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

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现场安装作业指导书目录1 范围 (1)2 本工程基本规范 (1)3 对现场安装环境的要求 (1)4 现场注意事项 (1)5 现场安装用装置及工具 (2)6 现场用辅消材料 (4)7 现场安装 (4)8 现场检查与调试 (12)9 收尾装配 (13)10 引用文件 (14)附录A 作业指导文件《螺栓紧固》 (15)附录B 作业指导文件《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缠绕》 (15)附录C 作业指导文件《轴用挡圈安装》 (16)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与装配检查卡配套使用,适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现场安装、检查和调试。

2 本工程基本规范工程名称:工程序号:接线方式:安装环境:间隔数量:相序排列:(GCB正面左至右)操作机构:现场责任:3 对现场安装环境的要求a)经常清扫作业区内的异物并保持清洁;b)作业区相对湿度≤80%,阴雨天气不允许装配;c)作业区内不得进行产生粉尘及金属微粒的作业;d)作业区内应有专用的垃圾回收装置.4 现场注意事项4.1 产品接收、装卸、开箱和存放注意事项4.1.1 产品接收、装卸、开箱和存放注意事项参见《SF6气体绝缘设备的接收、装卸、开箱和储存》。

4.1.2 如果产品接收后不能立即组织安装,须按以下条款执行a)产品、附件和备件必须在有保护设施的地方储存;b)为了保证产品的状态良好,应在户内储存;当不可能在户内储存时,应满足以下要求:----设备存放必须高出地面至少150mm;----须用蓬布完全盖住,并用绳子绑好。

c)每月目视检查一次储存状况,以防潮、防盗、防损伤。

4.2 现场安装注意事项a)吊装设备前必须确认起重设备,如:吊车、吊绳、吊带、吊环等的起重能力及产品自重,禁止盲目作业;b)不要对产品施加外力或重击套管、管路、箱体等部位;c)每日安装前必须清扫作业现场并根据当日安装内容提前准备好安装工具及辅消材料;安装结束后须对安装工具进行清点,对现场进行清理并确定次日装配内容;d)安装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防止灰尘、杂质和潮气进入GIS本体内部。

内部清理、安装时应戴上塑料手套;e)为防止杂质进入本体内部,清理后的导体、壳体等应立即安装,外露部分要用塑料布包覆。

对于暂时不安装的壳体、管路等,切勿将保护盖板取下;f)O型圈种类不能混淆,要分类存放,区别使用。

O型圈在使用前要检查其外表面,不能有划伤;g)不能直接由气瓶向气室内充SF6气体,应经过减压阀减压;h)在进行返修作业之前,必须确认SF6气体已回收,且SF6表压为零,才能松开盖板或法兰的螺栓连接,法兰螺栓必须沿圆周方向对角均匀松动,不能一个一个的拆卸;i)气体回收后,将进行GIS壳体内部的安装时,必须检查对内部氧气浓度进行检测(氧气浓度应大于14%),必要时采取换气措施,否则不能进行内部作业。

进行壳体内部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j)进行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且必须有专人监护;k)螺栓紧固时,用力矩扳手按标准力矩进行紧固作业,紧固后用记号笔作标记,紧固力矩值及注意事项参见《螺栓紧固》。

5 现场安装用装置及工具5.1 现场用装置a)SF6 充放气装置b)吸尘器c)检漏仪d)微水仪e)汽车吊f)电焊机g)烘箱5.2 现场用工具现场用工具见表1。

6 现场用辅消材料现场用辅消材料见表2。

7 现场安装7.1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7.2 设备安装7.2.1 划线根据基础承认图划间隔中心线,确定设备就位位置。

7.2.2 检查基础a)用经纬仪测量各间隔(四个角位置)的地面水平。

偏差符合图纸要求,即每间隔基础预埋件水平最大允许偏差✌2mm,所有尺寸最大允许偏差✌3mm,并记录于基础图上;b)接地线检查按照基础承认图确认接地线的位置和长度符合图纸要求。

