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 (2016高一上·重庆期中) 关于质点,正确的说法()A . 质点是人们假想的客观上不存在的,没意义B . 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通常把乒乓球看为质点C . 地球不能处理成质点D .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是在物理实际问题中抓主忽次的重要研究方法2. (2分)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2s内和2s~3s内相比()A . 位移大小相等B . 平均速度相等C . 速度变化相同D . 加速度相同3. (2分) (2017高一上·青山期末)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B .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C . 摩擦力只可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D .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4. (2分) (2017高二上·泰州开学考)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OA,BC段运动最快B . 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 . 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D . 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05. (2分) (2020高一上·青岛期末)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 .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 .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 . 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6. (2分)(2017·北区模拟) 如图所示,当人站在电梯里处于超重状态时,则()A . 电梯一定向上运动B . 电梯一定向下运动C . 电梯的加速度一定向上D . 电梯的加速度一定向下7. (2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 .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C .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D .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8. (2分) (2017高三上·焦作开学考) 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这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A .B .C .D .9. (3分) (2017高二下·卢龙期末)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B对墙的作用力为F1 , B对A的作用力为F2 ,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3 ,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4 .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A . F1保持不变,F4保持不变B . F1缓慢增大,F4缓慢增大C . 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D . 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10. (3分) (2018高一上·广州月考) 物体甲的图象和物体乙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 甲在整个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B . 甲在整个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C . 乙在整个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 . 乙在整个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11. (3分)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若某同学多次测量做出a﹣F图象如图所示,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原点,且图线的BC段明显偏离直线,分析可能的原因()A . 摩擦力平衡过度B . 平衡摩擦力时倾角太小C .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D . 所挂桶和沙的总质量太大12. (3分)(2019·辽源模拟)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初始时刻小球静止于P点。
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从P点缓慢地移动到Q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θ<90o),张力大小为FT1;第二次在水平恒力F2作用下,从P点开始运动并恰好能到达Q点,在Q点时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FT2。
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A . 两个过程中,轻绳的张力均变大B . 第一个过程中,拉力F1在逐渐变大,且最大值一定大于F2C . FT1=,FT2=mgD . 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2的合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二、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13. (3分) (2017高一上·洛阳期中) 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实验使用的两细绳必须等长B . 每次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 . 弹黉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D .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E .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稍远些14. (7分) (2017高二下·榆阳期末)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仪器,它使用在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的交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在纸带上每隔________ s打一个点.电火花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原理相同,但它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 V.(2)下列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紧靠打点计时器B .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 . 应先接通电源,在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 . 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15. (6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 平衡摩擦力后,实验就不需要满足小车及车中砝码总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及盘中砝码总质量的条件B . 每次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 . 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必须以打的第一个点为计数起始点进行测量D . 实验中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再释放小车(2)实验中由于实际绳对小车的拉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
为减小此误差,实验中要对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进行选取,以下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 (填写相应序号)①M=200g,m=40g、60g、80g、100g、120g②M=200g,m=30g、35g、40g、45g、50g③M=400g,m=20g、40g、60g、80g、100g④M=400g,m=10g、15g、20g、25g、30g(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
取计数点1、2、3、4、5。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 02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3. 05cm、3. 92cm、4. 77cm、5. 62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如图所示为此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三、解答题 (共4题;共60分)16. (20分) (2018高一上·桂林开学考) 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排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1)汽车在第3根电线杆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2)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4)汽车在第3根电线杆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17. (20分) (2018高二上·通渭期末) 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置于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物块恰好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求:(1)水平向右的电场的电场强度;(2)水平向右的电场的电场强度;(3)若将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小物块的加速度是多大。
(4)若将电场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小物块的加速度是多大。
18. (10分) (2018高一上·芮城期中)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物块A和木板B,物块A用水平轻质弹簧拉着固定在墙上。
已知,物体A的质量mA=5kg,木板B的质量mB=10kg,物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
g 取10 N/kg,若要将物木板B从A的下方匀速拉出。
求:(1)轻质弹簧的伸长量x;(2)作用在物块B上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
19. (10分) (2019高三上·临泉月考) 在下图中, 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和。
A与桌面之间,A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物体C不放在A上时,B刚好拉着A匀速运动;当将C放在A上时,要使A、C相对静止向右匀速运动,求(1) B的质量需要增加多少?(2) A、C相对静止向右匀速运动时A对C的摩擦力大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13-1、14-1、14-2、15-1、15-2、15-3、15-4、三、解答题 (共4题;共60分) 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8-1、18-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