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10月试题和答案

2013年10月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A.洪堡特 B.索绪尔C.乔姆斯基 D.萨丕尔2.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 B.强制性C.离散性 D.系统性3.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A.[m,n]B.[k,]C.[p,d]D.[s, ]4.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 B.重音C.音位 D.音节5.下列关于“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用语汇是全社会普遍使用的词语B.通用语汇包括基本语汇和常用语汇C.专用语汇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 D.专用语汇的词语不会进入通用语汇6.构形语素属于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C.自由语素 D.黏着语素7.从词的构造类型上看,汉语“动人”一词属于A.单纯词 B.复合词C.派生词 D.简缩词8.“老师鼓励我考大学”是A.主谓词组 B.兼语词组C.连动词组 D.复句词组9.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A.写黑板 B.打篮球C.织毛衣 D.寄包裹10.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拉丁文字 B.腓尼基文字C.古希腊文字 D.古埃及文字11.传统上把汉字的单纯字符称为A.偏旁 B.笔画C.记号 D.独体字12.语法的演变之所以比语汇缓慢,是因为A.语法规则比较简单 B.语法规则数量较少C.语法规则具有强制性 D.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13.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B.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C.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 D.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14.下列几种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一项是A.阶级习惯语 B.行话C.隐语 D.学生腔15.下列关于“语言规划”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规划是社会对语言的人为干预B.语言规划只涉及单纯的语言问题C.推广普通话属于语言规划的项目 D.语言规划可由政府授权的机构实施16.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17.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C.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18.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一项是A.天赋说 B.摹仿说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19.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A.中介语阶段 B.目标语阶段C.低平期 D.高原期2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单词、句子、话语、篇章 B.单词、句子、句群、篇章C.单词、句法、语义、语境 D.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单项选择题答案:1--5:BABDD 6-10:DBBCB11-15:DCDCB 16-20:DDAD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韵律特征包括音质变化 B.韵律特征包括声调语调C.韵律特征是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不能独立存在E.长短音不属于韵律特征22.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A.花儿女儿刺儿 B.莲子学子男子C.琵琶玻璃休克 D.妈妈蛐蛐仅仅E.崇高聪明国家23.“白纸”的“白”和“白吃”的“白”是A.同音词 B.同形词C.兼类词 D.多义词E.形容词和副词24.下列各组词语中,可以构成最小语义场的有A.毛笔电笔眉笔 B.银河黄河海河C.南瓜黄瓜冬瓜 D.山头线头桥头E.货车客车军车25.下列关于“地域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地域方言随社群分化而形成 B.地域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变体C.地域方言有独立的结构系统 D.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E.地域方言间的差异一定小于语言多项选择题答案:21:ABCD 22:BCE 23:ABDE 24:ACE 25:ABDE非选择题部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调位正确答案:(4 分)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作调位。

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如普通话有4个调位,4种音高对比模式(高平、中升、降升、高降)五度标记法。

【评分参考】答出定义2分,举例正确2分。

27.语法意义正确答案:(4 分)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评分参考】答出定义 2 分,举例正确 2 分。

28.自源文字正确答案:(4 分)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评分参考】答出定义 2 分,举例正确 2 分。

29.语音合成正确答案:(4 分)(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

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评分参考】(1)1 分;(2)答出定义 2 分,举例正确 1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8 分)30.人们无法从汉语普通话“桃”和“花”的语音形式(táo 和huā)推知这两个语言符号的意义,却可以在知道“桃”和“花”意义的基础上推知语言符号“桃花”的意义。

请根据语言符号的性质对这种现象作出说明。

正确答案:(1)初始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不可论证的。

“桃”和“花”都是初始语言符号,它们的语音形式与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音义的结合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人们当然也就无法从它们的读音推知它们的意义。

(2)复合语言符号由初始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所以并非完全任意,而是可以论证的,有一定的理据可言。

