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高考化学真题2018-2006选择题汇总(答案版)

天津高考化学真题2018-2006选择题汇总(答案版)

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将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m=2
B.
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
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
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1的NaHSO4溶液:c(H+)=c(SO )+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C.CO2的水溶液:c(H+)>c(HCO )=2c(CO )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
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A.
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
C.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
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5.室温下,0.05molNa2CO3将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加入的物质
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
2017天津
1.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2.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3c(Na+)=2[c(HC2O )+c(C2O )+c(H2C2O4)]
6.已知:
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 C +LiCoO2
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 + S 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2016天津
1.根据所给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6.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c初始(H2PO4–)
+2H2O+2CO2↑
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 2Mn2++10CO2↑+8H2O
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NaHSO3溶液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除去SO2中的
少量HCl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6.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2014天津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4.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碱:NH4++2H2O ═
NH3•H2O+H3O+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 ═ 2AlO2﹣+3H2↑
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 +2HCO3﹣→
6.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越大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
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酸性: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Ksp(CuS)<Ksp(ZnS)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
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
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数 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 ]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2PO42–、PO43–
C.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1 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
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4.对右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不是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C.均能与溴水反应
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3、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A族与 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最高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正价从+1递增到+7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4.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AlCl3
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
D
鉴别NaBr和KI溶液
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
D.右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2013天津
1、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和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 和 互为同系物
D、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
2、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018天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