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对重度痔疮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比较发表时间:2019-04-04T12:38:42.8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3期作者:马凯[导读]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对重度痔疮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郫都区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成都610100)【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对重度痔疮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88例重度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
对照组通过传统痔疮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对比有明显差异(X2=5.091,P=0.024)。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术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及首次排便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传统手术;重度痔疮;疗效;预后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apler hemorrhoidectomy and traditional operation on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severe hemorrhoids.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severe hemorrhoi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 = 44) and control group (n = 44).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hemorrhoidectomy,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by stapler hemorrhoidectom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45% in the study group and 79.5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X2 = 5.091, P = 0.024).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efore ope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24 hours after operation and after the first defecation, the VA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Stapler hemorrhoidectomy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morrhoids with short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trauma. It is helpful to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has a high feasibility.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 stapler; hemorrhoid mucosa circumcision; traditional surgery; severe hemorrhoids; curative effect; prognosis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24-03 痔疮是临床肛肠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指直肠下段黏膜与肛管皮皮肤下静脉发生破裂与淤血,以及扩张与屈曲引发的静脉团块[1]。
临床上一般通过传统痔疮切除术进行治疗,虽然疗效明显,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速率较慢,且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甚至可能二次手术,预后相对较差。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逐渐受到了外科医生及患者的认可[2]。
有研究显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能有效切除病灶,具有根治效果,且对患者创伤较小,预后良好。
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共88例重度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
研究组中男性16例,女性28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40.09±5.56)岁。
分期:Ⅲ度25例,Ⅳ度19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0.82±5.77)岁。
分期:Ⅲ度23例,Ⅳ度21例。
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中对Ⅲ度~Ⅳ度痔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排便时带血,可能为喷射性,便后出血停止,无痔脱出情况为Ⅰ度;排便时经常带血,有痔脱出症状,便后可自行恢复为Ⅱ度;便时偶尔出血,排便、久站、劳累或负重时有痔脱出,在手辅助下方能恢复为Ⅲ度;便时偶尔有血,且痔脱出,无法自行恢复,或需用手辅助为Ⅳ度;②自愿参与研究,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肛门直肠肿瘤、肛瘘、肛裂等;②手术禁忌症;③哺乳期或妊娠期;④精神病或家族精神病史;⑤不愿意参与研究。
1.3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有溃疡、感染等不良情况,应先进行对症治疗,做好术前准备。
对照组通过传统痔疮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如下:引导患者取截石位,全麻后进行扩肛,使痔核完全暴露于手术视野。
在内镜下明确病灶位置及切除范围,在痔疮下缘与黏膜交界处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将痔核移动至齿线上缘0.5cm处,对游离的痔核进行钳夹、结扎、切除、缝合、止血,术毕[4];研究组通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方法如下:体位、麻醉及扩肛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之后对肛门周围的皮肤进行牵引、固定,再将缝扎器置入,使痔核充分暴露,旋开吻合器,收紧荷包线并将缝合线导出,将吻合器移动至肛门处并激发,退出吻合器,止血,术毕。
1.4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
治愈:肛门疼痛、水肿等症状完全消失,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显效:肛门疼痛、水肿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手术切口愈合一般;有效:肛门疼痛、水肿等症状有所好转,手术切口未愈合;无效:肛门疼痛、水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剧,手术切口未愈合。
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③术前、术后24h及首次排便后疼痛情况,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价,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1.5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对比有明显差异(X2=5.091,P=0.024)。
如下表1所示: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3.讨论痔疮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静脉曲张学说和肛垫下移学说。
引发痔疮的因素较多,一般认为便秘、刺激性食物、酗酒等是主要原因[5]。
传统临床中一般采用手术治疗重度痔疮,但该手术方法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术后恢复速度慢,术后疼痛感明显,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患者难以接受。
另一方面,传统手术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且由于术中需要切除部分肛垫,导致术后可能会发生失禁,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临床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能保留肛垫的生理结构及功能,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较小,预后良好,可行性较高。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对比有明显差异(X2=5.091,P=0.024)。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术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及首次排便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主要是对直肠粘膜以及其下组织进行切除,且在切除的同一时间进行元近端黏膜组织吻合,内痔及黏膜在牵拉作用下会向上移动,恢复至原本的位置,从而改善痔疮脱垂症状[6]。
和传统的手术相比,该手术无需切除肛垫,对肛门功能形成了一定的保护,有效预防了术后肛门失禁等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该手术主要以阻断痔疮组织的血供为主,当痔疮组织的血供受到阻碍后,会逐渐萎缩消失,保证了肛垫以及齿状线的完整性,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感[7]。
同时,手术采用非开放式切口,无需频繁换药,减少了对切口的刺激,有利于促进切口愈合。
传统手术术后疼痛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切除位置约在齿状线上1.5~2.0cm处,主要为肛垫及周围组织,这类组织受到躯体性神经系统的控制,遭受刺激后疼痛感较强烈,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手术切除位置为直肠粘膜区域,对肛周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且受植物性神经控制,敏感性较低,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疼痛感的效果[8]。
综上所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