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制度
1. 1 一般规定
1.1. 1 组织应建立项目进度管理制度,明确进度管理程序,规定进度管理职责及工作要求。
1.1. 2 项目进度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1 编制进度计划;
2 进度计划交底,落实管理责任;
3 实施进度计划;
4 进行进度控制和变更管理。
1. 2 进度计划
1. 2.1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合同文件和相关要求;
2 项目管理规划文件;
3 资源条件、内部与外部约束条件。
1. 2.2 组织应提出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
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组织的控制性进度计划,编制项目的作业性进度计划。
1. 2.3 各类进度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编制说明;
2 进度安排;
3 资源需求计划;
4 进度保证措施。
1. 2.4 编制进度计划应遵循下列步骤:
1 确定进度计划目标;
2 进行工作结构分解与工作活动定义
;
3 确定工作之间的顺序关系;
4 估算各项工作投入的资源;
5 估算工作的持续时间;
6 编制进度图(表);
7 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8 审批并发布。
1. 2.5 编制进度计划应根据需要选用下列方法:
1 里程碑表;
2 工作量表;
3 横道计划;
4 网络计划。
1. 2.6 项目进度计划应按有关规定经
批准后实施。
1. 2.7 项目进度计划实施前,应由负责
人向执行者交底、落实进度责任;
进度计划执行者应制定实施计划的措施。
1. 3 进度控制
1. 3.1 项目进度控制应遵循下列步骤:
1 熟悉进度计划的目标、顺序、步骤、数量、时间和技术要求;
2 实施跟踪检查,进行数据记录与统计
;
3 将实际数据与计划目标对照,分
析计划执行情况;
4 采取纠偏措施,确保各项计划目标实
现。
1.3.2 对勘察、设计、施工、试运行的协调管理,项目管理机构应确保进度工作界面的合理衔接,使协调工作符合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需求。
1.3.3 项目管理机构的进度控制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关键线路上的各项活动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作为项目进度控制的重点;
2 对项目进度有影响的相关方的活
动进行眼踪协调。
1.3.4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规定的统计周期,检查进度计划并保存相关记录。
进度计划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作完成数量;
2 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
3 工作顺序的执行情况;资源使用及其与进度计
划的匹配情况;
5 前次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1.3.5 进度计划检查后,项目管理机构应编制进度管理报告并向相关方发布。
1.4 进度变更管理
1. .1 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进度管理报告提供的信息,纠正进度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对进度计划进行变更调整。
1. .2 进度计划变更可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量或工作量;
2 工作的起止时间;
3 工作关系;资源供应。
1. .3 项目管理机构应识别进度计划变更风险,并在进度计划变更前制定下列预防风险的措施:
1 组织措施;
2 技术措施;
3 经济措施;沟通协调措施。
1.4.4 当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实现原目标时,项目管理机构应变更进度计划,并报原计划审批部门批准。
1.4.5 项目管理机构进度计划的变更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调整相关资源供应计划,并与相关方进行沟通;
2 变更计划的实施应与组织管理规定及相关合同要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