7.2.3 设备的接收、装卸、开箱7.2.3.1 设备接收a)到达后,检查设备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b)设备到达后,用户要根据装箱清单确认零件是否到齐。

7.2.3.2 设备装卸a)根据木板箱上所标明的重量,选用吊车和吊具;b)装卸过程中,避免剧烈冲击;c)按照装配的先后顺序放置。

7.2.3.3 设备开箱a)用起钉器开箱,不许猛烈敲击;b)按安装顺序开箱,暂不安装单元不要开箱;c)开箱后,确认零部件无外观损坏;d)对照装箱清单,确认包装箱内无缺件;e)不要去掉贴在设备上的标签,以便装配时参考。

7.2.4 设备临时就位根据厂内解体单元,按照平面布置图将各元件在基础附近临时就位。

7.2.5 主母线连接为减少安装积累误差,从母联间隔开始向两边安装,母联间隔正式就位,根据基础检查结果,在基础与底架间加垫适当的垫片,依次连接各母线,具体方法如下(见图2):a)母联间隔就位;b)拆掉母线盖板及手孔盖板,清理法兰面、导体接头及壳体内侧、导电杆及盆式绝缘子表面,表带触头涂少许防氧化导电脂;c)松开导体接头上的限位螺钉,依次将三根导体插入导体接头,用白布带临时悬挂导体另一头;d)法兰面涂密封胶、装O型圈;e)移动相邻间隔向中间间隔靠拢,用定位销定位,连接母线壳体,并按标准力矩值紧固;f)从手孔将导电杆移动调整,插入导体接头,并拧入两端限位螺钉。

注:若法兰间不能很好配合,可调整波纹管来补偿,波纹管长度范围是395--400mm,调整后将波纹管法兰外侧螺母拧紧,并用锁紧螺母锁紧。

图2 主母线连接7.2.6 主母线导电杆装配和尺寸检测7.2.6.1 对于主母线终端的主母线筒,测量母线接头装配中导体(8KA.511.058)端面与下一间隔母线筒法兰连接面的尺寸A1、A2、A3(见附图1),测量值应在A□±3的范围内。

7.2.6.2 对于中间位置的主母线筒,测量母线接头装配中导体(8KA.511.058)端面与下一间隔母线筒法兰连接面的尺寸C1、C2、C3(见附图2),测量值应在C□±3的范围内。

7.2.6.3 测量母线接头装配中导体(8KA.511.058)端面与上一间隔母线筒法兰连接面的尺寸B1、B2、B3(见附图2),测量值应在B□±3的范围内。

7.2.6.4 各工程的主母线筒尺寸,根据尺寸说明进行计算并测量、填写相关的尺寸,测量值和要求同1.1,1.2,1.3。

7.2.6.5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主母线对接,装配各间隔的主母线、过渡母线和主母线导体后,用专用测量卡板对各间隔连接的导电杆屏蔽罩与限位螺钉间隙进行测量(见附图3)。

进入母线筒内必须穿进罐服,并保持干净整洁,不能将异物带入母线筒内。

7.2.6.6 一侧是盆式绝缘子,另一侧是绝缘支持台的情况移动母线导体,使其导体一端端头与盆式绝缘子侧梅花触头座的间隙为0,测量另一侧导体屏蔽罩与止位螺钉之间的间隙,其测量值应为17.3±6mm,即11.3~23.3mm范围内。

7.2.6.7 导体两侧均为绝缘支持台的情况移动母线导体,使其与一侧止位螺钉与导向杆的间隙为0,测量另一侧导体屏蔽罩与止位螺钉之间的间隙,其测量值应为14.8±6mm,即8.8~20.8mm范围内。

