢装忧伤,娇生惯养,装有钱,用父母的钱,依赖性要强点。
英国的90后:没有被战争下到,阵亡的战士最小的18岁。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足的时候,90后门的精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90后的社会生活观念又和70,80后有哪些不一样呢?················黑色幽默·············1、婚姻问题70后说:我要找一个处女结婚80后说:只要是真爱,我不在意她是否处女。
90后说:结婚需要什么感觉吗?我们需要结婚吗?2、路遇陌生人70后说:当我与陌生人呆在一起时,我习惯于与他人交谈80后说:我一般不和陌生人说话,你不觉得谈话很累吗?90后说:你谁啊,穿这么土,死开~~~帅哥,交个朋友好吗?3、聊天内容70后说:我们只谈论工作和股票80后说:我们有更多的话题,比如英超、网游90后说: QQ等级,QQ秀......4、工作态度70后:工作狂80后:拒绝超时工作90后:拒绝工作5、对领导的态度70后说:如果老板没椅子坐,我也站着。
80后说:我崇尚上下级平等90后说:我最大6、脱不脱鞋70后说:进我家需要脱鞋。
80后说:你不需要脱鞋90后说:我们上床睡觉都不脱鞋7、经济状况70后:我们有存款80后:我们有欠款90后:啃老族····························································································如果说70后是辉煌的一代,80后是没出息的一代,那么我认为90后就是分化的一代。
一极是刻苦的钻研学习,但他们的使命感,人生观很不完善,为了面对严峻而竞争白热化的社会,他们刻苦的读书学习,墨守成规的钻研以分数为具体形式的应试教育,仅仅是为了上本科大学找一分稳定的工作生活,混口饭吃。
有创新精神,有冲劲的90后并不多,而且多而不精。
痴痴地学习文化科目,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学校不断为了拼升学率做出不客观的抉择,都不利于90后以后的成长与发展!二极是叛逆、没有责任感、放纵的学习生活态度,盲目的随从潮流等等。
非主流对90后影响非常非常大,哈日、哈韩、同行恋等现象时有发生,问其原因时候他们只是随意的说这样有个性!!他们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都没有任何一丝他们是中国未来的新希望与栋梁!这是很可悲的!造成以上现象的学校、社会、家庭、与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有关联!当然我说的只是少部分,多数的90后都回比较努力学习,去找工作混饭吃!时代热点分析:70、80后与90后的不同,包养90后大学生、学习好不如嫁得好、非主流、穷养男,富养女、90后就业取决于父亲、摸奶门,脱裤门、校园暴力、性与爱、虐待、攀比对于90后的言论无疑是“另类”“叛逆”。
然而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要有因才会有果的,我们观察90后的人生观、事业观、爱情观等等,这一切都是由很多的原因引发了他们的另类!根源一:继承继承一词是先天性的,老一辈人去世,财产顺理成章的留给孩子。
尤其现在家里都是独生子,根本不存在另一个竞争对手。
一部分固定资产,通过一种固定的渠道留给固定的人,这不得不消磨人的意识,葬送了应有的才能。
根源二:社会坏境现在国内热播的韩剧,港剧,没有哪一部是没有几个热火朝天的镜头的,所有的这些画面,根植在我们的90后少年小小的、朦胧的心里。
慢慢发芽、开花。
他们从小就在这样的坏境下熏陶长大,不近墨者黑才怪。
根源三:缺乏关爱。
这是写给我们的父母的。
人们常说90后是得到关爱最多的一代,其实,这只是说说而已。
我们的父母为了能够让孩子多受几天的高等教育,已经忙得挤不出一点时间了。
最后,把我们带大的不是保姆就是爷爷奶奶。
随后,爷爷奶奶看不怪我们的行为举止推脱不干,父母只好在人山人海求得一保姆。
须知现在的保姆都是年轻小伙姑娘的居多,毕竟,年轻有本钱,年轻更惹人爱嘛!你说,那些和我们年纪一般大小的保姆,能够关爱个啥!根源四:超关爱万事都有两个极端,还有一个平衡点。
这么说,可能一般人不太懂,我们看看天平就知道这个道理了。
中国人都习惯于走极端,很少有在平衡点的时候。
前面说了根源之一是“缺乏关爱”,这里说是“关爱过了头”,这就是我们的家长习惯于走的极端。
现在的家长(许多)对孩子的关爱超乎寻常,他们认为,孩子的每一步都太重要了,以致于开始抓在手心,当成宝贝,说什么也不肯放手。
其实,这是不对的,过分的疼爱,就会过犹不及。
正如乐极会生悲一样。
根源五:奇怪奇怪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人们年轻的时候,对事情感到奇怪更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人都是喜欢好奇的,中国人在这方面自知。
外国人中,英国人的谚语“好奇害死猫”最后还被有心的国人拍成了一部电影。
这就足以说明,外国人也是人,也是喜欢对事好奇的。
小孩子对事情的好奇与大人不同,他们缺乏足够的自制力。
在很多时候,好奇心产生了,就要试试,最后,就先性后爱了。
现在的80后、70后不也流行什么试婚、换妻之类的东西吗?其实,“试婚”就是先性后爱的代名词。
根源六:没什么大不了敢想敢做在现在的90后身上最容易体现出来。
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他们好比初生牛犊,他们不掩藏,不遮盖,不虚伪。
他们遇到事情时喜欢说:“这有什么?”是的,回答他们的是,“这真的没什么。
”再说了,几年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80后,他们之中还少了先性后爱的例子么?多了去了。
换句话说,就是,这也同样没什么大不了。
根源七:两厢情愿90后们的先性后爱能够得以达成协议,最靠谱的一个根源就是两厢情愿。
90后们是知道什么叫做强奸的,所以,即使是先“性”,这里的性也并非常人所想的那样直接,那样不靠谱。
他们至少是认识的,只是了解不深。
他们先性后爱,其实不是因为想爱,而是想性。
知道了这一点,除了两厢情愿,是不会发生的。
根源八:过把瘾就死现在的60后、70后很多看不起50后,看不起王朔。
但是在80后、90后中,就恰恰相反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用80后的眼光去看,就是看穿了这个世界。
人活着是为了享乐的,是为了潇洒走一回爱一回的。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扯淡。
这个道理90后们深知,所以,过把瘾就死吧!总有一天,00后会取代90后,那时候,就走90后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根源九:人性的弱点综述了前面的八条原因,我相信不少人(只要不是脑残的)都能够看出,这其中许许多多的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具体地说是中国人的人性。
我们看看人家美国人,在这方面就是超前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