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3-29 直流电磁铁设计指导书 电子版要点

08-3-29 直流电磁铁设计指导书 电子版要点

编著2014年12月8日第一部分手工计算一、计算反力特性(一)、计算工作气隙值:1、衔铁打开(即主触头打开,称a点)位置的工作气隙δa:δa = (β1+γ1)⨯Kg 12、动断辅助(桥式)触头断开(称b点)时的工作气隙δb:δb = δa-γ2 ⨯Kg 23、主触头刚接触(闭合,称c点)时的工作气隙值δc:δc = γ1 ⨯Kg 14、动合辅助触头刚接触(闭合,称d点)时的工作气隙δd:δd = γ2 ⨯Kg 25、衔铁完全闭合位置(称e点)时的工作气隙δe:取δe = 0.1mm;其中镀锌层厚度δ镀层= 2⨯12⨯10-6m = 24⨯10-6m;(二)、计算各位置反力,并作反力特性曲线(如图1.1所示):图1.1 反力特性曲线1. 释放弹簧折算反力F fl 的特性曲线F fl 实质是将释放弹簧初始反力Fs 0折算到铁芯中心线后的释放弹簧反力,其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从a 点到e 点。

○1 δ= δa : F f1a = 3Kg Fso○2 δ= δe : F f1e = [ Fso + 3)(C Kg e a s δδ-⨯ ] 31Kg ⨯○3 F f1b 、F f1e 、F f1d 的反力则由F f1a 和F f1e 的连线,按比例(或相似三角形)求出;2. 主触头刚接触(闭合)时的折算反力F f 2特性曲线F f 2实质是将所有主触头的弹簧初始反力F 2O 和F 2Z 折算到铁芯中心线后的弹簧反力,其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从o 点到c 点 。

○1 δ= δc : F f 2C = 1101F n Kg ⨯ ○2 δ= δe : F f 2e = 1Z 11Kg F n ⨯ ○3 F f 2d 的反力由 F f 2c 和 F f 2e 的连线按比例(或相似三角形)求出; 3、动合辅助触头折算反力F f 3 特性曲线F f 3 实质是将所有动合辅助触头的弹簧初始反力 F 2O 和F 2Z 折算到铁芯中心线后的弹簧反力,其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从d 点到e 点。

○1 δ= δd : F f 3d =2202F n Kg ⨯○2 δ= δe : F f 3e = 2Z22Kg F n ⨯4、动断辅助触头折算反力 F f 4 反力特性曲线F f 4实质是将所有动断辅助触头的弹簧初始反力F 20和F 2Z 折算到铁芯中心线后的弹簧反力,它不是“正”反力,而是“负”反力,其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从a 点到b 点。

○1 δ= δa : F f 1a = 223n Kg F Z⨯- ○2 δ= δb : F f 4b = 223n Kg F O ⨯-5、将F f 1 = f (δ)、F f 2 = f (δ)、F f 3 = f (δ)、F f 4 = f (δ) 代数相加,绘出反力特性曲线F f = f (δ) (如图二所示)图 1.2 总反力特性曲线F f a :主触头断开时的反力合力; F f e :衔铁闭合后的反力合力; F f b :动断辅助触头断开后的反力合力; F ’f b :动断辅助触头断开前的反力合力; F f c :主触头接触后的反力合力; F ’f c :主触头接触前的反力合力; F f d :动合辅助触头接触后的反力合力; F ’f d :动合辅助触头接触前的反力合力;(三)、确定设计点、并计算设计点吸力F 0:1、将拟定功( F f a δ⨯ a )、( F f b δ⨯ b )、( F f c δ⨯ c )、( F f d δ⨯ d )、( F f e δ⨯ e )求出,其中乘积最大者的点即为设计点,此点的气隙值即为设计点的气隙值;2、F 0 = K 0 ⨯ F f 0 ( 式中 K 0 :安全系数;查《电器原理与产品》,按“接触器”选择 );3、在本纸(说明书)大小的坐标纸上,画出吸力-反力特性曲线。

(四)、选择电磁铁的结构形式 1、计算结构因数 K j :K j =00F δ注意:F 0的单位是N ;δ0的单位是cm ; 2、查《低压电器》,确定电磁铁的结构形式。

(五)、初步设计:1、求r c 、r p 和h p :电磁铁的极靴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

○1 r c =δB p 10F 870⨯⨯⨯-○2 r p = p ⨯ r c○3 hp ⎥⎦⎤⎢⎣⎡-⨯≥2c )p 1(12r ,其中极靴系数p = c p r r ,同时hp ≥3mm ;图 1.3 电磁铁的极靴结构示意图2、计算电压下限的磁势()1 IN 及额定电压的磁势IN : ○1 电压下限的磁势()1 IN :()1 IN = K 10B μδδ⨯⨯式中,B δ:磁感应强度,查《电器原理与产品》:当δ0 = δa 时,系数K 1 = 1.2 ~ 1.55,且尽量取大;δ0 =δc 时,系数K 1 = 1.5 ~ 2.5; ○2 额定电压的磁势IN :IN = ()1IN 下限UUn⨯3、计算线圈的高度h 及厚度∆:h 及∆接线圈内外表面散热系数不同计算;如为反复短时工作制时要乘Q T 。