7.2.6.8 按照检测方法逐一进行测量并确认。

每测量一处,填写相应的检测值。

7.2.6.9 检查主母线筒内部各部件装配是否完好到位,顶丝装配是否到位,并全面进行清理。

附图1附图2附图37.2.7 内导装配7.2.7.1 母联间隔装配方法如下:见图3a)清理三相CT、分支内导壳体及导体,并依次连接(导体要涂导电脂,法兰面要涂密封胶、装密封圈,对接时必须用定位销);b)清理断路器上部法兰,CT罐内及法兰面,将导体插入CT,并用白布带悬挂,CT法兰面抹密封胶、装O型圈;c)连接CT与断路器法兰面,确定导体完全插入后,去掉白布带,紧固螺栓到力矩值,并打标记,安装分支支架,并调整基础。

图3 母联间隔装配7.2.7.2 进(出)线套管连接方法如下,见图4:a)清理套管及壳体内部、法兰面及导体,将导体插入壳体,用白布带悬挂,在法兰面上涂密封胶,装O型圈;b)确认导体插入正确,用定位销定位,连接套管,并按要求紧固力矩;c)安装套管支架,给所有部分的连接面、螺栓、螺母涂防水胶。

图4 套管连接7.2.7.3 电压互感器连接方法如下,见图5:a)检查互感器内部应有气压,观察互感器的运输及翻转方向要求;b)清理法兰面及导体,拆掉接口屏蔽头,插入导体,PT法兰面涂密封胶,装O型圈;c)拆掉支架,将PT吊起,按要求发现翻转,然后与GIS连接(起吊翻转时注意不要使其受到猛烈冲击,连接时要使用定位销)。

注:电压互感器安装只能在耐压试验完后进行。

图5 电压互感器连接7.2.7.4 避雷器连接方法如下,见图6:a)取掉避雷器支架、保护罩、GIS法兰盖板及接口屏蔽头,清理壳体内部及法兰面,将避雷器移至接口下方,将吊绳绕国内导壳体吊起避雷器,将导体清理、涂导电脂后固定在避雷器上,给法兰面涂密封胶,装O型圈;b)将避雷器缓慢上提,确认导体插入正确后用定位销定位,连接法兰面,按要求紧固力矩;c)将支架放入避雷器下方,用垫片调整垫实避雷器,然后放开吊绳。

注:避雷器安装只能在耐压试验完成后进行。

图6 避雷器连接7.2.8 LCP柜就位LCP柜就位于基础槽钢上,连接LCP柜底架于基础,固定焊接LCP柜底架及所有LCP 柜的接地线。

7.2.9 机构连接a)找出各DS、ES、FES的机构和连杆;b)安装各DS、ES、FES机构;c)用相应连杆连接各机构与本体;d)确认挡圈安装正确,挡圈的安装见附录C;e)调整分、合闸间隙到要求值;f)手动分、合闸操作,检查机构是否灵活。

7.2.10 SF6配管、WIKA表装配a)找出各气室的SF6配管及WIKA表;b)固定SF6配管,使金属软管自然弯曲,每一间隔充气口在同一侧;c)清理自封接头,连接金属软管与各气室;d)装配WIKA表。

7.2.11 空压机系统及空气管道的连接参考空气系统承认图进行,具体操作如下:空压机及控制屏就位,要用地脚螺栓紧固;空气管连接前应确保管内没有灰尘、屑片等杂物;主管路须用支撑固定牢靠,并根据实际情况增设适当数量的固定连接;主管路连接时,管道由近到远要适当倾斜,例如:取1/200~1/500斜度使积水顺利排出。

排水阀要置于管路最低部位,并尽可能靠近端部;e)管路上所有截止阀安装时,其箭头方向应从高压侧指向低压侧;逆止阀箭头指向储气罐;f)铜管切断与弯形须分别使用切管器与弯管器,不得使用其它方法进行此项作业;g)阀门与管路连接的接头须缠绕生料带,缠绕方法参见作业指导文件附录B;h)卡套接头的安装方法参见作业指导文件《卡套接头组装》。

7.2.12 二次配线7.2.12.1 现场二次配线作业包括以下几部分:a)间隔连锁线;b)WIKA表至LCP柜;c)CT至LCP柜;d)电器至LCP柜;e)压机至供气系统控制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