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施工工程技术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施工程建彬'(1.;.-f~k省成安县交通局公路站河北邯郸056700 张勇2.西安市未央区公路管理站陕西西安71O016) 摘要:本文主要对水泥稳定砂砾土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进行讨论.按照土基的验收与修整;施工放样与机械设备等原材料的准备; 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与碾压;接缝与缺陷处理;养生的顺序对水泥稳定砂砾土作为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问题和质量评定进行分析探讨.关键词底基层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质量评定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08)03(b)一0075—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路工程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都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任何一个环节都应严格的控制.对于稳定砂砾士底基层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1土基的验收与修整路基施工完成后,应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项目和内容进行验收和交接.交接的项目和内容与验收的项目和内容相同.主要对压实度,标杆,施工放样,纵横坡,平整度和回弹弯沉等项目进行检测.水泥稳定砂砾土铺筑前,必须采用12,15t压路机或等效碾压机械对土基进行碾压3遍.如路床顶部的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因过湿而发生"弹簧"现象,应换土压实或掺加石灰,水泥拌合后重新压实.无论原路床采用粉土(粘土)还是采用砂砾土填料,因长期裸露而致粉土(粘土)填料顶面松散脱皮,或沙砾土填筑顶面出现松散颗粒时,应提前至少6h洒水预湿,尔后压实以达到规范要求.实际的含水量宜比最佳含水量大1%,2%.涵洞和通道台背填筑的灰土层未形成板体时,应重新由原施工单位进行返修,并重新进行士基验收和修整.2施工放样在检验合格的路床上恢复中线,在每半幅的两侧对应设置边桩.测量边桩地面高程,计算出各测点底基层实铺厚度,用实铺厚度乘以松铺系数分别计算出各边桩松铺高程.在边桩外适当位置按松铺高程设置高程控制桩和控制钢线.3材料的准备31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水泥.水泥一般采用缓凝水泥,其初凝时问不应小于3h,终凝时间不应小于 6h.缓凝水泥应采用工厂化生产,不允许采用在现场直接给水泥中掺加缓凝剂的方法替代缓凝水泥.进场的袋装水泥应在专用的库房保存,防止雨淋.水泥不能直接存放在地面上,应以方木等适宜材料与地面隔离.砂砾士.从河滩采集砂砾土必须经过筛分加工才能使用,不准采用"挑选"的方法采备.水.水采用无污染的河水或饮用水. 水泥和砂砾土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 合格后方能使用.几保管不善的水泥或进场超过3个月的水泥,必须重新经过检验, 确定其能否继续使用.32水泥稳定砂砾土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砂砾土基层配合比采用外掺法设计,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砂砾土质量的百分率表示:水泥剂量一水泥质量/砂砾土质量水泥计量不应超过6%,且不小于3%. 承包人应通过试验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要比室内的剂量增加0.5%. 水泥稳定砂砾土在配合比设计前,应进行以下试验:颗粒分析,砂砾土中细粒土的液塑性和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相对密度和压实工作曲线,砾石的压碎值,水泥标号和初,终凝时间等.3.3配合比设计步骤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的配比混合料,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减少裂缝,必须做到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 1%;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制备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生,作无侧限抗压强度;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砂砾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经批准使用.4拌和设备的准备路面基层施工,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要求各施工单位备有足够的拌,摊铺和压实机械.每作业班至和,运输少应配备的设备有:拌和机(必须配备发电机以备用),摊铺机,合理匹配组合的压路机,洒水机.所有进场设备都必须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混合料的拌和拌和设备及布置位置经批准,即应进行设备的安装,检测,调试与拌制.试拌达到规定要求后可正式拌制混合料.应根据设计配合比准确配料,拌合均匀. 开始拌料前,拌合厂的备料应能满足 3,5天的摊铺用料.每天开始搅拌前,应检查集料的最佳含水量,计算当天的配合比.