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物处理二 生物膜法
的小城镇污水或有机工业废水。
优点: ①处理效果良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 95%以上; ②运行稳定、易于管理、节省能源;
缺点:
①占地面积大。不适于处理量大的污水;
②滤料易于堵塞;
③产生滤池蝇,恶化环境卫生;
④喷嘴喷洒污水,散发臭味。
三、高负荷生物滤池
1.特征及流程系统:
S0
Sa
高负荷生物滤池
Se
第四节 生物接触氧化
一、概述: 1.概念:
“淹没式生物滤池” “接触曝气池”
2.工艺、功能及运行方面的特征: (1)工艺方面的特征:
a.多采用蜂窝状或列管式填料; b.表面全为生物膜布满,丝状菌大量繁殖; c.利于生物膜更新,提高氧利用率;
(2)运行方面的特征: a.冲击负荷的适应性强; b.操作简单、运行方便,勿需污泥回流,不 产生污泥膨胀,不产生滤池蝇;
c.污泥量少,颗粒较大,易于沉淀。 (3)功能方面的特点:
多种净化功能,除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外, 如运行得当,还可以脱氮、除磷。
3.缺点: 设计运行不当,填料可堵塞,此外,布水、 布气不均匀,可产生死角。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形式: 1.构造: (1)池体:
填料:3.0~3.5m 底部布气层:0.6~0.7m 顶部稳定水层:0.5~0.6m 超高:0.5~1.0m 总高度:4.5~5.0m
厌氧层和好氧层;
理想情况:减缓生物膜的老化过程,不 使厌氧层过分增长,加快好氧膜的更新, 并且尽量使生物膜不集中脱落。
二、生物膜法的特征: 1.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①参与净化反应的微生物多样化; ②在每层(段)都自然形成自己独特的 优占微生物; ③生物食物链长; ④能够生长硝化菌;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①对水量、水质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在低水温条件下,也能保持一定的净化 功能; ③易于固液分离; ④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 ⑤动力费用低; ⑥产生的污泥量少; ⑦具有较好的硝化与脱氮功能。
2.生物膜的构造;
基本构造: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
3.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工况(净化机理)
氧的传递: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然后 通过附着水层传递给生物膜,供微生物呼 吸。
有机污染物:由流动水层 附着水层
细菌的代谢活动
生物膜
代谢产物:水、二氧化碳等通过附着水 层到流动水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通 过好氧层到附着水层到空气。
回流比:R=QR/Q 循环比:
F=(Q+QR)/Q
QR
=1+R
回流水的作用: ①均化与稳定进水水质; ②加大水力负荷,及时冲刷过厚和老化 的生物膜; ③抑制滤池蝇的过度增长;
④减轻散发的臭味。
2.构造特点: ①表面多为圆形;
②多使用旋转布水装置。
四、塔式生物滤池 1.特征: ①工艺方面的特征: 污水、空气、生物膜三者的接触非常充分; 生物膜能够保持较好的活性; 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能承受较大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的冲击负荷; 塔式生物滤池只适于处理少量的污水,适用
1.盘片:轻质、高强、耐腐蚀、不变形、 易于取材;
a.盘片形状:圆形平板; b.盘片直径:2.0~3.6米; c.盘片间距:30mm d.盘片材料:大多由塑料制成; e.转盘级数。 2.接触反应槽: 转盘直径的35%浸没于反应槽的污水中,盘片 边缘与槽内面留100mm 3.转轴及驱动装置: 长度<7m;d=50~80mm 转速0.8~3r/min,边缘线速度15~18m/min
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②构造方面的特征: 塔身:高度:8~24米,D:H=1:6~1:8 滤料:宜采用轻质滤料; 布水装置:旋转布水; 通风:塔底有0.4~0.6m的空间 五、曝气生物滤池 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
曝气生物滤池构造示意图
第三节 生物转盘
一、生物转盘的构造及净化原理 1.构造:
第二节 生物滤池
一、生物滤池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概念:
类型: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 塔式生物滤池。
二、普通生物滤池(滴滤池)Trickling Filter 1.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
统。 (1)池体:方形或矩形; (2)滤料:是主体。
滤料应具有的条件:
a.质坚、高强、耐腐蚀、抗冰冻; b.较高的比表面积,宜于生物膜固着,也 应宜于污水均匀流动;
三、生物转盘的布置、工艺流程与组合: 1.布置形式:
单级单轴、单轴多级、多轴多级。 2.工艺流程:
四、生物转盘技术的发展 1.空气驱动:利用空气浮力使转盘旋转。 特点:
①较高的DO,去除率高; ②生物膜较薄,有较强的活性; ③气量调节装置; ④易于维护管理。 2.生物转盘与其它处理设备的组合: (1)与沉淀池相组合的生物转盘; (2)与曝气池相组合的生物转盘。
c.较大的空隙率; d.就地取材。 (3)布水装置:均匀布水 (4)排水装置
作用:排除处理后的污水
保证滤池的良好通风
组成: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
2.设计与计算: 水力负荷:1~3m3/(m2﹒d) BOD容积负荷:0.15~0.3kg/ /(m3﹒d) 3.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适用范围:处理每日污水量不高于1000吨
④生物转盘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击负荷;
⑤微生物的食物链长,产泥量少,质密、 易于沉淀;
⑥接触反应槽不需要曝气,污泥不需回 流;
⑦不需经常调节污泥量,不易产生污泥 膨胀,便于维护管理;
⑧不存在二次污染现象;
⑨流态:从一个生物转盘单元来看是完 全混合型的,但多级生物转盘又应作为 推流式来考虑。
二、生物转盘的组成及技术条件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降解的工况 1.生物膜的概念:
污水长期与一些滤料或某些载体流动接触, 这样就在这些载体上形成一种膜,这种膜 是由大量微生物的集体组成,称这层膜为 “生物膜”。
其成熟的标志;沿水流方向的分布,生物 膜上由细菌及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 对有机物的降解功能三者都达到了平衡和 稳定状态。
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驱动装置组 成; 2.净化原理: 转盘的低速转动; 生物膜交替地与空气、污水接触; 生物膜进行吸附—吸氧—氧化分解过程。
二、生物转盘的特征:
①微生物浓度高,特别是最初几级;
②生物相分级,每级盘上生长着适应于 流入该级污水性质的生物相;
③污泥龄长,在转盘上生长着世代时间 长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