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集团一体化战略
xx彤13364039
xx13364040
xx13364579
xx13304049
xx13304036
双汇集团发展历史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主楼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双汇集团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各地。
双汇集团率先把冷鲜肉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国内,大力推广冷鲜肉的品牌化经营,实现热鲜肉、冷冻肉向冷鲜肉转变,传统销售向连锁经营转变,改变传统的“沿街串巷、设摊卖肉”旧模式,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双汇产品做到头头检验、系统控制,确保食品安全,营业收入由1984年前的不足1000万发展到2010年的500亿元,年均增长35%。
“十二五”,双汇集团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做久双汇,使双汇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到“十二五”末,肉类总产量将达到600万吨,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双汇集团将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产业链双向一体化双汇高增速可维持
行业——行业集中度加深双汇分享行业整合盛宴
作为中国最大的肉类产业基地,双汇集团正在面临一场难得的行业整合盛宴。
近来,不少投资者担心中国肉制品工业在走过了行业高速发展期之后,以后的增速会逐步放缓甚至停滞。
针对这一观点,中投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中国肉类工业的确面临这样的境况,但通过对美国肉制品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行业整体增速在放缓,但该阶段龙头企业在行业中的作用将逐步得到巩固。
通过对美国肉制品龙头企业Smithfield、Hormel、Tyson等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人士发现,虽然他们的发展路径和产品结构各有不同,但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关键都是相同的:产业链双向一体化、靠近原料产地、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实现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产品结构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的能力强等等。
根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屠宰行业高度分散,82%的企业处于手工或者半机械化屠宰状态,低端产能过剩,12.8%的企业担负着68%的生猪屠宰量。
可以预测,对内进行行业整合并购、成为大型企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必由选择。
政策——政策助推双汇打造产业链双向一体化
政策环境助推行业整合升级。
2007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政策法规,包括《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及《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其中纲要主要从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优化猪肉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控制定点屠宰场数量入手。
可见,十二五期间中国肉类工业整合提速将是大势所趋。
双汇集团一直将自己定位于肉类联合加工企业,意味着既要有屠宰也要有肉制品加工,近年来,双汇集团主要以屠宰和肉类深加工为主业。
而随着大众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完善食品安全生产链势在必行。
在上游,双汇积极发展养殖和饲料生产。
下游,双汇着力发展副食品加工、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等业务,形成了主业突出、产业配套的完善产业链。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双汇集团还计划围绕屠宰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双汇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双汇集团规划,每新建一个生产基地,设置每日200万头的屠宰量、肉制品配套每日产量100-400吨,上游配套50万头的养殖场。
产能——加大产能布局双汇高增速可维持
据记者了解,双汇集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约200亿元,发展“四化加双百”的目标。
四化即: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
双百即:“百厂超百亿”,争取在2015年拥有工厂100家,实现税前利润100亿元。
计划在未来每年增长至少100亿。
“2011年公司要建设8个项目年屠宰量达到1300万头的屠宰基地,产能将增加76%,高温肉制品、低温肉制品的年产能将分别达到33万吨和55万吨,通过大规模的肉孜加速行业整合”双汇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考虑到我国肉类市场空间很大,双汇未来3年仍会在量上进行投入。
据了解,双汇计划在哈尔滨、长春、沈阳、长沙、昆明、南宁、潍坊、上海等地加大产能布局。
据悉,南昌双汇和郑州双汇也将于近日落成投产,这也标志着双汇依靠产能布局的深度将进一步加深。
考虑到双汇集团投资的加快,各地的产业基地也相继投产。
分析人士认为双汇高增速可维持。
双汇集团的发展
xx方面
全年计划为1550万头,同比增长约30%,同时近几年公司屠宰头均利润逐年提升,从08年头均利润仅为26元左右,而2010年则提高至44元,去年年初时高峰期曾达100元/头,今年2月份头均利润已接近60元,预计一季度平均达50元问题不大。
肉制品方面
2月份吨利已上升至1300元左右,符合公司年度肉制品吨利计划。
同时,公司前十大品牌贡献了60%的销量,其明星产品盈利能力高于1300元/吨,且
每年都在提升。
春节之后猪价已明显下跌,预计后期反弹空间也不大,有利于公司肉制品毛利率改善。
行业整合空间较大
参考国外发展及我国生猪屠宰规划纲要及十二五规划,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大幅度改进,同时行业盈利能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