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课内阅读。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麻雀为什么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A.因为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的弱小让它十分紧张,“浑身发抖”;但由于它的愤怒,护子心切,又“发出嘶哑的声音”。

B.因为老麻雀看到了猎狗的凶恶,很害怕,所以“浑身发抖”;同时它希望通过叫声来换来其它的帮助,所以“发出嘶哑的声音”。

(3)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赞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A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B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无可奈何”的意思是________,从文中________可以看出。

(2)这是一只________的小麻雀。

(3)读这段话可以感受到小麻雀________。

(4)猎狗因为________愣住了。

(5)文段B中的“慢慢地”和本段中的“慢慢地”一样吗?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语段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抢救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平安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选自《麻雀》语段二:许多在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还会来一套“调虎离山”计。

比如在灌木丛中,一窝刚出壳的雏鹌鹑(chú ān chún)被狐狸发现了。

正在屋中的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

“扑”地飞了出来,同时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好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鹌鹑。

狐狸以为猎物唾(tuò)手可得,便舍弃巢穴中的雏鹌鹑,猛地扑向母鹌鹑。

但当狐狸的爪子就要抓到时,母鹌鹑便机灵地飞向高空。

有时来不及逃避,为了孩子的安全,母鹌鹑却成了狐狸的腹中之物。

——选自《动物妈妈的爱》(1)读语段一,回答问题。

①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②“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 A.风猛烈地摇撼着梧桐树的力度。

B.母爱的力量。

C.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的冲击力。

(2)读语段二,回答问题。

①“调虎离山”计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文中指为了使小鹌鹑免遭不幸,母鹌鹑把________引开,当狐狸的爪子就要抓到雏鹌鹑时,母鹌鹑便________。

②母鹌鹑引开狐狸的目的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3)语段一和语段二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找出关键句。

它们在段落的开头,起着________的作用。

这两个语段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先________写再________写。

跟我学:怎么找关键句?关键句的作用是:①在文段的开头,关键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在文段的中间,关键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在文段的末尾,关键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4)语段一和语段二的相同之处是:通过描写________的事情,赞美了________。

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1)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是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再写了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是________。

(2)“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说明“我"()A.没有自信,对登山充满畏惧B.虽然没有失去自信,但累得爬不动了C.累得腿“发颤”了,不想再爬了D.虽然有些畏惧,但是对爬山依然充满自信(3)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我”爬山的句子________其中用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动词,把“我”一步一步爬向峰顶的过程写得十分清楚。

(4)结合全文,说说你从这"一老一小”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啊,峰顶这么高。

在云彩上面哩!……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①根据图片和句子,我能概括出天都峰的特点:________。

②作者写天都峰的特点,目的是突出________。

③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填序号)A.动作描写 B.语言播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①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________②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________③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________④“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________6.课内阅读。

“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鼓舞________ 居然________ 汲取________ 决心________(2)“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

朗读这段对话时要用________的语气来读。

(3)“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A.“我”和老爷爷都从对方的行动中受到鼓舞,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

B.“我”和老爷爷相互扶着,一起爬上天都峰的。

(4)爸爸说的“汲取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呢?()A.面对困难能勇于挑战,顽强向前,就是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B.善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xiānɡxiànɡ),留作(记纪)________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nín nǐn)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刻)________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1)在文中的括号里划掉错误的读音。

(2)在文中的横线上选择正确的字。

(3)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好像________ 激励________ 吸取________(4)理解句子。

①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的意思是( )。

A.到底B.终点C.于是②这段话体现了( )。

A.我们爬到了峰顶 B.登山的艰难C.永不放弃的精神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

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这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写出了我的________。

(3)请你用||给这段话划分为两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课内阅读。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小诗中,诗人把________类比成________,把________类比成________。

(2)诗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

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

(3)诗中“躲”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赞颂。

答案1. (1)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2)A(3)这力量就是无与伦比的母爱!(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1)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2)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3)很无力,没有办法,势单力薄(4)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5)不一样;文段B中的“慢慢地”是猎狗慢慢地接近小麻雀,不想让小麻雀跑掉;本段中的“慢慢地”则是指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吓到了,慢慢地往后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