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侦查情报学

刑事侦查情报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情报的基本属性,除了知识性和传递性之外,还有效用性。

2.战术情报是相对战略情报而言,是指反映局部情况的情报,又称微观情报。

3.集中突出式搜集侦查情报适用于人员情报建设的_______阶段。

4.描述体表特征应采用的方式为组合表述方式。

5.作案特点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特殊性、规律性和习惯性。

6.在登记人员表卡时,“违法犯罪记录”一栏,应填写登记对象每次的违法犯罪的前科情况。

7.储存与检索关系密切,储存是基础,检索是目的。

8.评价情报检索效率的指标是查全率、查准率、漏查率和误检率。

9.正确利用情报的思维基础是情报意识。

10.以系统论为指导,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成中加以考察的方法,称为系统方法。

11.情报的目的是通过情报人员的工作,解决某一特定问题。

12.刑事侦查情报源存在的形式有实物情报源、文献情报源和口头情报源。

13.刑事侦查情报的传递必须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和信号。

14.情报资料有序化的含义是同类集合和次序排列。

15.情报的存在、传递,均要依附某种载体。

16.实物储存既包括“实物”,也包括原“实物”的原始记录。

17.使用情报检索语言表达复杂概念必须采用一套专用语法规则。

18.作案特点是行为人为了实现犯罪目的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特殊性、规律性和习惯性。

19.德尔菲法是情报研究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预测,又称专家调查法。

20.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要件,要其特点是科学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21.从效用角度看,情报是系统化的知识和信息。

22.刑事侦查情报的传递,是指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把情报传输给特定对象的过程。

23.实物作为储存情报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证实犯罪,也可以作为侦破案件的客观依据。

24.编制情报检索语言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词汇,用以表达主题概念。

25.作案手段,是指犯罪分子在整个作案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26.多项条件检索、亦称多途径检索法。

27.在情报研究活动中,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趋势推断未来的预测方法称为趋势外推法。

28.采用比较法研究情报,应注意事物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是进行比较的客观基础。

29.规划按规划强制性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指令性规划和指导性规划。

30.体表特殊标记的组合式描述规则是:方位+部位+数量+颜色+特殊标记。

31.收集刑事侦查情报的主体是各级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部门。

32.刑事侦查中最常用的文献情报源是刑事侦查资料情报源和档案资料源。

33.在情报传递过程中,将传递者与接收者之间情报互馈这种情报传递方式称为双向传递。

34.专长,是指被登记人具有某种技能、特长和专门技术。

35.分类又称划类,一般是运用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的逻辑关系。

36.适用于某一专业范围内的标准,称为专业标准,又称部颁标准。

37.作案特点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规律性、习惯性和特殊性。

38.扩充扫描式检索,与分层筛选式检索相反的一种检索方法。

39.所谓检索效率,是指评价检索结果的定量指标。

40.刑事侦查情报研究工作的起点是收集。

41.情报是含有最新知识的信息。

42.刑事侦查情报源存在的形式有资料情报源、口头情报源和实物情报源。

43.某专案组收到各种渠道传递来的情报50份,其中有15份为侦破此案提供了侦查线索,其响应值是15/50*100%=30%。

44.情报传递效果与受益的广度及情报的重要性成正比关系。

45.描述体表特殊标记,应采用组合表述方式。

46.计算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又称主储存器。

47.在一般情况下,运用德尔菲法,经过四轮调查,可使专家们的意见达到相当协调的程度。

48.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事物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称为比较法。

49.综合分析法在情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一是加工素材,二是提示事物本质和规律,三是形成观点。

50.在情报的基本属性中,最主要的属性是知识性。

51.线索型情报能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属于动态性情报。

52.我国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经历了创建、取消和恢复发展的三个阶段。

53.传递秘密情报,要按照秘密情报的密级选择情报传递的方式、方法。

54.数据咨询服务工作中的“数据”不仅包括各种统计数字,也包括其内容。

55.反映情报检索系统的优劣和情报检索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的指标是检索效率。

56.刑事侦查情报利用的途径有:查询途径、加工途径、传输途径和情报研究途径。

57.情报意识是产生利用情报动机的内在因素。

58.在刑事侦查情报研究方法中,多次征询专家意见的预测方法称为德尔菲法。

59.情报研究报告由题目、绪言、正文、结论或建议、附录、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60.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的有效控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明确目标、调节措施和获得反馈信息。

61.实物情报以各种实物作为传递和储存的载体。

62.按情报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战略情报和战术情报。

63.刑事侦查情报业务工作的主体是刑事侦查情报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64.战略性情报通常是指为解决全局性的问题而所需要的刑事侦查情报。

65.反映所传递的情报与情报用户的需要相吻合程度的指标是响应值。

66.在情报资料工作中,咨询服务基本上是通过检索工作来实现的。

67.激发刑事侦查人员情报意识的最佳途径是积极参加刑事侦查情报工作。

68.情报资料检索的根据是情报资料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

69.刑事侦查情报的利用是实现建立情报系统目的的根本途径。

70.情报工作的检查指导其本质是对工作实行有效的控制。

71.情报就是通过负载与传递并准备发挥其效益的知识和情况。

72.以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和各种刑事犯罪嫌疑人为对象而建立的情报资料称为违法犯罪人员情报。

