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区地震实例分析

工区地震实例分析

目录英文翻译第一部分研究报告 (2)工区的地质认识总结 (2)地震资料的解释 (2)对地震构造图的分析与井位优选 (4)勘探建议 (6)参考文献 (6)第二部分心得体会和建议及致谢 (7)第三部分附录 (8)16井地震合成记录程序及图形垂直剖面解释水平切片解释等t0构造图图(J-UNCONFORMITY, TOP BRENT, BASE BRENT, BASE STATFJORD)等深构造图(J-UNCONFORMITY)等厚图构造图(TOP BRENT)评分表第一部分研究报告工区的地质认识总结1)工区内的主要地层该工区(北海地区)的主要地层有:J-unconformity,Brent 组,Dunlin组以及Statfjord组。

从南到北依次是二叠统砂岩,第三系砂岩和白垩层,其中侏罗系砂岩为主要的油层。

在侏罗系和白垩系之间发育有J-不整合,其上的致密岩层是油气良好的盖层。

2)工区内的断层情况该工区内的断层比较多,主要是STATFJORD组和BRENT组发生了断裂。

、3)工区石油地质综述该工区既有砂岩也有致密的岩石,是良好的储层和盖层,因此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以及保存。

断层的发育也有可能导致油气的运移,在该地区寻找石油时,一定要把握这一大的地质背景,从而做到统观全局。

地震资料解释针对该次实习,解释流程主要步骤包括:连井解释,剖面解释,平面及空间的解释。

1)垂直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见:附录-垂直剖面解释)资料的初步整理,将井标在相应的垂直剖面上,在垂直剖面作出J-unconformity,BRENT层的顶底,STATFJORD层的顶底的层位,并进行垂直剖面的对比解释。

根据已有的9口井的资料进行层位的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含义,如沉积相、岩性、流体性质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地震数据体延伸。

运用不同井的地震合成记录,在时间剖面上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标定出J-UNCONFORMITY(绿色),TOP BRENT(黄色),BASE BRENT(蓝色),BASE STATFJORD(橙色)等层位。

选择反射波同相轴的原则:反射标准层特征明显,易于连续追踪,构造简单,断层少等。

最后,应该保证剖面的不合,如果不闭合,则应该重新进行整理。

2)水平切片的解释(见:附录-水平切片解释)在时间切片上作出J-UNCONFORMITY,TOPBRENT,BASEBRENT,BASESTSTFJORD层位。

将资料中的水平切片与垂直剖面进行对比,并用不同的颜色标定出相应的层位(层位同上),此外还要对断层进行标定。

3)由垂直剖面绘制t0构造图(见:附录-等t0构造图-J-UNCONFORMITY, TOP BRENT)运用所给资料,将南北向和东西向测线对应坐标的时间量出,绘制出t0构造图。

J-UNCONFORMUITY等t0构造图(MATLAB成图)TOP BRNET等t0构造图(SURFUR成图)4)时间切片绘制t0构造图(见:附录-等t0构造图-BASE BRENT, BASE STATJFORD)运用已经标定的水平切片,用透明纸依次覆盖水平切片,并将同一地层画在同一张透明纸上,并注意标上断层。

经过整理后,可以在透明纸上得到不同地层的t0构造图。

5)绘制J-UNFORMITY组等深构造图(见:附录-等深构造图=J-UNCONFORMITY)根据垂直剖面读出J-UNCONFORMUTY的时间,利用公式h=v*t/2得到其深度数据然后做等深图。

J-UNCONFORMITY等深构造图6)绘制Brent组等厚图(见:附录-等厚构造图)由Brent组底和Brent组顶的等t0构造图所对应的数据信息,由公式△h=v*△t/2可得△h,将所得结果可以画的等厚图。

7)制作16井的合成地震记录(见:附录-16井地震合成记录程序及图像)利用16井的合成地震记录的速度,深度,波阻抗等信息,运用Matlab编写程序,可得地震记录。

地震构造图的分析本次实习结果得四张等t0构造图和一张BRENT组等厚图。

对相关图件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认识:1)工区断层发育多(主要的有5条),走向大致平行,并且有些断层对油气有封闭作用。