“桃花”是一个复合语言符号,由初始语言符号“桃”和“花”按照汉语的修饰结构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有规律的,因为类似的组合大量存在,如“梅花”、“树叶”、“车轮”等,根据这种组合规律和“桃”、“花”的意义,就可以推知“桃花”的意义。

【评分参考】(1)(2)各 2 分,分析正确各 1 分。

31.举例说明基本语汇的重要特点。

正确答案:(1)基本语汇产生的历史长。

很多属于基本语汇的词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

如汉语的“人、天、谁、火、大、生、一、二”等,从甲骨文时代到现在三千多年一直在使用。

(2)几班语汇使用的范围广。

基本语汇一般都是表示基本事物、动作、性质状态和语法关系的词,不论什么时代、什么人在日常交际中经常要使用。

如汉语中的“水、火、吃、好、大、的、了”等。

(3)基本语汇构词的能力强。

基本语汇中除代词和虚词以外,大部分词都往往成为构成新词的基本语素。

如汉语的“山”可以构成“山村、山峰、山洞、山参、深山、山野、山水、山穷水尽、这山望着那山高”等二百多个词和语。

【评分参考】(1)(2)答出原理各 2 分,分析正确各 1 分。

32.科学实验是如何发现思维可以先于语言而产生和脱离语言而存在的证据的?正确答案:(6 分)(1)从人类的系统发生学来探索。

人和猿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制造和便用工具,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必须有相当高的思维水平。

现在的研究证实,最早的人类在三百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据现代解剖学对三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早期智人头盖骨的声道模拟分析,那时的人还不能发出最简单的元音,那时人类至少还没有有声语言。

(2)从人类的个体发生学来推测。

儿童一般在两岁前还没有掌握语言,但婴儿从五个月开始就能根据颜色和形状区别物体。

科学实验还表明,儿童在没有掌握物体类名的情况下,就能够将图片上的一些物体按类归堆。

这事实上已经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过程并没有借助语言。

(3)从失语症的病理学研究和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

患失语症的人由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受损,不会说话或说话很困难。

但实验证明,他们的思维能力不一定因此受到影响。

实验也证明,先天聋哑人在没有任何语言能力的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评分参考】(1)(2)(3)各 2 分。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 分)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55 51 55 55 汉语:[kau ](高)[kau ](告)[t ia ](江)[t u ](周)英语:[tr k](卡车)[sn u](雪)[faiv](五)[si ](唱)正确答案:(6 分)55 (1)汉语普通话和英语中都有开音节,如汉语的[kau ],英语的[sn u]。

55 (2)汉语普通话和英语中都有闭音节,如汉语的[t ia ],英语的[tr k]。

55 (3)汉语普通话和英语的音节中都可以有复元音,如汉语音节[t u ]中的[ u],英语音节[faiv]中的[ai]。

(4)英语音节中可以有复辅音,如[tr k]中的[tr],[sn u]中的[sn],汉语普通话音节没有复辅音。

55 51 (5)汉语普通话音节有区别意义的声调,如[kau ](高)和[kau ](告),英语音节没有声调。

【评分参考】(1)(2)(3)(4)各 1 分,(5)2 分。

如答出要点,但举例不正确,酌情扣分。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正确答案:(1)A 片断有两种结构和意思;一种是动宾结构,意思是“打算起床”,“起来”要重读;另一种是动补结构,意思是“回想起”,“起来”要轻读。

(2)B 片断有两种结构和意思:一种是“北京”是主语,“人多”是谓语,意思是“北京市里人很多”,读的时候,“北京”后要有停顿;另一种是“北京人”是主语,“多”是谓语,意思是“北京籍的人很多”,读的时候,“北京人”后要有停顿。

【评分参考】(1)(2)各 3 分。

其中区别出两种不同结构和意义各 2 分,语音特点分析正确各 1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2 分,共24 分)35.结合实例说明非理性意义在词义构成中的地位以及非理性意义的类型。

正确答案:地位:(1)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它既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又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

因此,词义可以说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的构成的。

(2)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它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