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191 学年学季: 20182单项选择题1、()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 . . .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2、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 . . 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 .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交通便利. 百姓生活的要求4、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 河迹湖. . . 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5、湖南武陵源属于下列哪种地质地貌?(). . . . 花岗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6、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 . . 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海螺沟瀑布. 从化温泉7、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 . . . 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8、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是旅游发展的哪个时期(). 旅游业发展期. . . 旅游业成熟期旅游业萌动期旅游业发展的衰落期9、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灾难,如气象、地质等灾害带来的旅游危机属于下列哪个危机?(). . . . 自然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10、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 德国鲁尔矿区及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澳大利亚造币厂美国废弃的金矿. 日本汽车制造厂11、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 . . . 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湿地地貌景观判断题12、水也称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例如在园林中常常利用水来装饰。

. . A.√B.×13、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 . A.√B.×14、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也会影响旅游客流的形成。

. . A.√B.×15、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三点: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 . A.√B.×16、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生与制约条件有三点: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进入性。

. . A.√B.×17、文化地理背景的差异是指文化地理背景的时间和空间差异。

. . A.√B.×18、国际会议引起的国际游客的流动我们常常称之为非稳定性客流。

. . A.√B.×19、色彩在构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A.√B.×20、乡村旅游不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的旅游。

. . A.√B.×21、民用建筑较之于其他建筑更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所以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 . A.√B.×22、南京的秦淮河、开封的“宋城”、珠海的“圆明新园”等都是再现历史风貌的景点。

. . A.√B.×23、人造景观的兴建必须保证思想内容健康,必须努力提高文化品位,必须出奇制胜。

. . A.√B.×24、工业旅游需特别注重旅游者的安全与生产的安全。

. . A.√B.×25、民族园林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与宗教气氛的园林。

. A. √. B. ×26、1872 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也是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 A. √. B. ×27、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也会影响旅游客流的形成。

. . A.√B.×28、对于最大信息获取量和最高满意度的追求,使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倾向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 A. √. B. ×29、因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叫河迹湖。

. . A.√B.×30、20 世纪 60 至 80 年代是欧洲旅游业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旅游业广泛普及阶段。

. . A.√B.×31、地质公园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A.√B.×32、因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之为湿地地貌景观。

. . A.√B.×33、地貌不仅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 . A.√B.×34、陆地水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基础。

. . A.√B.×35、我国高原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成为中外游客神往的地方。

. . A.√B.×36、地貌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 . A.√B.×37、20 世纪 90 年代亚太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 A.√B.×38、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会影响旅游客流。

. . A.√B.×39、从事商务活动、科学考察、文化交流、大型运动会、登山探险、宗教朝觐属于基本旅游者行为层次。

. . A.√B.×40、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是环境质量高的地区吸引力强度更高。

. . A.√B.×41、旅游超载通常集中出现在某些旅游热点,而这些旅游热点往往难以扩大供给。

. . A.√B.×42、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主要考虑到土壤、植被、水、野生动物、空气等因素的承载能力。

. . A.√B.×43、航空不属于现代旅游交通方式。

. . A.√B.×44、文化艺术、历史文物和民族民俗展览,国际文化、体育交流和人际交往其出发点并非为了旅游,然而所涉及的内容却客观上传播了旅游信息,培育了人们的旅游审美能力,刺激了人们的旅游愿望。

..A.√B.×45、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以淳朴的风土民情为主的人文环境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的旅游。

. . A.√B.×46、都江堰是成都的旅游资源。

. . A.√B.×47、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 . A.√B.×48、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都是城市选址的主要因素。

. . A.√B.×49、西南、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聚集区之一。

. . A.√B.×50、大尺度的空间行为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 . A.√B.×51、中国的自然资源北雄南秀,人文资源里面,北京等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不是地域性的典型。

. . A.√B.×52、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 . A.√B.×53、细菌和病虫害对某些文物古迹的影响比较明显。

. . A.√B.×54、对于最大信息获取量和最高满意度的追求,使人们在选择旅游地时往往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 . A.√B.×55、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层次、提高层次、专门层次。

. . A.√B.×56、可进入性指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

. . A.√B.×57、替代性——产生在两个性质相同的旅游地之间。

. . A.√B.×58、经济地理背景促使旅游者的产生是因为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的旅游接待地。

. A. √. B. ×59、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但不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 A. √. B. ×60、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之为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 . A.√B.×61、对国际游客的界定一是时间上有要求;二是地域上有要求,三是旅游目的。

. A. √. B. ×主观题62、简述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参考答案:一是城市有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

二是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较齐全,生活物资和旅游商品供应较充足,旅游机构集中。

三是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达。

63、简述宫廷礼制建筑的旅游价值。

参考答案:第一:它们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历史载体;第二:它们必然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第三:它们都有及其丰富的收藏品,是极有价值的文物;第四:其所在地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64、请简述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1、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社会安定状况等方面。

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开放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电讯、邮电、信息传递手段的发达程度。

2、旅游资源因素组合:主要包括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1)自然区位,在此要理解什么是自然区位?(2)行政区位:是否临近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或旅游接待国。

(3)交通区位:是否位于国际或国内的交通要道上。

4、环境质量因素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选择环境;其二是保护环境。

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