有些断层可以作为油气的运移通道。

可以导致油气的二次聚集成藏。

2)由于上覆地层岩性的致密性,因此有利于油气的保存。

并且还有沙层,因此有利于油气的聚集。

比如,BRENT组就是良好的储集层;J-UNCONFORMITY就是良好的覆盖层。

3)存在岩性的尖灭现象。

例如,BRENT组在抬升的过程中遭受剥蚀,然后沉降接受沉积,出现尖灭。

4)从工区J-UNCONFORMITY等t0构造图上可以看到,构造高点基本上都分布在井控区域,特别是11井和16井尤为突出。

此外,该不整合面还存在着岩性的尖灭。

在J-UNCONFORMITY上沉积了一套致密的白垩系地层,是良好的盖层。

5)BRENT组的顶层由于断层的作用导致某些等时线的不闭合。

由BRENT组顶和底的等t0构造图经过时深转换可以得到BRENT组的等厚图。

BRENT组整体上看在整个工区的中心位置层厚度较厚,从而有利于油气的储集。

综上所述:该工区断层发育多,在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发育的角度不整合,时间上晚于断层的发育,由此可知,在侏罗纪后期,地壳整体抬升遭受侵蚀,再整体沉降,以后基本趋于稳定。

该区生储盖条件发育完全,9、16井已经发现石油,在BRENT砂层之上,发育J-UNFORMITY,为区域盖层,控制着油气的区域性运移,对油气的储集有着良好的封堵作用。

除了J-UNFORMITY有封闭作用外,有些封闭型断层面也对油气有封堵作用,从而形成断层油气藏。

从该区的构造史讲,自地壳整体沉降后便趋于稳定状态,对油气的保存有重要作用。

11号井和16号井是较佳钻井位置。

勘探建议综上所述,该工区具有良好的生油层,储集层与盖层的条件。

由已经发现的油气藏可以看出,DUNLIN组作为该去良好的生油层;BRENT组与STATFJORD组是良好的储集层,J-UNCONFORMITY是良好的盖层,因此,在以后的地震勘探中一定要把握这一总的地质背景,而不能盲目的行动。

勘探重点是寻找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和断层封闭油气藏,应当对J-UNCONFORMITY和BRENT组进行精细勘探。

把握整体的地质背景,对于提高勘探的准确率,节约经费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陆基孟,王永刚. 地震勘探原理.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杨国权,孙成禹.《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课程设计指导书及附图.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第二部分体会和建议心得体会本次实习的工作重点是根据叠后资料标定层位。

然后识别构造及断层并做图。

我体会到工作难点在于标定工作量大并需要配合垂直剖面及水平切片两份资料进行标定,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必须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

因为对一些构造复杂的地层部分的标定及对断层的判断容易出现不同意见,应进行讨论后得出合理结果。

并且同学不仅在在工作上相互协作,在精神上也能彼此支持不急躁,耐心进行工作。

我在实习中收获很大,对地震资料解释工作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我相信这对今后工作会有一定指导作用。

同时我学会了简单的SURFER软件的应用,如绘制等值线图,断层等。

建议由于在是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对SURFER 软件的使用遇到很多困难,我认为老师可以再实习之前对SURFER软件的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并且可以加入地震记录的变速度水平叠加的工作,使同学们对地震资料分析与解释有更整体的认识。

致谢感谢感谢张广智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讲解与指导和研究生学长的帮助,在精神上和知识上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感谢学院、老师安排此次实习课程,这既加强了我对《地震勘探原理》这门课程的理解,也今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同时也锻炼了我对SURFER软件的应用。

第三部分附录16井合成地震记录MATLAB程序:%start=================================clc;clear;close;%reflection factorrfl=[-0.057530664-0.0751251420.0358453370.039385867-0.0393858670.039385867-0.039385867];%well16_timet16=[0.782260.888551.036401.091561.182831.292141.48691];%ricker waveletfm=30;T=1/fm;mt=T/100;t=-4*T:mt:4*T;ft=(1-2*(pi()*fm*t).^2).*exp(-(pi()*fm*t).^2)*1000;rft=floor(length(ft)/2);%reflection factor volumen=floor(1.5/mt);rfb(1:n)=0;for i=1:length(t16)rfb(floor(t16(i)/mt))=rfl(i);end%synthesissyn0=conv(ft,rfb);syn(1:n)=syn0(1+rft:n+rft);%plotplot(syn,-mt:-mt:-1.5);title('well16 seismogram');xlabel('Amp');ylabel('t/s');%end======================================== 16井合成地震记录图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