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天才,成功的悲剧
影片叙述了莫扎特与维也纳宫廷乐队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萨利埃里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莫扎特最终英年早逝,而萨利埃里则在晚年趋于平庸、泯然众人。
影片《莫扎特传》中,大量运用了交响曲,协奏曲等,涵盖了莫扎特的多数作品。
电影没有生搬硬套,而是结合了剧情的发展,选取最适合的音乐,通过音乐推动电影情节发展创造了极佳的声乐环境,对电影的内容表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影片的开场,使用了莫扎特最知名的歌剧之一《唐璜》的序曲作为影片的开场音乐,并伴以影片中的重要人物萨利埃里满怀愧疚的高声呼喊:“莫扎特!莫扎特!”。
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
随后,随着萨利埃里的回忆,第一次,我们看到这位天才的真实面目。
当时莫扎特正在与未婚妻玩闹,打断他们的是莫扎特的《第10号管乐小夜曲》第二章。
与莫扎特的初次见面,依然让当时的宫廷御用作曲师萨利埃里萌生嫉妒。
在随后莫扎特改动萨利埃里为他创作的欢迎曲后,矛盾升级。
莫扎热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有举世无双的才华,还有对音乐毫无杂念的热忱,向往自由的不羁的心灵,因为自信而不愿拘泥王室贵族制约的傲气。
这也意味着莫扎特将陷入经济上的困境,父亲的到来,《唐璜》前奏响起。
父亲一身黑衣装扮出现在楼梯间,两声重重的和弦想起,让人心中为之一颤,包括后来,每次萨利埃里装扮成的黑衣人来催促莫扎特完成曲谱,都有《唐璜》前奏和弦响起,仿佛预示了莫扎特的悲剧陨落。
萨利埃里开始用自己手中的权利阻挠莫扎特的创作与演出,煽动一群跟他一样平庸却又不甘的人形成了一股反对势力。
莫扎特经历种种挫折之后,终于以自己的音乐征服了奥地利的皇室们,继而《费加罗的婚礼》得以上演。
懂音乐的萨利埃里面对莫扎特的闪耀的才华,既嫉妒又佩服,面对莫扎特的音乐只能是让自己的失败更悲苦。
在《费加罗的婚礼》获得成功之后,莫扎特兴高采烈回到家,却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
随后,响起了歌剧《唐璜》前奏,画面转到莫扎特指挥歌剧《唐璜》。
这是莫扎特三大歌剧代表作中最黑暗的一部,一个男中音和两个男低音的对唱交织出灵魂的震颤。
这个段落是莫扎特作品中绝无仅有的黑暗之光。
武士一出场,阴森压抑的气氛立即笼罩了一切,歌剧从喜剧瞬时变成了正剧。
莫扎特往日的放
荡不羁和玩世不恭一扫而光,剩下的只是让人心悸的紧张与恐惧。
萨列里认定唐璜就是影射莫扎特本人,而身披黑衣的亡灵则代表莫扎特死去的父亲里奥波,他坚信莫扎特通过音乐唤醒了沉睡中的父亲,当着全世界指责自己的不肖儿子。
这段对唱对心理的压迫,不仅给予萨列里,也给予了莫扎特本人旁人难以理解的摧毁力.萨利埃里开始懂得了,怎么才能杀死莫扎特,用莫扎特心里对父亲的歉疚跟悔恨。
于是他装扮成莫扎特父亲曾经装扮过的黑衣人,整日催促莫扎特完成《安魂曲》,莫扎特的精神陷入强烈的紧张跟不安中。
电影《莫扎特传》结束了,但对音乐与电影关系的思考才刚刚开始,电影有起伏的剧情,音乐也有跳动的音符,电影有或悲或喜的场景,音乐也有悲伤或喜悦的旋律。
《莫扎特传》的经典在与电影情节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以音乐渲染电影,以电影表达音乐。
步步推进,音乐的宏大与震撼让整部影片直击人心,感动回味许久。
1.《唐璜》(K .527)序曲 / 电影开场
19. 《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进屋后看到了父亲
33.《唐璜》(K.527)第二幕终曲 / 莫扎特得知了父亲的死讯
34. 同上 / 莫扎特指挥《唐璜》
36.《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打开房门时
42.《唐璜》(K.527)开场的和弦 / 莫扎特开门后见到了带死亡面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