73.情报传递的基本要素是及时、安全和保密。

74.在情报语言中,王×在右鼻翼上长着一个黑色的痦子,其表述应为右鼻翼一黑色痦。

75.作案特点是指违法犯罪人为了实现犯罪目的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特殊性、规律性和习惯性。

76.刑事侦查情报检索的目的是满足情报用户的需要。

77.检索条件不明确、不清晰、个性特征不突出时适用的检索方法是模糊条件检索。

78.检索词的专指度是指所用检索词表达用户情报提问的贴切程度。

79.在情报检索系统的类型中,以检索词为基础,在其后记入一系列相关情报资料号码的资料档案,称为倒排资料档。

80.产生利用情报动机的内在因素是情报意识。

81.情报的基本属性是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

82.刑事侦查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基础理论部分和实际工作技术部分。

83.情报吸收是指当获取了情报,经过分析研究,强化了对该情报内容的认识程度。

84.人员情报收集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反映此人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征。

85.在将情报资料纳入情报检索系统时,使用的统一的符号体系是情报检索语言。

86.在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组织管理、科研等各种活动中,需要并利用情报的机关及其成员,称为情报用户。

87.在一次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与被检出的全部情报资料数的比率,称为查准率。

88.在检索条件不准确、不清晰、个性特征不突出的一种检索方法,称为模糊条件检索。

89.各种刑事侦查情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过程称为刑事侦查情报利用。

90.在刑侦情报检查指导工作中,首先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是确定标准。

四、名词解释1.刑事侦查情报:所谓刑事侦查情报,是指以公开与秘密的侦查措施、手段及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刑事犯罪的一切线索和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

2.多向被动传递:所谓多向被动传递,是指情报传递者根据多个使用情报的部门的需求,向多个使用情报的部门传递情报的一种方式。

3.查准率:指在一次检索中,检出的符合特定需要的相关情报资料数与被检出的全部情报资料数的比率。

4.刑事侦查情报学:刑事侦查情报学是根据刑事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情报科学的原理,研究刑事侦查情报的收集、传递、整理、储存、检索、分析研究、服务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从而服务于刑事侦查工作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5.公安业务档案:所谓公安业务档案,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对犯罪人和犯罪嫌疑人实施侦查、调查、拘留、逮捕、审讯和处罚,以及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专用文书材料。

6.实物情报:实物情报是指以各种实物作为传递和储存载体的情报。

7.违法犯罪人员情报:违法犯罪人员情报,是以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和各种刑事犯罪嫌疑人为对象而建立的人员情报资料。

8.刑事侦查情报储存:所谓刑事侦查情报的储存,是指把大量杂乱无序的情报资料加以规范化整理,按一定的规则和科学方法组成各种情报资料体系并进行有序存放的过程。

9.刑事侦查情报研究:刑事侦查情报研究是一项高层次的情报服务工作,是指为了服务于打击、防范刑事犯罪的需要,以所收集、积累的情报资料及必要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为基础,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必要的数据处理,对情报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新的情报成果的一项专门工作。

10.刑事侦查情报传递:所谓刑事侦查情报的传递,是指人们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和信号,通过一定的载体或媒介把情报传送给特定对象(接收者)的过程。

11.情报意识:所谓情报意识,是指刑事侦查人员和专门情报工作人员对刑事侦查情报、信息客观存在的反应过程及其选择、吸收、利用情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能力。

12.主题词法:主题词法也称叙词法,它是以主题词(叙词)作为情报资料内容的标识和检索的依据。

13.线索型侦查情报:线索型情报是指能为刑事案件侦查特别是预谋案件侦查提供线索的情报,属于动态性情报。

14.检索情报:所谓检索情报,是指在已储存的刑事侦查情报体系中查找出符合用户需要的相关情报的方法。

15.刑事侦查情报工作:所谓刑事侦查情报工作,是指将公安机关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零星、分散的各种刑事侦查情报,按统一规定加以集中、分类、整理、储存和检索,形成比较系统的情报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和综合研究的一项刑侦基础业务工作。

16.情报源:所谓情报源,是指人们借以获得情报的来源。

凡是能够产生、持有、载有情报或传递、透露情报的任何系统,均可成为情报源。

17.情报用户:所谓情报用户,是指在刑事侦查、情报工作、组织管理、科研等各种活动中,需要并利用情报的机关及其成员。

18.战略情报:战略情报又称宏观情报,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对全局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刑事侦查情报。

19.刑事案件情报:刑事案件情报是以已破和未破的各类刑事案件为对象,而建立的刑事案件情报资料。

20.分类法:分类法是指根据情报资料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分门别类加以组织,使之各成体系并使每份情报资料在其体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相应号码。

21.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指情报收集者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感知被收集对象(人、物、特定的空间等)所发出的信息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