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出血五大预警信号

脑出血五大预警信号

龙源期刊网
脑出血五大预警信号
作者:吴青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8年第11期
脑出血,又叫脑溢血,多发生在40~70岁的人,其中5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最高,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脑出血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

很多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前几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医学上称为“中风先兆”。

一旦高血压病患者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

这时应及时鉴别,送往医院争分夺秒进行治疗,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可以从以下五大先兆症状来排查脑出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一、突然口眼歪斜。

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

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这些征兆表示有血压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兆。

二、突然感到全身疲乏、麻木、无力,活动不便,出虚汗,低热,胸闷,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

这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三、突然感到头晕、周围景物在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疼痛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在颅内压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

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

四、突然感到眼部不适。

瞳孔突然异常(不等大),颅内压常常增高,有时还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

大多是暂时性视物模糊。

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或出现失明。

五、突然出现意识障碍。

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

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

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40岁以上的人应该积极预防脑出血,以防意外发生。

主要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预防:
一、注意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劳过累。

二、饮食以清淡为宜,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可多吃水果、蔬菜和鱼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