拌制时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的 0.5%,1.0%.必须连续拌合.除非拌和设备故障, 天气或其它必须中断的原因,不得因就餐,交接班而中断混合料的拌合.每天开始拌和后,出料时要去样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高温作业时,早晚和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温度的变换及时调整. 拌和机出料不允许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办法.必须配备代活门漏斗的料仓,由漏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应每天测定含水量,及时调整加水量.雨季施工时,应对砂砾土进行覆盖,防止雨淋. 6混合料的运输应配备单车运量不小于15t的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不得因运输原因中断拌和机拌料.运输混合料过程中不得停留.汽车因故障需要修理时,应及时将所运混合料倒装运输.运输中,因蒸发和水化失水颠簸和振动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对运输的混合料进行覆盖.机械化施工时,可采用自卸汽车或搅拌车运输混凝土,一般坍落度大于5Cm适宜用搅拌车运输,运输时间不宜超过1.5h,自卸车不宜超过1.0h,特殊情况可采用缓凝剂.7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混合料应连续进行.摊铺前,应先洒水湿润.每半幅每段落摊铺前,应在需铺筑的路段横向(与路线中线垂直)固定顶高和设计高相同的方木,紧靠方木开始摊铺混合料;方木另一侧铺23m长的砂砾土.隔天继续作业时,应切割清除前一班作业的斜坡和松散端头,并以方木隔离后继续进行摊铺.方木应在碾压开始前拆除,及时用人工填充新鲜混合料,与新摊铺混合料同时碾压.用两台同型号摊铺机,进行梯形作业, 联合摊铺一前一后,应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摊铺坡度一致,路拱坡度一致, 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摊铺机接缝平整,两摊铺机距离宜为5,1Om.摊铺机宜连续摊铺,如拌和机生产能力较小, 在用摊铺机连续摊铺混合料时,应采用最低速度摊铺,应尽量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 作业开始时,除摊铺机料斗装满混合料外,至少应有50t以上的混合料储备时, 方可开始摊铺.摊铺混合料宜匀速连续进行,尽量减少停机待料.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凝土.摊铺机后面应有专人消除集料离析现象,及时铲除砾石"窝料",并用新鲜混合料填补.摊铺机不应在刚铺筑过混合料的路段调头.桥头待与构造物接头处采用摊铺机难于作业时,应采用人工摊铺.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758碾压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压路机进行稳压.碾压段落必须界限分明,设置明显的标志,接茬复压长度不宜小于2m. 碾压应遵循生产试验路段的稃序与r: 艺.注意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压实时,可以先稳定,然后轻振动碟压,再重振动碾压,最后"收面"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每段落压完成后立即用灌沙法检测压灾度.压路机压时应重叠1/ 2轮宽.钢轮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歧时稳压,稳压现场情况可进行1或2遍. 压实遍数以压实度达到要求为准.征直线段,应从外侧向中线碾压;平曲线超高路段,应从平曲线内侧向外侧碾压.压实时压路机应匀速前进,端头错梓时应慢速,目.在较长距离(不少于51Y1)进行,许防止压实"盲点"(指压时遍教偏少).征碾压交叉段落,交叉长度不应小于21Yl. 从混合料拌和开始至碾压结束宜2 小时内完成(此为最理想状态),最迟不得超过水泥初凝时问.因故推迟至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内完成碾压的路段,钻芯取样频率应增加1倍,用芯样的完整性决定是否合格.在稳压和压实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处理砾石"窝点"和"窝带"的离析现象.处理方法足铲除砾石集中的点和带,0I;i分的细料拌和后,人工摊铺选用新鲜混合料接填补摊平.如离析现象不严重(砾石与砾石间未直接接触),可将筛分的细料均匀撒在"点"和"带"t再进行压实.收面应采用两轮轻型压路机进行.收面足压路机速度宜缓慢.收面以目测基层顶面纵横平顺为准,一般进行1,2遍即可.在此过程中,应由专人铲除高凸部位和填平低洼部位.为保证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边缘强度,应有一定的超宽.9接缝与缺陷的处理两作业班组的接缝宜及时处理.两个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按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L时将前段留下的部分,在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紧靠混合料用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另一侧铺 3,51TI砂砾,其高度应略高出方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碎,和方木拆除,并将作业顶面清扫干净.