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部分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已知下图中U =-6V ,I =2A ,则电阻R 的表达式( )和R 的值( 3 )Ω。
2.电路如图所示,计算开关S 断开时A 点的电位V A ( 6V )和开关S 闭合时A 点的电位V A ( 0V )。
3.电路如图所示,求电流 i ( 5A )。
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3A 电流源的功率为( 21 ) W ,起作用相当于( 负载 )(电源、负载)- U + R图1 题1.1图 图2 题1.2图A图3 题1.3图 图4 题1.4图IU -R=5.如图所示部分电路的I 3 =( 3 )A ,I 6 =( 1 )A 。
6.在下图所示的电路的等效电阻( 10 )Ω。
7. 在下图所示的电路求电流 I ( -3 )A 。
8.在下图所示的电路求电压 U AB ( 15 )V 。
图5 题1.5图Ω R 20Ω图6 题1.6图 图8 题1.8图10+图7 题1.7图 3Ω3AB9.如图所示某实际电流源的外部特性曲线,则该电流源的电流I ( 5 )A ,内阻R s ( 1.6 )Ω10.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 电流 )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 电流 )定律和基尔霍夫( 电压 )定律列方程组求解。
11.支路电流法需要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 参考 )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 绕行 )方向。
12.由n 个节点,m 条支路组成的电路,共有( n-1 )个独立的KCL 方程和( m-(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3.电压源电压U S ,内阻R S 与电流源电流I S ,内阻R S 。
等效变换的条件是( U S = I S R s )。
14.电源等效变换时与( 电压源 )并联的元件或支路可以除去。
15.电源等效变换时与( 电流源 )串联的元件或支路可以除去。
16.当元件或支路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时称为( 关联 )参考方向。
17.正弦交流电流i =14.14sin(314t+30︒)A 的有效值为( 10 ),周期为 ( 0.02 ),初相为 ( 30︒ )。
18.某电路中的电压相量为(1+j )V ,ω=2rad/s ,则其对应的时间函数式u(t)= ()。
19.一阻抗Z =(4-j3)Ω接于220V 交流电源上,这是( 容性 )性电路(感性、容性、电阻性),电流I = ( 44 )A 。
20.两个串联元件的两端电压有效值分别为6V 和8V 。
这两个元件是电阻和电感,则总电压的有效值为( 10 )V ;若元件是电容和电感,则总电压的有效值为( 2 ) V 。
21.只有当两个正弦量的频率 ( 相同 )时,才能画在同一个复平面。
22. ( 换路定则 )仅用于换路瞬间来确定暂态过程中u C 、 i L 初始值。
23.在直流电路中,稳态时电感元件可看作( 短路 )电容元图9 题1.9图V )t+(sin 4522件可看作(开路)。
24.动态电路在没外加电源激励时,仅由电路初始化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25.储能元件的初始能量为零,仅由电源激励所产生的电路的输出响应, (零状态响应)。
二.选择题1.电压是 D 。
A.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零点选择有关;B.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路径选择有关;C.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零点选择和路径选择都有关;D.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零点选择和路径选择都无关;2.电位是 A 。
A.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零点选择有关;B.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路径选择有关;C.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零点选择和路径选择都有关;D.两点之间的物理量,与零点选择和路径选择都无关;3.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是 D 。
A. 恒定不变B. 等于零C. 由内阻决定D. 由外电路决定4. 叠加定理适用于 C 。
A. 任何电路的电位、电流B. 线性电路的任何量C. 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D. 任何电路的电压、电流5.下列有关线性电阻短路描述正确的是 A 。
A.R=0,u=0,i≠0B. R=∞,u≠0,i=0C.R=0,u≠0,i=0D. R=0,u=0,i=06.下列有关线性电阻开路描述正确的是 B 。
A.R=0,u=0,i≠0B. R=∞,u≠0,i=0C.R=0,u≠0,i=0D. R=0,u=0,i=07.下列哪种元件是吸收功率的元件 A 。
A.电阻B. 电容C.电感D.电压源8.下列哪种元件是储能元件 B 。
A.电阻B. 电容C.电流源D.电压源9. 电源等效变换时与( D )并联的元件或支路可以除去。
A.电阻B. 电容C.电流源D.电压源11.电源等效变换时与( C )串联的元件或支路可以除去。
A.电阻 B. 电容 C.电流源 D.电压源 12.由n 个节点,m 条支路组成的电路,共有 C 个独立的KCL 方程。
A.nB. mC.n-1D.m-113.支路电流法需要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 B 方向。
A. 实际 B. 参考 C.绕行 D.流动 14.下面描述关联参考方向正确的是( A )。
