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工艺的管理方针与目标一、为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落实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等质量管理法规,强化工程建设管理质量,提高电网建设的总体质量,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规程,实现达标投产、创国家电网公司优质、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为此,本工程编制质量与工艺二次设计来确保创优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保证贯彻和顺利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规程优良级标准的要求,确保工程零缺陷移交、达标投产,按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建设,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同时确保实现:1、业主单位的质量方针与目标单元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
2、施工单位总方针与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科学管理、严格过程控制;遵约重誉、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
贯彻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执行国家、行业颁发的规程、规范;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规程优良级标准的要求,确保单元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
自购材料的质量目标:必须在经评审合格的供货方采购;水泥必须采购经中国水泥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认证通过的生产厂家的产品,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技术要求;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书及材料检验报告资料齐全;自购材料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或部颁标准,产品合格率100%。
全面实现合同要求100%,满足顾客的其它合理要求100%。
实现零缺陷移交。
3、质量目标分解1)分部工程均达到优质工程标准: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品率100%以上;竣工验收: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品率100%,分部工程优良品率100%。
2)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杜绝一般质量事(1千元~5万元)。
3)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施工项目应申报1~2个“QC”成果。
4)竣工档案资料符合国家档案局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实现零缺陷移交。
5)实现工程100%达标投产;6)资料齐全、真实、整洁,符合国家档案管理和甲方的要求;7)创国家优质工程。
三、施工质量与工艺的依据1、线路复测部分1.1工程设计文件、图纸设计变更;1.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2、基础(接地)工程部分2.1《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2.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2000);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S0300-2001);2.5《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及检验方法》(JSJ52-92);2.6《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SJ53-92);2.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2.8《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2.1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2.11《砌筑沙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2.1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2.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版);2.1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3、公司及项目部编制的工程技术资料,包括:3.1《隐蔽工程验收管理制度》(ZBG.03/016.2004)3.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3.3《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3.4《插入角钢施工方案》;4、铁塔工程部分4.1本工程的设计图纸,文件及设计变更;4.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4.3《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4.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4.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实施);4.6《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5、架线工程部分5.1工程的设计文件、图纸及设计变更,业主、监理有关要求及会议纪要;5.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5.3《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5.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5.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力公司2002-01-21实施);5.6《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试行)SDJJS2-875.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SDJ 226-87);6、项目部编制的本工程架线施工技术资料;6.1《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6.2《跨越铁路施工方案》;6.3《跨越电力线施工方案》;6.4《跨越高速公路施工方案》;6.5《跨越高等级公路施工方案》;6.6《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6.7《导、地线驰度表》;四、建立健全质量工艺保证体系1、质量工艺保证体系1.1建立现场质量管理机构,实行各级管理机构一把手负责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及其它现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规程以及项目法人、监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2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现场质量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艺质量的领导工作;项目总工在技术上对工艺质量负责,工地设专职质检员协助队长抓好施工队质量工作。
2、质量管理制度2.1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施工图纸会检管理》、《施工技术交底管理》、《设计变更管理》等。
2.2质量预控制度实行质量全面管理,对关键项目、薄弱环节、新的施工技术和安装工艺组织技术攻关、质量攻关和工艺改进活动;根据各分部工程施工特点设定关键点,加强有效的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措施,实行预控,达到逐步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3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开展各项质量竞赛活动,增强职工质量意识,使职工具备“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把工作隐患和不满足运行要求的缺陷消灭在形成过程之中和运行之前,创建满意的送电工程。
2.4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坚持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即施工前由公司对项目部进行公司级交底、项目部对施工队进行二级交底以及施工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三级交底,贯彻业主要求、设计意图,对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等进行详细说明,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5三级检查制度坚持质量的“三级检查制度”,即施工队自检,项目部互检,公司技术质量专检;开展“三工序”活动,即复查上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本道工序的质量,及时、优质地为下道工序服务。
2.6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工序控制,施工队按工序严格履行职责,项目部组织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提高操作工艺水平,减小操作偏差。
定期向业主、监理工程师通报质量情况,提供质量检查结果和有关记录;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工程师组织的各项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检测手段;各种施工检查资料必须有监理代表签字;各工序按规定邀请监理工程师到场,接受他们的监督和检查。
2.7工程验收制度前后衔接的分项工程,在前项工程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项工程的施工;分部工程在具备阶段性验评条件时,项目部应在完成三级检验的基础上,至少提前3天书面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并提交专检报告及施工质量的三级检查记录,办理转序申请。
2.8各方配合协调制度施工中与业主、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互相协作,沟通思想,共同协商,解决实际疑难问题,共同把好质量关,携手共创优质工程。
2.9自购材料质量管理采购的材料和加工预制必须有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材质证明,材料质量都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程、规范、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符合合同规定的相应品级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在本工程使用。
采购的沙石必须到有资质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取得合格的检验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采购水泥、必须在业主指定的厂家进行采购,并按验收规范制定水泥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管理办法。
实行见证取样制度,对砂、石、水泥、钢材进行进货抽样检验,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取样送检,并办理签证,把好材料检验关。
2.10落实设计文件及图纸2.10.1认真学习理解设计文件及设计意图2.10.2对设计文件及施工图进行审阅、讨论后,提出其中错误、疑点及其它修改意见。
2.10.3依据设计文件及施工图,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
2.10.4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编写作业指导性文件。
五、人员要求1、特殊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工程开工前要对电焊工、电工、测工、质检员、安监员、压接工和高空人员等特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作业。
2、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要进行公司级、项目部级和施工队级的技术交底,对每个分部工程需先进行试点施工,达到内控质量标准后,设立“样板”,其它各队均严格按此标准执行,即“样板起步制度”,达到统一工艺标准的目的。
3、质量与工艺教育加强质量与工艺的意识教育,制定质量与工艺控制奖惩办法。
六、基础施工工艺二次设计1、基础材料控制1.1基础钢材基础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除去浮锈。
并由监理同工程项目质检员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符合要求。
1.2水泥选定水泥品种,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及化验报告。
按规程要求把水泥送往有资质部门进行检验。
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不同品种、不同标号、不同批号的水泥应分别堆放使用,严禁混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应在同一基础腿中混合使用,在同一基础中(单腿)使用时,应分别制作试块并作记录。
当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补做标号实验,并按实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
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水泥应分别见证取样送检,代表批量以200t为一验收批,水泥的检验项目为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强度。
1.3砂、石l.3.l混凝土用砂: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中的标准。
1.3.2混凝土用石: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