○1 线圈的高度hh =ωτρτρ⨯⨯⨯++⨯⨯⨯+⨯⨯⨯c 2100r n )K 2n 1(K Ktc 2)1n ()IN ( QT ℃(表面综合散热系数) (单位:℃)○2线圈的厚度∆:∆= 2n r c ⨯⨯其中,线圈厚度比值系数n=0.54、按电压线圈计算导线的线径d 和导线匝数N : ○1 导线的线径d :d =Un)IN ()r C ( 4c 100⨯+⨯⨯℃ρ其中,C = r c + ∆+∆C1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比较标准线径值,进行圆整(最接近的值);[ 附“标准线径”: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3、0.25、0.28、0.31、0.33、0.35、0.38、0.42、0.45、0.47、0.5(mm )]○2 导线匝数N :N = 2dh Ktc 4⨯∆⨯⨯⨯π 其中,d 要取标准线径:5、计算电磁铁的其他结构尺寸: ○1 线圈内径D C1和外径D C 2: D C1 =2 ⨯ r c + 2 ⨯∆C1D C 2 = D C 1 + 2 ⨯∆其中,∆C1:铁芯与线圈内径的空隙(作用时保护线圈内层绝缘及出入灵活),∆C1 = 0.5 ~ 1mm; ∆:线圈厚度,mm ;○2铁心长度Lc:如图1.4所示。

Lc = h -2⨯∆C4 -∆h其中,∆h 是非磁性垫片的厚度,∆h = 0.2mm;∆C4 是绝缘垫圈厚度,∆C4 = 0 ~ 3 mm,∆C2 是磁轭宽度比线圈外径多出的部分,∆C2 = 0 ~ 5 mm,∆C3≥ 5 mm。

图1.4 电磁铁的铁心结构示意图○3磁轭尺度:I 磁轭截面积Se :π×r c 2Se = K E ×其中K E = 1 ~ 2 ;K E 越小越好;Ⅱ磁轭宽度be :be = D C2 + 2 ×∆C2III 磁轭厚度a e :a e =beSe IV 磁轭高度he :he = Lc +∆h + hpⅤ 磁轭底部的长度Le : 先算R :R = 2D C2+ ∆C3 + a e再算Le :Le = R + 2D C2+ ∆C2要求:∆C3 ≥ r c ; r c ≥2a e○4 衔铁尺寸:Ⅰ 衔铁截面积Sx :Sx = Kx ×π× r c 2式中 Kx = 0.5 ~ 0.8;Kx 越小越好; Ⅱ 衔铁宽度bx :bx = beIII 衔铁厚度a x :a x =bxSxIV 磁轭底部的长度Lx (如图五所示):Lx ≥(r p + R )+ δa ×Rr R p+ + hp图 1.5 电磁铁的铁心结构示意图6、参考《电器原理与产品》,在说明书上按比例画一个直流接触器电磁铁的结构草图(一个主视图,一个左视图,含六角螺钉)。

(六)、电磁铁的性能验算: 1、验算线圈电阻及磁势:○1、线圈冷电阻R 20℃ : R 20℃ = 220d4NLpj ⨯⨯⨯πρ℃ 式中,d 为标准线径;Lpj 为平均匝长,Lpj = 2π×(D C1+D C2);ρ20℃:查《电器学》。

○2、线圈热电阻R 110℃:℃℃℃℃2011020110R R ρρ=式中,ρ110℃ 查《电器原理与产品》 ○3、电压下限时的磁势1 )IN ((由于d 取的标准线径,故此值与计算结果可能不同):1 )IN (=N R U 110⨯℃下限(N :匝数) ○4、额定电压下的磁势IN : IN = 1 )IN (×下限U U N2、验算线圈温升: ○1、计算线圈功率P :P =℃110N R U 2○2、计算线圈稳定温升ωτ:ωτ= A K Q P T T⨯⨯ 单位:℃其中,A :散热面积,A =h )D K D (C2C1⨯+⨯⨯βπ,而K β值查《电器原理与产品》;K T :线圈表面综合散热系数。

温升合格判定:ωτ≤允许温升,温升合格;否则,需重算!3、计算气隙磁导:当设计的气隙为a 点或c 点时,故需要用分割磁场法计算设计点δ的气隙磁导,具体参看《电器学》,式中的m = 3。

(1)、工作气隙磁导δλ的计算:○1、圆柱体公式,先计算θ,再计算Ⅰδ、Ⅱδ、Ⅲδ;θ = Rδ (弧度)⎪⎪⎩⎪⎪⎨⎧⨯+=+⨯==⨯-=⨯=θδδδδθδδ)r R (R r R )r R (R r R p p0p p ⅡⅢⅡⅡⅠ- ○2、说明:式中r 值,当有极靴时,r = r p ;当无极靴时,r = r c 。

(2)、棱角气隙磁导λa (由于棱角表面有镀层而产生),图1.6是棱角气隙放大示意图。

120R R Ln be a ⨯⨯=θμλ 其中R 1、R 2未知;1akR =tg δθ,即 θδtg =R ak1其中,δak = 2×δ镀层 + δ不平,而δ镀层 = 12×10-6mδ不平 = 0.05mm = 50×10-5m;另外,R 2 = R 1 + a e图 1.6 棱角气隙放大示意图○3、非工作气隙磁导1h λ和2h λ: (1)极靴与铁芯之间的非工作气隙磁导1h λ:1h λ=102h cr δπμ⨯⨯其中,δh1 =∆h + 2 ×δ镀层 +δ不平(2)因镀层产生的铁芯与铁轭之间的非工作气隙磁导2h λ:2h λ=202h cr δπμ⨯⨯式中,δh2 = 2 ×δ镀层 +δ不平,其中δ不平 = 50×10-6m○4、铁芯单位长度漏磁导c λ(如图1.7所示):)r (2cc2c 20γμπλ-+⨯=Y Y Ln式中,Y = R -a 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