如摊铺中断超过2h,按上述方法处理按缝,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压实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未端挖成与路线中线垂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处理时应尽最采用压路fJL 压,如无法采用压路机时,可采用小+振动碾压设备分层碾压.缺陷的修复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铲除高凸部位和填平低洼部fl=,=,以使之结合良好.底基层施工后表面存在的松散颗粒应及时清扫,以免因行车等原因破坏底基层.对于集中的缺陷部位,应采用tJJ割机将缺陷部位割成矩形(其边线应分别以路线中线垂直或平行),在其周边刷水泥浆,而后用小型振压路机分层压实修补. 10养生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应至少湿养 7d.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湿润.湿养可采用两种方法.湿砂养湿法和 l:I:布(或草帘,麻袋)湿养.湿砂养湿是较好的养生方法.底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砂,并立即洒水,始终保持砂的潮湿状态.采用十工布湿养法,土工布规格宜为250,300g/m.养生时用土工布覆盖成型的路面底基层,用洒水车喷洒土工布表面,以底层表面(含两侧)和土工布始终保持湿润为度.不准采用士工膜和细粒土养生. 养生期Ih],不允许载重汽车(含施工车辆)在底基层上通行.加强雨季不利季节的日常保养工作,雨后进行补压,并对压实进行俭测.1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碾压是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施工的关键工序,而以最短的时『口】完成碾压则是最为关键之所彳E.实验证明,从拌制混合料开始在2h以内完成碾压,其强度和压实度最高,因此在施工中,要从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抓起,力争尽快完成碳压r序.砂砾l应严格控制砾石最大粒径,应剔除所有粒径火于37.5iTIiTI的砾石,以保证结构层的材料的均匀性,缓凝水泥是水泥稳定结构的最重要的材料,必须专门订购,进行工厂化生产,并应做好进厂检验和保存.水泥稳定砂砾土混合料的连续施工时保证底基层结构整体性的重要环节,拌和设备必须具备必要的规模,且所有设备必须匹配.混合料的摊铺设备必须具备自动熨平功能,起初压密度应至少达到要求密度的85%,以提高基层平整度,缩短压实时间. 拔缝与缺陷的处理宦在混合料施工过程中,}j.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如缺陷因故不能按上述要求完成时,应在底基层强度达到lMPa后进行.处理时应采用切割机工程技术将缺陷部位切割成与路线中线垂直或平行的矩形,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0CiTI.处理时, 应在底部和周边刷上水泥浆,然后用小型振动压路机将合格的混合料压实.混合料的砾石最大粒度得大于厚度的1/4. 混合料的养生以混合料保持湿润为度,不应过分洒水,使过多的自由水聚集在路基顶面,降低路基承载能力.不能采用土工膜和粉土(粘土)养生. ,养生期间,不允许重型车辆通行,引起可能造成的底基层破坏将成为工程隐患. 12质量评定注:整体性检查以日常检测中用钻芯取样的方法进行,不再砰定.底基层正式铺筑前,应铺筑试验段. 试验段主要确定如下内容.施工配合比的验证: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调整拌和时间, 保证混合料均匀性.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无侧限抗压强度. 确定松铺系数确定标准施工方法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形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一般5,8m).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合理选择压实机械,确定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试验段的检验频率应是检验标准中规定正式路面的2,3倍.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试铺段基层检验项目检验符合规定时,可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验段施工总结,经批准后可作为申报底基层正式施工开工报告.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302003.【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 2004.[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表l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质量检验定标准项目榆在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值检查方法权值代表值96 1压交度(%)按JTGF80.1.2004附录B检查3 极值92,,整度(mlT1)l23m直尺2一3纵段高程(mm)+5.15水准仪l4宽度(mm)符合没计要求钢尺或皮尺测量1 代表值.105厚度(mm)按JTGF80.1.2004附录H检查3 极值.256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水准仪l(MP)符合设计要求按JTGF80.1.2004附录G检查3 7强度76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Her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