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1雕弓某人有一张檀木做的弓,用它来射箭,既射得远又射得准,因此他十分珍爱它。
有一天,他仔细的端详着这张弓,说道:“这的确是一张好弓,但太粗糙了一点!而且弓身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装饰,太可惜了!——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办法:“我去找一位最优秀的艺术家,请他在弓上刻些图画。
”于是他去了,找到的那位艺术家为他在弓上雕刻了整整一幅狩猎图。
弓主人高兴极了:“我亲爱的弓,你完全够资格获得这样的优美装饰!”说罢,他就来试弓,他刚刚开弓,弓就断了。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横线上应补充的句子是()A、是的,这张弓应该配上这幅狩猎图。
B、对一张弓来说,配上这幅狩猎图最恰当了。
C、对一张弓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幅狩猎图更相配的吗?3、对弓的主人的错误,评价最准确的一项是()A、缺乏调查,做事主观。
B、锦上添花,多此一举。
C、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D、只求外表,不懂装懂。
4、对这则寓言故事蕴涵道理的分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做事不仅要有科学的头脑,还要向内行的人请教,不能主观行事,不懂装懂。
B、对于一种实用品来说,不能盲目追求外观的华丽,以影响用途。
C、对人和物的爱不能超过限度,要避免发生“爱之反害之”的情况。
D、对美的追求要适当,不能为了美而损害根本。
比如,不能为了住房装饰得美,就任意拆墙开洞,损害建筑物的牢固。
训练2鱼目混珠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着一棵极为罕见的大珍珠。
许多人好奇地想jiàn shí()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羡慕时满愿的邻居寿量总是轻蔑(miè)地对人们说有颗珍珠算什么我也有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可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来不肯让别人看他的珍珠。
人们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珠宝,但对此都shēn xìn bǜyí()。
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忽然同时患(huàn)病。
医生看过他们的病后,告诉他们说,他们得的是一种病。
治这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配制一种药。
两人听了,救病心切,都把自己shēn cáng b úlòu()的珍珠拿了出来。
人们听说他们拿出了珍珠,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放过这个yìbǎo yán fú()的机会,纷纷赶来观看。
只见满愿那颗珍珠晶莹圆润,十分迷人。
而寿量那颗呢,原来不过一颗稍大些的鱼眼睛!1、再文中括号内写出标有拼音的词语。
2、给画“”的句子加上标点。
3、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
(4分)(1)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2)非常稀少,难得遇见。
()(3)丝毫也不怀疑。
()(4)认为有价值而妥善保管。
()训练3公孙仪谈吃鱼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
在他任职期间,许多人买了鱼给他送礼,可是公孙仪从来不收。
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吗公孙仪的学生向公孙仪笑着问现在有这么多人给您送鱼您都不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的鱼。
如果我收了人家的礼,就要按人家的意愿办事,就难免要犯法,一个正直的人不该这样做。
试想,如果我犯了法,就成了罪人,还能吃到鱼吗?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从此以后,公孙仪的学生也照着老师的话严格要求自己。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直:难免:3、找出文中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并造句。
4、“现在爱吃鱼自己去买,不是一直可以吃到鱼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A、要吃鱼,花钱买。
B、只吃自己买的鱼,不吃别人送的。
C、不收别人送的礼,秉公办事,就能生活平安幸福。
5、短文反映了公孙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好品质。
3训练4聪明的猴子妈妈猴子妈妈带着小猴子(到倒)树林里去玩耍。
小猴子很淘气,一会儿爬,一会儿跳,玩得十分高兴。
可是,它一不小心,掉(进近)了地洞里。
地洞又深又滑,小猴子没有办法爬上来,急(得地)大哭。
猴子妈妈更加着急。
在附近跑来跑去,也找不到别的小动物来帮忙。
后来,猴子妈妈看到一(跟根)很结实的青藤绕着大树生长,它想出了好办法。
它绕着大树转了好几圈,把青藤拉直当绳子,又在藤的一头绑上一块石头,放进洞。
这样,小猴子拉着绳爬上了地面。
1、用“﹨”划去文中括号了用得不当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淘气()着急()帮忙()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
(1)()的小猴子()掉进了()的地洞。
(2)()的小猴子()拉着藤()地爬上了地面。
4、猴子妈妈想出了什么办法?在文中用“”划出来,再说说它能想出办法与什么有关系。
5、结合短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1)小猴子,猴子妈妈。
(2)想出了好办法,爬上了地面。
6、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训练5追上了一只大象正悠闲自在地闲逛着长鼻子一晃一晃突然它觉得有人跟着它回头一看是一只兔子“这只兔子怎么了?”大象纳闷,“它疯了?”大象加快了步伐,可是兔子也加快了速度。
“我该怎么办?”大象问自己,“怎样才能摆脱这只兔子呢?谁听说过兔子跟踪大象?怪事!”大象自己无法解答这个问题。
相反,它开始害怕地跑了起来。
它不时地回头看:兔子就要追上来了!大象跑呀跑呀,猛地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大峡谷的口子上。
“我迷路了!”大象叫苦不迭,“这下完了!可不能掉进这大峡谷里!”无奈,大象停了下来。
兔子追了上来。
“你要干什么?”大象气喘吁吁地问,“你到底要干什么?”“先生,如您能赏脸,”兔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请求道,“请给我签个名,好吗?先生!”1、给第一自然段加标点。
2、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
()因为疑惑而发闷。
()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紧跟在后面追赶。
()3、大象心里想的“怪事”是指什么事?_ ___________________4、大象见了兔子先__ _______ 步伐,可是兔子也加快了速度,然后大象害怕地__ ____,最后兔子。
5、后来大象又停住了。
请用“—”在文中划出大象停下来原因的一句话。
6、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训练6青蛙和大雁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
”大雁同意了。
他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了。
人们齐声赞美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又往飞到了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
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
”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
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了吗?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讶:赞不绝口: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干枯——()聪明——()赞美——()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训练1雕弓1、语义的转折2、C3、C4、A训练2鱼目混珠1、见识深信不疑深藏不露一饱眼福2、,:“!,。
”3、好奇罕见深信不疑珍藏训练3公孙仪谈吃鱼1、“,?”,“,?”2、(略)3、(略)4、C5、廉洁公正训练4 聪明的猴子妈妈1、倒近地跟2、顽皮焦急帮助3、(1)淘气不小心深深(2)顽皮迅速4、它绕着大树转了……放进地洞。
能想出办法与细心观察、肯动脑筋有关。
5、不小心掉进地洞里很着急(2)猴子的妈妈小猴子6、提示:可以从小猴子贪玩忽视安全,猴子妈妈善于观察、动脑筋,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不慌张等方面来讲。
训练5追上了1、,。
,,:。
2闲逛纳闷请求跟踪 3、兔子跟踪大象4、加快跑了起来追上来了5、大象跑呀跑呀,猛地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大峡谷的口子上。
6、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在自己给自己增添烦恼。
训练6 青蛙和大雁1、惊讶:惊奇,奇怪。
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
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