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技术探讨探测器的安装方法1. 支柱式安装支柱式安装是最普遍的安装方式,支柱有圆管和方管两种,圆管形支柱的材料市场上较多,而方管形支柱不会使安装在上面的探测器产生角向位移,使系统更稳定,所以在业界越来越流行。
考虑到是户外使用,无论使用何种支柱,都应该采用金属材质,并做防锈处理。
支柱的形状可以是“I”型、“L”型、“Z”型,由建筑物的特点及防盗要求而定,关键在于固定支柱一定要牢固,不易摇晃,以利于安装、系统设防,减少误报,漏报。
每一种方式都有优缺点,所以工程商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防范要求因地制宜地选用。
2. 墙壁式安装现在防盗市场上处于技术前沿的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制造商,能够提供水平180°全方位转角,仰俯20°以上转角的红外线探测器,如ALEPH主动红外线探测器HA、ABT、ABF系列产品,可以支持探头在建筑物外壁或围墙、栅栏上直接安装。
3. 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的一般原则A、设置在通道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式防备人的非法通行,为了防止宠物、小动物等引起误报,探头的位置一般应距离地面50 M以上。
同时因在地面的物体都可具有较高的穿行速度,探头的遮光时间应调整到较快的位置上,对非法入侵做出快速反应。
B、设置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主要功能是防备人为的恶意翻越,顶上安装和侧面安装两种均可。
顶上安装的探测器,探头的位置应高出栅栏,围墙顶部25 M,以减少在墙上活动的小鸟、小猫等引起误报。
四光束探测器的防误报能力比双光束强,双光束又比单光束强。
侧面安装则是将探头安装在栅栏,围墙靠近顶部的侧面,一般是作墙壁式安装,安装于外侧的居多。
这种方式能避开小鸟、小猫的活动干扰。
每一种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优点或缺陷,工程商对每一种安装方式都又他们自己的偏爱。
用户应根据自己建筑物的特点和防盗要求加以选用。
特别提醒线路绝对不能明敷,必须穿管暗设,这是探测器工作安全性的最起码的要求。
安装在围墙上的探测器,其射线距墙沿的最远水平距离不能大于30 M,这一点在围墙以弧形拐弯的地方需特别注意。
配线接好后,请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试探头的电源端①、②端子,确定没有短路故障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调试。
安装在弧形或者不规则围墙上的探测器,其探测射线距墙弧沿的最大弦高不能大于15~20cm这样一个人体攀爬的动作距离,如超过就必须增加探测器数量来分割。
考虑到成本,也可结合使用室外型的长距离多鉴探测器(如Aleph的XC-1XTN、RISCO的WatchOUT室外系列,Bosch的OD850),不过应仔细调整PIR的探测范围,以防误报,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在有树枝、落叶和飞禽较多的地方,应采用两光束以上的对射探测器,由于树枝、飞禽等体积相对于人体而言较小,一般只能遮挡一条光束,因此利用多光束探测器同时遮断才会报警的特性,可以有效防止误报。
同时还可以利用对射的遮光时间调整功能,因为是同样遮断红外光线,落叶或者飞禽的遮断时间通常要短于人翻越围墙的遮断时间,因为速度是前者快。
通过这两个措施,周界系统可以有效地区分误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50%以上的对射故障是由闪电或电涌所致。
为防止直击闪电以外引起的受损和误报,整个周界报警系统必须良好的接地,探测器中也应安装一些电涌吸收管,在此种前提下,产品本身电路的防雷指标也很重要,一般以KV表示,ALEPH公司的XA系列对射产品的的防雷及电涌指标高达6KV。
考虑到一般的雨雾天气和积灰情况,除了必须采用具有防霜壳体的对射产品以外,工程设计使用距离应为标称距离的70%,但在雾雪较大或沙尘较多的地区,应考虑增加对射数量,距离折扣可为50%,甚至更低。
考虑到产品的全天候设计,针对低温环境,应选配优良的加热器。
当在一段长距离的相同位置或邻近区域必须安装三组以上探测器时,同品种对射应背靠背安装,以避免光束干扰。
原则上是光束数越多,防误报能力越强,但安防用途的光学系统应设计能只侦测“人体”这一入侵者的最合理的形状。
大量的实践已证明,多光束产品的最上和最下端的光束之间的跨度和整个光学系统的宽度,这两种设计参数同防止误报大大真正相关,而同红外线光束的多少没有关系,实际使用时多光束产品最外侧的两道光束之间的其它光束不起关键作用,反而会分散最上端和最下端的光束的能量而影响稳定对准,所以一些大口径的双光束产品更有效。
从技术角度看这类多光束产品的作用及不上用调频双光束产品上下叠堆组成的“电子围墙”。
多光束探测器有多组光学系统,需要分别遮住受光器的上、下镜片,调整至上、下感光电压值一致为止。
需要特别仔细调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误报或者防护盲区。
如果因为设防的原因需要调节遮光时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人在不同的行进速度下通过探头时,与遮光时间对应关系:一般而言,遮光时间短,探头敏感性就快,但对于像飘落的树叶、飞过的小鸟等的敏感度也强,误报警的可能性就增加。
遮光时间长,探头的灵敏性就降低,漏报的可能性增多。
工程师应根据设防的实际需要调整遮光的时间。
红外对射的接线方法电源按正负极性接入,你可以把所有的有线探测器报警输出部分看成一个开关,一般有3个接线端子COM(公共)/N.C(常闭)/N.O(常开),我们经常用到的是COM和N.C,接报警主机的报警输入端。
如果报警主机有防破坏线尾电阻,线尾电阻一定要接在探测器上,不要接在主机一端,否则会失去防破坏功能。
有线报警主机带的电阻称为“线尾电阻”,顾名思义要接在线路的尾端,即:探测器上。
起防破坏功能,短路、断路都会报警。
千万不要直接接在主机上,否则,厂家不如焊在线路板上了。
很多初学者会犯类似的错误。
