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营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培训讲稿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如何当好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一点我们所有家长都能体会。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接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教育。
这些教育里面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这三种教育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是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地方,但学校的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就很难实现它的教育目标,有一句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起点家庭是孩子接受社会各种信息的中介家庭是孩子过滤各种影响的枢纽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又是终身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
当然很多家长都能自觉地富有成效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与学校取得密切的配合,从而在家庭中给孩子创设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就如何当好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认为家长应该走出以下误区:误区一完全依赖学校。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就只有学校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认为父母管养,学校管教,将学校视为孩子的保管站,把孩子往学校一推,就以为可以万事大吉了。
这些家长的思想,充分说明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的不足。
误区二依赖老人。
许多年轻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发展,把孩子留给了老人,虽然他们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权衡生活的利弊,最终许多人舍弃了孩子,发展了自己。
据调查,这样的孩子很难管教。
试问,你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能把孩子失去的教育时机换回来吗?此时,也许有的家长会问,为什么老人教育效果不行,当然也有例外,只是少部分。
首先,爷爷奶奶对孙子隔代,他过于腻爱孩子,年龄的悬殊。
把孩子当成了解决寂寞的玩具。
照顾他们的生活无微不至,尽心尽力。
尽管孩子刁莽无礼,有时忍无可忍,他还是忍受,长期累积,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当差。
这是最近几年通过学生身上观察的结果。
喂饭,替孩子系鞋带,背书包等。
这样的学生来到学校被同学认为没本事,那么小的事都干不了,长期孩子被同学欺负,为了正当反卫,孩子性格孤独,极端,他甚至恨家庭,其实就是老人剥夺了发展他的权利。
使他处于自卑状况。
我们饱经风霜的老人,过去都是相当的人物,如今为孙子做牛做马,还落得如此的下场,真是好心并不一定办好事。
许多老人在我面前诉苦。
我劝听完我报告的家长今天就观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老人面前孩子格外比在你面前骄气。
误区三重智育轻视德育。
“神童制造商”聂其文被家长们奉为楷模,尽管他的儿子聂愿愿十五岁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少年天才”,但孩子却对记者说:“恨不得将父亲杀死!”于是,悲剧屡屡发生。
中国的教育生产线生产出了无数的冷血动物和精神残疾者,他们拥有名牌大学的学位,却不具备普通人的爱心和良知,他们中有在美国枪杀导师的卢刚,也有用硫酸去伤害黑熊的刘海洋,还有贵州安顺因为不堪父母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而将父母毒死的十五岁的双胞胎姐妹。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我们的家长无不希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在知识技能上颇费心机,而忽视了对孩子品质性格的培养,结果造成终身的悔恨。
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要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孩子,在生活中滴滴点点地引导,实实在在作示范,只有具有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可能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感恩教育,孝敬父母教育迫在眉睫。
否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误区四忽视心理疏导与交流。
(名牌大学博士杀教授。
中科院博士自杀,找不到工作自杀。
上网,精神病。
)误区五没有任何压力顺其自然。
更多的家长则认为,只要他快乐,不想给他过多的压力。
不想逼孩子太紧,一切顺其自然,我们小时侯,家长没教我们什么,吃的不好,穿的不好,可是学习也好,如今混的也满不错。
误区六减负两极化。
如今提倡给学生减负,减负是对的,但不能两极化!有的父母急于教子成材,认为孩子学得越多,就越接近“素质教育”,我们认为:适当的参加一些课外培训是应该的,但绝对不要将未来艺术家、科学家等想象强加在身上,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能让孩子厌倦。
而另一种父母,则是一听说要“减负”,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减!减到孩子不学习了,甚至陪着父母打麻将。
有的学生磨磨蹭蹭不好好做作业,不但在学校完不成,带回家后,依然不专心做,我们家长必须清楚:其实许多基础知识是孩子成才必须具备的,也是为他日后掌握其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它是人类智慧几千年积累的精髓,让孩子学习这些知识是有道理的,怎么可以随意就减掉了呢! 所以当老师们对你谈起孩子不能如期完成作业的问题,作为父母,你必须对此注意,因为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两次的违规了,如果再不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并积极解决这个问题,日积月累您的孩子势必会掉队,而且还会形成说谎的坏习惯。
所幸的是,我们绝大部分家长都会与老师配合,而且坚持一段时间对孩子进行追踪和抽查,使孩子逐步养成每天回家先梳理当天学习任务,自觉完成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
误区七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育孩子要有重点,不能做“碎嘴老太婆”,大事小事唠叨个没完。
如此,孩子容易起逆反心理,家长的威严也日渐减低,家长要注意不过分干涉孩子的自由,不做“唠叨妈妈”,只要找孩子谈话,孩子就应明白:“问题严重了,得严肃对待。
”误区八父母矛盾暴露。
俗话说:“父母不和,孩子遭殃。
