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单位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含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 通过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概念的形成 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一些基 本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3)感受到宏观和微观的完美结合。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课时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说课
庐阳高中 袁以兵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 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 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 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 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作用
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 第2 节第一标题内容
物质的量
宏观数量 微观粒子数目
计算的时候不用“≈”, 用“=”,叙述时用 “约”。
已知一个12C原子 的质量为 1.993×10-26 kg, 问0.012kg12C中有 多少个碳原子?
0.012Kg 12C中所含的 原子数
答案:6.02×1023个
情景5:感受阿伏加德罗常数
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cm的硬币排成一 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3)10mol钠离子含有
(4)6mol电子含有 (5)0.5mol中子含有
10×NA
6×NA
个钠离子
个电子 个中子
0.5×NA
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粒子数N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 三个名词,一个公式,并认识了一个伟 大的科学家。
预祝大家今后每天的快乐幸福指数是阿伏 加德罗常数,每天的学习进步指数约为 6.02×1023
如果把 6.02×1023 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 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假想把1摩尔(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直 径2×10-10m)一个挨一个地摆在地球赤道上 (周长为4万千米),可以绕地球赤道300万周!
归纳讲解
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使用时,请 注意:
1、计量的对象是:微观粒子 2、指明粒子种类 3、物质的量四字不可分
情景2:生活中的计量
那么,到底怎样计量才好呢?
集团计 量购买 单个计 量购买 单个计 量使用
纸 张 大头针
大 米
√
√
√
× ×
√ √
×
√
外观越 小 的物质,用集团来计量较方便。
情景3:继续抽象,引出实质。
外观越 小 的物质,用集团来计量较方便。
一瓶矿泉水600ml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 为什么不用“个”作单位去买水喝呢?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 n 。 二、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 =0.012 kg12 C所含碳原子的 数目 ≈6.02×1023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物理量,符号NA,单位是mol-1。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NA=0.012 kg12C所含碳原子的数目≈6.02×1023 四、物质的量 n,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 粒子数 N 之间的换算关系: n=N/NA
③ 2mol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4mol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a mol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0.1molNO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1摩尔粒子规
定为多少比较合适 呢?
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
=0.012 kg12C所含碳原子的数目 ≈6.02×1023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用NA表示) 。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
注意: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
【作业】
1、整理笔记,加强理解和记忆
2、课本17页2题、同步作业
3、预习课本12—14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
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 n 。 二、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0.012 kg12C所含碳原子的 数目 ≈6.02×1023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物理量,符号 NA ,单位是 mol - 1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NA=0.012 kg12C所含碳原子的数目≈6.02×1023 四、物质的量 n,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粒子数 N 之间的换算关 系: n=N/NA
教学过程分析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方 法和学生的学法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景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句中大米的单位是——粒
古时候,有一位王子想娶美 丽的公主,国王给他出了一个难 题,让他在半个小时内数出十万 粒大米做为聘礼,你来帮帮可怜 的王子。
情景2:生活中的计量
一双筷子
一打铅笔
一箱啤酒
一滴水的体积大约是 0.05 mL ,含有大约 17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个水分子, 即1.7×1021 1.7万亿亿个个水 分子。让10亿人去数,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 的数,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2H2+O2==2H2O 方程式的意义?
点燃
所以, 化学中的微观粒子,采用集团计量,势在必行, 但是多少个作为一个集团合适呢? 一个集团又应该称为什么呢?
自学阅读课本
第11页第三自然段咀嚼概念
国际单位制中七种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发光强度
物质的量
单位 米 千克(公斤)
单位符号 m kg
s A
秒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摩 尔
K cd mol
★
专有名词
问题继续推进
一双筷子有两根, 一打铅笔有12个,
1molH2 (√ )
【学生练习】:
3、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含6.02×1023个粒子
√C.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的
数量单位
B.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
D.摩尔的基准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
子数
【学生练习】
4、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2mol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2mol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学生掌握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 数之间的运算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深入浅出的引出这些抽象的概念;在学生能 够从本质上理解、接受和构建“物质的量”及其 单位——“摩尔”概念的同时,如何帮助学生形 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练习】:
5、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 mol 的任何粒子
的粒子数 6.02×1023 mol-1
√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为NA个 。
(1)1mol碳原子含有 (2)0.3mol硫酸分子含有 1×NA 0.3×NA 个碳原子 个硫酸分子
我们必须引入 一个新的物理量 和一个新的量词单位
参考资料
1971年,由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 计量大会上,正式宣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 学联合会、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和国 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必须定义一个物理量单位 的提议,并作出决议。从此,“物质的量” 就成为了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工具性”概念
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
教学内容特点
物质的量、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
抽象、难懂、具有较高 的知识陌生性。
学情分析
质量 熟知
原子 分子 熟知 离子 未知
体积
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高一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还比较高,主观上有学好的愿望, 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还很不 成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 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 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
【学生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指物质的数量
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 基本物理量 D、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多少的单位
【学生练习】: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ol小米( × ) 1mol氧( × )
1molH2O (√ )
1molNa+ ( √ )