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流行病学课件:队列研究

(精品)流行病学课件:队列研究


5
概念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 分为不同亚组,追踪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如疾病) 发生的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 定该因素与该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 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exposure)
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研 究的特征或行为。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因素。
实例中确定的研究因素是乙肝病毒感染, 以HBsAg阳性作为乙肝病毒感染指标。
2020/11/20
26
➢ 因素的测量: 需测量暴露的水平,暴露的时间,及暴露的
方式。暴露的测量应采用敏感、精确、简单和 可靠的方法。 ➢ 性质:定性(quality),定量(quantity) ➢ 方法:访谈,实验室检查,查阅记录
2020/11/20
35
➢样本量的计算:
查表 公式计算(条件 暴露组和对照组样本含量相等)
n z
2
2pq z p0q0 p1q1
p1 p0 2
p : 两个发病率的平均值
p1:暴露组预期发病率 p0:对照组预期发病率
2020/11/20
36
实例
已知 p0=0.003,RR=2.5,α=0.05,β=0.1 计算样本量 根据上述条件 zα=1.96, zβ=1.282 ,q0=0.997 p1=p0×RR=0.0075,q1=0.9925 代入公式得 n=5420
2020/11/20
27
确定研究结局
结局是研究队列中预期结果事件,是队列研究的自 然终点(natural end)。研究结局的确定应全面、具体、 客观。可包括:
➢发病、死亡、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终极结果(发病)或中间结局(血清变化)
➢正面(生命延长)和负面(发病)
➢定性或定量
➢可多个或多方面(实例的结局是PHCC死亡 )
暴露
E
代表性 样本
Ē
时间顺序
结局
Y N Y N
11
➢主要特点
观察法 设立对照 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 能确证暴露和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
2020/11/20
12
用途
➢ 检验病因假设 ➢ 评价预防效果 ➢ 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 新药的上市后监测
2020/11/20
13
研究类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 cohort study) ➢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现成的发病或死亡统计资料 多重对照(multiple controls) :两种或以上的对照
形式 实例是从一般人群中选择研究对象,采用内对照
2020/11/20
33
确定样本量
➢计算样本量时需考虑的问题
抽样方法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 失访率
2020/11/20
34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对照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 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p1-p0 第一类错误α值 把握度(power) 1-β
2020/11/20
28
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
吸烟 吸烟
慢性 支气 管炎
肺癌
冠心 病
结局的测量 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
2020/11/20
29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研究现场 有足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 领导重视、群众支持 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 发病率较高 有代表性 实例的研究现场是江苏省海门市
2020/11/20
14
+

+

过去 某时点
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历史性 队列研究
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继续随访 收集资料
历史前瞻性
+
随访收集资料
队列研究

现在
2020/11/20
队列研究类型示意图
+
暴露组
— 非暴露组
前瞻性 队列研究 将来 某时点
15
过去
现在
将来
历史性队列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双向性队列
2020/11/20
30
➢研究人群
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 未患所研究疾病 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
2020/11/20
31
➢暴露人群选择
职业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2020/11/20
32
➢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 : 一群研究对象内部 外对照(external control) : 一群研究对象外部 总人口对照(total population control): 整个地区
a(1079)
c(387) a+c=m1
非病例 b(13259) d(75511) b+d=m0
合计 a+b=n1 c+d=n0 a+b+c+d=t
非暴露组发病率=c/n0=75.25‰ 暴露组发病率=a/n1=5.10‰
2020/11/20
46
人时的计算
➢ 精确法:逐人逐天计算 ➢ 近似法:按年平均人口数计算 ➢ 寿命表法:当年内进入或退出队列的
Study starts
历史性队列
Disease occurrence
前瞻性队列
17
➢前瞻性队列研究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研究队列的确定是现在(concurrent) 根据研究对象现在的暴露分组 需要随访(follow up) 结局在将来某时刻出现
2020/11/20
研究人群中的观察死亡 数 SMR 以标准人口死亡率计算 的预期死亡数
变化范围 0~∞ 适用条件 结局事件的发生率低
样本小,不宜直接计算率时
2020/11/20
50
✓SMR的意义
被研究人群死于(发生)某病的危险性是标准人 群的多少倍
SMR=1 研究人群某病死亡(发病)危险=标准人群
SMR>1 研究人群某病死亡(发病)危险>标准人 群,是标
24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确定研究因素
确定研究结局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确定样本量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质量控制
(以一项乙肝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C)的队列研究为例,以下简称实例)
2020/11/20
25
确定研究因素
➢主要暴露因素: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 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混杂因素及人口学 特征等。
它通过直接观察暴露于某因素不同状况人群的结局 来探讨该因素与所观察结局的关系。
2020/11/20
3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第五节 优点与局限性
2020/11/20
4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与基本原理 用途 研究类型
2020/11/20
18
优 点
✓ 时间顺序增强了病因推断的可信度 ✓ 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结果可信 ✓ 能获得发病率
缺 点
✓所需样本量大,花费大,时间长 ✓影响可行性
2020/11/20
19
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条件
✓ 有明确的检验假设 ✓ 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一般不低于5‰ ✓ 明确规定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 ✓ 有可靠的测量手段 ✓ 足够的观察人群和暴露情况 ✓ 能完成随访的人群 ✓ 足够的人、财、物力
44
累积发病率 (cumulative incidence)
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
CI= 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
变化范围 0~1
适用条件 样本大 人口稳定 整齐的资料
报告时必须注明时间长短
2020/11/20
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整理模式
表4-1 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累积发病率资料)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合计
病例
即HBsAg阳性组与阴性组各需5420人
2020/11/20
37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 基线资料 ➢随 访 ➢ 资料收集方法
2020/11/20
38
➢基线(baseline)资料 暴露的资料 个体的其他信息 实例对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的收集包括:血 清HBsAg,同时还收集了肝炎史、PHCC 家族史、职业、吸烟、饮茶、饮酒、水源类 型、主食类型等其他可疑危险因素及年龄、 性别等人口学特征资料。
出现结局 失访
研究开始
2020/11/20
研究结束
9
基本原理
➢ 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 究对象分成暴露组(E)与非暴露组(Ē)
➢ 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 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2020/11/20
10
目标人群
2020/11/20
缺 点
✓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内容上未必 符合要求
✓需要足够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有关研究对 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
2020/11/20
22
➢双向性队列研究 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研究队列的确定是过去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分组 需要随访 部分结局可能已出现
2020/11/20
23
优点:是将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结 合起来的一种设计模式,因此兼有上述二类的优 点。
应用:当基本具备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条件下, 如果从暴露到现在的观察时间还不能满足研究的 要求(人时不够,未满足效应期),还需继续前 瞻性观察一段时间时,则选用双向性队列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