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轴穿根法”又称“数轴标根法”
第一步:通过不等式的诸多性质对不等式进行移项,使得右侧为0。
(注意:保证X最高次项系数为正)例如:将x^3-2x^2-x+2>0化为(x-2)(x-1)(x+1)>0
第二步:将不等号换成等号解出所有根。
例如:(x-2)(x-1)(x+1)=0的根为:x1=2,x2=1,x3=-1
第三步: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标出各根。
例如:-1 1 2
第四步:画穿根线:以数轴为标准,从“最右根”的右上方穿过根,往左下画线,然后又穿过“次右根“上去,一上一下依次穿过各根。
第五步:观察不等号,如果不等号为“>”,则取数轴上方,穿跟线以内的范围;如果不等号为“<”则取数轴下方,穿跟线以内的范围。
例如:若求(x-2)(x-1)(x+1)>0的根。
在数轴上标根得:-1 1 2 画穿根线:由右上方开始穿根。
因为不等号威“>”则取数轴上方,穿跟线以内的范围。
即:-1<x<1或x>2。
编辑本段穿根法的奇过偶不过定律:
就是当不等式中含有有单独的x偶幂项时,如(x^2)或(x^4)时,穿根线是不穿过0点的。
但是对于X奇数幂项,就要穿过0点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例如:(X-1)^2.当不等式里出现这种部分时,线是不穿过1点的。
但是对于如(X-1)^3的式子,穿根线要过1点。
也是奇过偶不过。
可以简单记为“奇穿过,偶弹回”。
编辑本段还有关于分式的问题:
当不等式移项后,可能是分式,同样是可以用穿根法的,直接把分号下面的乘上来,变成乘法式子。
继续用穿根法,但是注意,解不能让原来分式下面的式子等于0 数轴的作用(观察通道)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在某一事物上通过某一维度的评估,可以将事物分成很多不同的层次加以认识。
这样,能够更加准确,详
细地描述事物的本质。
2数轴穿根法什么时候会有连续穿?
就是在数轴下方向上穿时,碰到根后不上去,继续反弹回来,此时在下面而不是在上面
希望有哪位知道的老师能为晚辈解答,谢谢了.
最佳答案穿针引线法,标根分区法.或者叫穿根法,呵呵,是解高次不等式的一个好技巧, 第一:最高次项系数化为正数.保证因式分解后各因式中x的系数为正.
第二:将这若干个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标在数轴上,注意是空心点(不能取到)还是实心点(可以取到).
第三:按照从右至左,从上至下的顺序画一条曲线,穿过这些点,注意"奇过偶不过"(奇次方的点过,偶次方的点不过).
第四:根据第一步整理的不等式的不等号的方向来写出解集,大于号取在数轴上方的区间,小于号取在数轴下方的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