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18 级经济学大类(金融学专业 ...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18 级经济学大类(金融学专业 ...

7 | 13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FL1201 FL1202 FL2201 FL2202 PE101 PE102 PE201 PE202 PE302 PE401
A MAR101 类
公 课 MAR102 共程


MAR201

MAR202
PUB101
PUB102
B 类 课 CH115 程
2
附表一: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总学 总学时 开 课 学 期 / 课程

周学时
负责人
3
54
4/2,4
林钊
2+1 36+2 周 1/3
莫华、 徐亮
2
36
1-8/每学年 9 谭毅 学时
2
36
1/2
张均
1-7/
8
144 (修读不少 教务部
于 8 学分)
1-7/
各课程
8
144 (选读不少 负责人
于 8 学分) 任荣伟
5
90
5
90
3
54
3
54
交叉与综合模块
创新创业模块 高等数学一(I) Advanced Mathematics-1 高等数学一(II) Advanced Mathematics-1
1-7/
(修读不
8
144 少于 8 学 教务部
分)
1-7/
各课程
8

144
(选读不 负责人 少于 8 学
分)
任荣伟
5
90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通过《商业伦理》、《商法》、《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
2.通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 级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宽广的管理学、 经济学、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厚实的经济学基础和系统的金融学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并熟悉国际 经济金融形势和相关的政策法规,理解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规律和特色,具备进一步深 造的研究潜力和学以致用的业务能力;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勇于创新和引领社会发展、 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金融专业人才和未来学术精英。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四年。
三、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6 | 13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学分 数
33
16
专业基础课 38/31
专业必修课
专业核心课
19
专业实践课
9
所占比例
24.8% 12%
28.6%/23.3%
14.3% 6.8%
专业选修课
毕业总学分 (实践教学学
4/2
陈静
1、2、3、 张新萍 4、6、7/2
1/2,4 2/2
欧阳永 忠
柳媛
3/4
黄寿松
4/2,4 林钊
1/3
1-8/每学 年 9 学时
莫华、徐 亮
谭毅
1/2
张均
公 核心通识课程 共



一般通识课程
专学 业科
MA189 MA190
“中国文明”模块 “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模块 “全球视野”模块 “科技、经济、社会”模块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18 级经济学大类(金融学专业)
培养方案
二零一八年
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大类培养方案
一、大类培养目标和特色
(一)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金融学院的本科教育遵循中山大学“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 标,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加强基础、尊重选择、卓越教学、 促进交叉”的教育方针,实现本科生的专业化培养,个性化发展。通过大类平台课、通识教育 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打通经济管理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兼顾“学术研究型”和“应 用复合型”不同培养方向。专业、开放、融合的课程模块系列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 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的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 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 和金融人才。
(二)人才培养特色 (1)坚实基础,融合经济学和金融学教学。将学生对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的掌
握,建筑在更加全面和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使之更加深入和灵活;而金融学专业知识与技 能的训练,也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用武之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设置上,既包括必 修的经济学与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程,也包括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理论或应用性选修课程。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FL1201
FL1202
FL2201
FL2202
PE101
PE102
PE201
公 共 必
A
PE202 PE302
类 PE401

修 程 MAR101

MAR102
MAR201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总学 总学时 开 课 学 期 / 课程
分) 课内总学时
18/25
13.5%/18.8%
133(15) 1991+24 周
备注
选择高数一的学 生:38;高数四学 生:31
选择高数一学生: 18;高数四学生: 25
五、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I、II)、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管理 学 、商法 、公司金融、概率统计(经管类)、计量经济学、商业伦理。
高等数学一(I) Advanced Mathematics-1 高等数学一(II) Advanced Mathematics-1 高等数学四(I) Advanced Mathematics-4 高等数学四(II) Advanced Mathematics-4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管理学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商法 Business Law 商业伦理 Business ethics 概率统计(经管类)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周学时
负责人
BF122
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ics
2
36
2/2
刘毓芸
MA179
线性代数(针对高等数学一学生) Linear Algebra
3
54
数学学 3/3

注:《高等数学一(I、II)》与《高等数学四(I、II)》二选一,选择高等数学一者须修《线性代数》。
5 | 13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黄寿松
3 | 13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MAR202
PUB101
PUB102
B 类 课 CH115 程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Marxism 军事课 Military Course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六、专业核心课程
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证券分析与实证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国际金融 金融机构与市场、投资与资产组合管理。
七、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部分专业基础课采用全英文教学,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八、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九、专业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见附表二) 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见附表三)
2 | 13
二、大类培养面向
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类开设金融学一个下属专业,培养在经济领域、金融领域、管理领域 的专业人才和未来学术精英,为教学科研、国家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等领域 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培养规格与路径
(一)培养规格 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经济学、金融学思维,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和研究

周学时
负责人
冯芃芃
8
144 1、2、3、4/2 陈静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3 Law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通过《货币金融学》、《公司金融》、《证券分析与实证分析》、《金融衍生工具》、 《国际金融》、《金融机构与市场》、《投资与资产组合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 实的金融机构管理和投资决策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
4.通过《证券分析与实证分析》、《金融机构与市场》、《投资与资产组合管理》、《毕 业论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读书笔记》等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调查 分析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金融、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总 总学
学 时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8 144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4 14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分析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国内外大中型企 业、金融机构、研究咨询机构和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经济金融研究或综合管理的高层次创新型 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