希望引起注意。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工程调试(一)投光器光轴调整打开探头的外罩,把眼睛对准瞄准器,观察瞄准器内影响的情况,探头的光学镜片可以直接用手在180°范围内左右调整,用螺丝刀调节镜片下方的上下调整螺丝,镜片系统有上下12°的调整范围,反复调整使瞄准器中对方探测器的影响落入中央位置。
在调整过程中注意不要遮住了光轴,以免影响调整工作。
投光器光轴的调整对防区的感度性能影响很大,请一定要按照正确步骤仔细反复调整。
(二)受光器光轴调整第一步:按照"投光器光轴调整"一样的方法对受光器的光轴进行初步调整。
此时受光器上红色警戒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长亮,而且无闪烁现象,表示套头光轴重合正常,投光器、受光器功能正常。
第二步:受光器上有两个小孔,上面分别标有“+”和“-”,用于测试受光器所感受的红外线强度,其值用电压来表示,称为感光电压。
将万用表的测试表笔(红“+”、黑“-”)插入测量受光器的感光电压。
反复调整镜片系统使感光电压值达到最大值。
这样探头的工作状态达到了最佳状态。
注意事项:四光束探测器有两组光学系统,需要分别遮住受光器的上、下镜片,调整至上、下感光电压值一致为止。
较古老的四光束探测器两组光学系统是分开调节,由于涉及到发射器和接受器两个探头共四个光学系统的相对应关系,调节起来相当困难,需要特别仔细调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误报或者防护死区。
ABF四光束探测器已把两个部分整合为一体调节,工程施工容易多了。
(三)遮光时间调整在受光器上设有遮光时间调节钮,一般探头的遮光时间在50m/s~500m/s间可调,探头在出厂时,工厂里将探头的遮光时间调节到一个标准位置上,在通常情况下,这个位置是一种比较适中的状态,都考虑了环境情况和探头自身的特点,所以没有特殊的原因,也无须调节遮光时间。
如果因设防的原因需要调节遮光时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般而言,遮光时间短,探头敏感性就快,但对于像飘落的树叶、飞过的小鸟等的敏感度也强,误报警的可能性增多。
遮光时间长,探头的敏感性降低,漏报的可能性增多。
工程师应根据设防的实际需要调整遮光的时间。
红外对射探测器与防盗主机的链接探头设定后,将防拆开关接入防区输入回路中,联线完毕,盖上探头的外壳,拧紧紧固螺丝。
要求在防盗主机上该防区警示灯无闪烁、不点亮,防区无报警指示输出。
表示整个防区设置正常。
否则,要对线路进行检查,对探头进行重新调试,重新对防区状态进行确定。
红外对射探测器性能测试防区工作状态正常后,应根据设防的要求,用与防范相似的所有可能尺寸,形状的物体,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式遮挡探头的光轴,在报警现场用无线对讲机与控制中心联系,检验报警情况是否正常,同时要仔细留心报警主机上有没有闪动或不稳定状态。
以免给报警系统留下隐患。
我们口头上把这个过程称为发炮试验。
做发炮试验的目的就是要测试防区能否具有正常报警的能力,测试防区防护的范围是否能达到预定的要求,是否存在防护死区。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日常维护探测器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长期工作在室外,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气中粉尘、微生物以及雪、霜、雾的作用,长久以往,在探测器的外壁上往往会堆积一层粉尘样的硬壳,在比较潮湿的地方还会长出一层厚厚的藓苔,有时候小鸟也会把排泄物拉到探测器上,这些东西会阻碍红外射线的发射和接受,造成误报警。
在日本的用户通常会委托工程公司维护,通常是在一个月左右蘸上清洁剂清洗干净每一个探测器的外壳,然后擦干。
大家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关系,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这一工作。
除了清洁探测器外壳,每隔一个月要做一次发炮实验,检验防盗系统的报警性能。
红外对射调试指南调试准备工作在您对ALEPH红外对射探头进行调试之前,希望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探头的布线、接线正确无误;探头的安装符合说明书的要求(投光、受光器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并安装牢固);安装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充分了解红外对射探头的基本工作原理;供电后,请首先测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源接线端的供电电压,该电压必须在说明书中指定的电压范围之内;仔细阅读说明书中光轴调整部分。
(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供电电源。
)测试电压汇总双光束对射调试指南该系列探头的受光器内有一张红色纸质滤光片,该滤光片在调试时,必须覆盖在受光器的红外受光器上,使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度衰减,以模拟一个恶劣天气的状况。
调试完毕后,将其拿下,使得探头的工作状态最佳。
调试步骤:①在完成调试准备工作后,目测投光、受光器是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否,则需对其进行调整(可利用投光及受光器的瞄准器)。
②用一吊线锤,测试一下投光、受光器是否同时垂直;否,则需对其进行调整。
③打开投光器、受光器的外壳,确认红色滤光片是否盖在受光器光学组件上。
④将万用表设定在直流10或20V档位上,将测量棒插入受光器测试孔内(注意±极性)。
⑤A人观察万用表读数,B人去投光端调整。
⑥B人首先调整左右方向,注意要慢慢地从一个方向开始,A人观察读数,达到最大值时用对讲机通知B人,反复几次,使B人将投光器调整到最佳位置(即A人读出的电压值最大)。
⑦完成⑥后,B人再调投光器上下仰角,方式同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