”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教师,所谓“身传甚于言教”,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父母若是整天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快乐的港湾”,还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
这样的孩子成材的机率就相对要小得多。
所以,父母一定要有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快乐的家庭生活环境”的责任心。
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教育孩子前要交流直到取得一致意见,绝不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
误区九:学习方法不当。
以上条件都是外在磨砺,那么拥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却是孩子终身受益的内在法宝。
如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首先要培养一种特殊的学习精神,那就是要刻苦勤奋,奋力拼搏。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家风”,如父母喜欢看书,对儿女的熏陶匪浅,父母尚且如此求知若渴,做儿女的有何道理不学无术?三是要养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1、要培养学习兴趣,“快乐学习”不觉得枯燥。
如果你的孩子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不会畏惧考试。
2、培养高度集中的课堂注意力,课前做好预习,课堂注意听讲,课后就能迅速完成作业,因为课外作业不过是课内作业的举一反三。
另外你有时间可经常让孩子回忆课堂所学内容,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找距离,但不嫉妒。
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以正确的心态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
4、保持旺盛的精力,早睡早起,不过分疲劳。
5、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包括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不能读死书。
6、鼓励有余力的孩子多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当好家长,你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你应该恰当的配合学校教育,以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同向。
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希望家长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配合学校抓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认知、记忆、巩固、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所能提供的巩固、实践机会更是有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在放学后还有延续的必要,需要家长督促孩子进行复习巩固,需要家长带领孩子进行实践,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
这就需要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聊天,与他一起学习,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他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对缺乏自觉性的孩子要监督他完成家庭作业,并进行有效的复习和预习。
我们有的家长对老师要求的家庭作业请家长检查签字很不理解,甚至非常抵触的说:“批改作业那是老师的事,为什么要我来帮你做。
”家长们,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教育中,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请你检查孩子的作业是为了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
这也是一个好家长应该做到的。
2、配合学校抓常规。
正如家长们所感受到的那样,二小对学生的常规要求是严格的,这是二小优良文化的传承,也是新形势下现状所必须的。
严格的常规要求和常规训练培养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一个人良好的品格。
学生校园生活的一日常规是:每天清晨,你的孩子应该吃好早餐,准备好当天的书本、学具,穿戴整洁,精神饱满的到学校学习。
进入学校,他将和其他孩子一起投入早读或清扫,值周师生将在校园内巡视指导他们坚持不追逐狂打,各班的小干部开始协助老师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复习预习情况。
上课了,我们要求学生不随意离开课堂,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
课间,学生可以到操场开展体育活动,楼道上禁止一切体育活动,要求学生不奔跑,不做危险游戏。
需要到其他地方上课的班级在课间要排队按指定路径前往,并且注意上下楼梯靠右行。
下午的上课时间现在是3:30,学校的校门3:10打开,所以孩子不能过早到校。
下午放学时间是7:00,留下小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最晚离校的学生不超过7:30。
晚上孩子回家后都有听说读写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性作业,需要家长配合完成。
3、配合学校抓安全。
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学校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刚才我们讲到的外出上课要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行,楼道上禁止开展体育活动,不许追逐狂打等等。
同时,行课期间,外来人员要在门卫处登记,生病的学生没有家长接不能离校,这些规定可能给一些家长带来了麻烦,但为了学校学生的安全请大家配合。
在校外,学生的安全隐患很多,比如交通安全,打架问题,大欺小,勒索钱物,进网吧游戏厅结识不良少年等。
这些问题学校会加强教育,但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们更应提高警惕,关注您的孩子,关心您的孩子。
作为家长,你应该了解孩子每天在干什么,他有哪些朋友,有什么兴趣爱好,尤其要关注孩子上学放学路上做了些什么。
4、加强交流与沟通学校与家长间需要沟通,老师与家长需要沟通,沟通的途径是很多的。
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是最直接最有必要的。
请我们的家长不要吝啬你的脚步,希望你们经常到学校看看,到班里转转;请我们的家长不要吝啬你的语言,有空给老师打个电话,或与老师面谈,听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无论是孩子与同学有了矛盾还是孩子与老师有了矛盾,希望我们家长能心平气和的找老师,找学生谈谈,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就气不打一处来,卤莽行事,给大家都造成伤害。
五年级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