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_黄修己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_黄修己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
一、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答问严家炎
1、从何处着手开始工作
广泛阅读作品和文学理论批评史料,了解“五四”以来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从广泛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自己入手搞研究的题目,也可选择前人没有研究过或很少研究过的空白点、薄弱环节来进行研究
问题不妨小一点,具体一点。

(接触第一手的资料)
2、版本
研究者都应该采用最早的版本,以便于了解作品发表时思想、艺术的真实面貌。

3、其他方面的素养
近代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化思潮
中国古典文学和近代文学;外国文学;近代和现代的社会历史知识
4、时间的矛盾
浏览和精读结合
浏览面不可太窄,遇到有用的不常见的材料,应该立即记下来;
精读面不可太宽,自觉地做点笔记(论文的素材)
“五四”以来的重要文学期刊
二、论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原摘自樊骏《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载《新文学史料》
1、活材料:回忆录;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作家和有关者;作家和有关人士的日记、书信
2、文字性材料:作家的手稿;作家的家谱、族谱、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成绩单以及其他有关作家生平的史料;文学社团的会议和其他活动的记录、各级党政机构关于文学工作的各种公文、出版、学术单位的相关文件等列入卷宗档案的文献;当时报刊上关于作家行踪、文学社团活动的消息,对于作家作品、文学事件的反应的报道,有关文学作品的广告等;
3、非文字性材料:照片;录音录像;包括作家故居、重要文学活动场所在内的建筑物
4、史料的鉴别
A、版本问题:不再限于个别文字上的歧义,更多地涉及作品的思想和艺术
B、考证问题:回忆录的问题;史料的问题(回避多方回忆的误差)
C、校勘问题
5、知识的积累(不限于现代文学方面)
作家的“名”、“字”、“号”
三、王瑶先生文学史理论、方法描述
1、“失去存在理由与价值”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任何历史的相对价值中是包含了若干历史的绝对内容的,在历史的不息变动中也包含了某些恒定不变的因素。

2、科学的论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论证的根据必须是经过检验的,无可置疑的”;“必须正确阐明这些根据与结论之间的必然的逻辑联系;使之表明只要承认了论据的正确就不能不承认结论的正确。


3、一旦“发现有与假设相抵触的反证”,抛弃假设。

4、“现实”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为“知今”而“鉴古”;“以当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判断当年的历史,作出我们自己的结论”。

(有自己的立场,弄清古人的立场)
5、任何一种研究都只能部分地接近文学史本体,而不能全面地把握与穷尽文学史本体,而一切科学的文学史研究只能具有包含着若干绝对成分的相对价值。

四、关于研究鲁迅的一些问题
1、研究鲁迅的方法问题
搞学问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充分地掌握知识;一个是充分地掌握科学方法。

A、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全集、轶文、手稿、史料
B、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
C、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
2、关于阅读鲁迅著作的问题
A、要读大量的书
B、按照鲁迅写作的时间顺序,按照作品发表的先后次序去读
C、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记要(按主题,按时间排列);记心得
D、对鲁迅发表的一些议论,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前人的说法
3、怎样写研究论文
A、写研究论文要注意文章的逻辑力量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B、需要具有感情的力量(含蓄不露,严肃庄重)
C、文采(朴素明朗、优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