A .当元件或支路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时;B .当元件或支路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压实际方向相同时;C .当元件或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和电流实际方向相同时;D .当元件或支路的电压实际方向和电流实际方向相同时;15.电压u(t)=5sin(6πt+10︒)V ,电流i(t)=5cos(6πt-15︒) A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正确的答案是 A 。
A. i 超前u 65︒ B. u 超前i 65︒ C. u 超前i 25︒ D. i 超前u 25︒16.如果两个同频率的正弦电流在任一瞬间都相等,则两者一定是 D 。
A.相位相同B.幅值相同C.相位相同幅值不同D.相位相同幅值相同 17.在交流电阻电路中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B 。
A. B. C . D. 18.在交流电感电路中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 D. 19.在交流电容电路中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 D. 20.流过电容的电流与 B 成正比。
A. 电压的瞬时值B. 电压的变化率C. 电压的平均值D. 电容储能 21.换路时下列哪些量是不能跃变的 D 。
A. 电容电流B. 电感电压C. 电阻电压D. 电容储能R U i =R U I =R u i =RU I =L X u i =L ωu i =L ωU I =CX i u ⋅=C ωU I j ⋅= LX IU= C ωU I .=22. RL 、RC 电路的时间常数 分别等于 D 。
A .RL 、C/R B.L/R 、C/R C. L/R 、RC D.R/L 、RC三.分别用戴维宁定理和结点电压法求电路中I 。
要求画出求解过程各步的等效电路(包括计算开路电压、计算等效电阻的电路及戴维宁等效电路)1.戴维宁定理解:(1)计算开路电压,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2)计算等效电阻,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等效电阻的电路(3)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V201224=+×=O CU ΩR O 4=开路电压的等效电路戴维宁等效电路A U I OC45==三题图2.结点电压法解:以B 点为参考点,电路如右图所示。
41221141+=+A U )(545=A U V U A 4=A U I A41==AB四.分别用戴维宁定理和结点电压法求电路中I 。
要求画出求解过程各步的等效电路(包括计算开路电压、计算等效电阻的电路及戴维宁等效电路)1.戴维宁定理解:(1)计算开路电压,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2)计算等效电阻,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3)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题四图6V 6636-10=×+=OCU Ω//R O 263==A .U I OC6082=+=电阻的等效电路 U OC 戴维宁等效电路6V2Ω8ΩU OC开路电压的等效电路2.结点电压法解:设B 点为参考点,电路如右图所示。
五.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V ,R =1Ω,X L =1Ω,X C =1Ω,f =50HZ ,求:i ,i L ,i C 并画出它们的相量图。
解:°=020∠U五题图A90201-020-°°==∠∠j jX U =I C CA 45-21011020L °°=+=+∠∠j jX R U =I L A j j I I =I L°°=+=+=+=+45210j1010j10-102045-21020C ∠∠ A)t sin(i °+=4531420A)t sin(i L °=45-31420A)t sin(i °+=90314220C AB81036813161+=++A U )(24304824384+=++A U V.U A 251578==I 8-1025×=.0.6AI=I 相量图六.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V ,求:i ,i L ,i C 并画出它们的相量图。
解:t u=3142220sin 六题图A 902210-0220-°°==∠∠j jX U =I C CA 45-222550220L °°=+=+∠∠j jX R U =I L°°°=+=+∠=+ ∠45-∠022j22-22222229022C j I I =I L A)t sin(i 314222=A)t sin(i L °=45-31444A )t sin(i °+=90314222C V0220°=∠U 相量图II七. 电路如图,t=0时合上开关S,合S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试求电容电压u c。
题七图求R0的等效电路八.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S 闭合前电路已达到稳态。
已知U S =15V , R 1=R 3=100Ω,R 2=200 Ω,L =0.5H 求:t >0时的i L (t)。
解:(1)确定初始值i L (0+)在t=0-时,S 开关未闭合,电路处于稳定状态。
由换路定则有 (2)确定稳态值i L (∞)(3)确定时间常数由换路后电路求三要素法:mA =)(i L 50200100150—=+mA)(=i )(i L L 5000—=+题八图 t=0-时等效电路 t=∞时等效电路 mA //=)(i L 30200100100200100100150=+×++3120//R R R L R L =+=τ --τtL L L L e)](i )(i [)(=i )t (i ∞0++∞tL e )([=)t (i 500-30-5030+求R0的等效电路 s s =5001100//1002005.0=+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